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中国科技网】同济大学2000吨级海洋科考教学保障船完成主体建造并下水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25-01-24  浏览:

记者从同济大学获悉,已完成主体建造的同济大学2000吨级海洋科考教学保障船(以下简称“科考船”)已于1月18日迎来下水这一重要节点。

据了解,科考船自2024年4月开工建造以来,前期已完成船台阶段建造工作,下水后将转入舾装和试航阶段,计划于今年5月交付。建成后将用于同济大学海洋学科和其他单位的科学考察航次、海上工程施工任务以及学生海上实习等需求,为海洋科学研究和涉海专业人才培养提供装备保障。当天,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为科考船命名为“同济”号。

方守恩表示,船对于同济人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同济校徽上的核心图案是一条三人划桨的龙舟。科考船不仅是同济师生践行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装备保障,也将成为传承弘扬同济精神、同济文化的重要载体。

“同济”号科考船总长82米,型宽15米,型深6.9米,致力于打造一个移动智慧体、高性能实验室、节能绿色船舶。它适用于无限航区(冰区除外),具有全天候作业能力,可搭载作业型ROV(水下遥控机器人)、多台集装箱式船载实验室及多种类无人系统,具备移动观测节点和固定观测节点综合自组网功能,可满足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物理海洋、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大气环境等综合科学考察任务,开展海底地形与地貌、底质与构造、海洋环境与生态的综合调查以及海洋调查装备试验等工作,亦可承担故障检测、维修、敷设及后冲埋、海底路由调查及扫测、风电工程勘察等海上工程任务。

同济大学副校长娄永琪教授主持了这一科考船的外观设计。设计团队希望将科考船设计成为一个“漂浮的创新社区”,其外观像一个时尚的现代建筑,船内则如同“社区”和“家”一般温馨。

在基于数字化的外形设计过程中,设计团队提取了“沉积”与“流动”的地质形态,通过层叠的上层建筑、流畅的曲线轮廓、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和集成的空间布局,使其脱离一般船舶粗犷的工业属性,呈现出轻巧和高级的设计意向。上层建筑靠近船首的位置采用较大的倾角,呈现出飘逸和整体的流线形态。

船内环境设计小组针对科研人员、船长、船员和专家等不同用户需求,全面考虑色彩、材料、使用习惯和灯光,量身定制居住空间,提升舒适度,同时融入了智能化设施。

黄艾娇 科技日报记者 王春

链接:https://www.stdaily.com/web/gdxw/2025-01/23/content_289857.html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