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郭学堂:理工科大学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问题和思路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2006年第8期   时间:2006-05-18  浏览:

    “理工科大学的哲学社会科学应与自然科学学科“互尊”、“互助”和“共荣”,其中“互尊”是前提,是基础;“互助”是关键,是内容;实现“共荣”应该是理工科大学学科建设的目标之一。”

  “选择发展新兴交叉学科为学科建设突破口,可以大力推动理工科大学的整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支持强势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也有助于实现学校学科建设的整体飞跃。”

  在我国部分高校争创“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很多理工科大学提出了建设综合性大学的目标和措施。无论是争创一流,还是向综合性大学发展,理工科大学有一个共同的任务就是要大力建设哲学社会科学,他们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就是如何建设哲学社会科学。本文将对理工科大学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提出建议和思路。

一、理工科大学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定位存在偏差。

大家都知道,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密不可分,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经济发展,也无疑推动了人类社会和文明的进步。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自然科学技术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的正确引导和价值评估,否则,自然科学技术并不一定能够转化为第一生产力,甚至转化为一种对人类文明的破坏力。人类永远需要两者的良性互动。当自然科学回答了“世界是什么”的时候,它需要人文社会科学来解释“应该如何”的价值取向,两者的良性互动和统一才会给人类带来福音。不能否认,近些年来,无论是政府还是高校本身,都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做了很大的推动工作。

但是,在“技术至上”观念的支配下,哲学社会科学因产出社会效益慢等客观现实,理工科大学仍然存在着“重理轻文”的现象,并在管理机制、经费投入、人才引进和教学研究等各方面表现出来。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偏见和错误的定位。

目前,在理工科大学,有些人的“重理轻文”观念还一下子转变不过来,这种观念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种:有人认为,哲学社会科学就是“耍嘴皮”,“斗嘴”,“舞文弄墨”,所以才有“天下文章一大抄”的说法;有人认为,理工科大学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就是为了繁荣校园文化,跳几次“青春舞”,演几次“青春剧”就可以了,主要是体现出大学的“服务功能”,不需要搞学科建设;也有人认为,哲学社会科学是理工科大学发展强势学科的副产品,是陪衬,是补充,不需要和自然科学“平起平坐”,搞什么哲学社会科学的“院士制”,建什么“社会科学处”呢。还有一种看法也非常典型,它忽视了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产生社会效益的长期性和隐蔽性,认为哲学社会科学建设最好是“先有产出,后有投入”,看不到产出和效益的研究项目为什么要投入呢?以上几种看法乍一听还真有道理,因此才会在理工科大学(甚至社会上)都有一定的市场。

这些对哲学社会科学定位观念的偏差导致许多理工科大学出现了更多的困惑:要建设综合性大学就要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那么发展到什么程度才能摘掉“理工科大学”的旧帽子呢?谁也没有肯定的答案,那就慢慢来,研究研究如何发展。现在一些理工科大学也有了“985二期”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这对理工科大学的文科建设来说是一个大好的机会,如果抓住了这个机会,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就很可能上一个新台阶。

的确,繁荣校园文化本身是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的具体体现,也是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和科研人员义不容辞的工作和责任。但是,如果将此任务当作理工科大学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唯一任务,不仅不符合其发展的规律,导致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建设不受重视,更不利于理工科大学新世纪战略目标的实现。将哲学社会科学当作副产品和陪衬,其结果会使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后劲不足。同时,大学也不是企业,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投入不能要求在短期内产生显著的效益,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效益和学术效益是长期的和潜在的,有时甚至是人们难以觉察到的。因此,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投入就像培养一个小孩子成才一样,你必须对他负责,尤其是在他还没有成人期间要给予特别重视和呵护,我们不能要求他“先”成才,然后再给他投入。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建设也是一样,我们既要重视它的短期效益,更应重视其长远效益,这才是对待哲学社会科学的正确态度。

第二,理工科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和科研人员的收入偏低,留不住人才。

与定位存在观念偏差相一致,理工科大学的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待遇与理工科教师相比普遍偏低,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这与他们长期被边缘化的窘境分不开。收入偏低的消极后果已经在教学、科研、人才建设等方面都表现出来。一方面,教学与科研都上不去的恶性循环在加剧,理工科大学的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和科研人员普遍缺乏科研经费,同时,扩招也同时给他们带来巨大的教学压力。这样,他们就必须多教课,要完成教学任务,但是上课多了就没有时间搞好科研,科研上不去也肯定会影响教学质量。教学与科研之间的矛盾在短期内仍然难以解决。另一方面,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流动和流失情况严重,虽说很多理工科高校有了一些引进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激励政策,但是,“挖人”产生的效果并不都是积极的,一是花钱引进的可能是“特才”,但却是学科建设上的“庸才”,结果人心涣散,影响现有人才的积极性;二是有水平的人才又不会愿意在收入偏低和存在偏见的环境和气氛中长期生存,再次“出走”的情况也不少见。

第三,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一哄而上”、“全面开花”。

由于历史原因,当前理工科大学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普遍存在学院布局调整和学科布局整合的问题,这很正常,但是在制定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战略规划过程中,如果存在贪大求全、盲目攀比、脱离校情、急于求成的倾向,那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变则通”,“通则达”,“达者久”。根据我国理工科大学的现实情况,由于资源有限,尤其是哲学社会科学资源有限,“撒胡椒面”的做法不可取,搞不好,会一事无成。为避免浪费有限的资源,学科建设不可能“齐步走”,“一哄而上”、“全面开花”。各个学校的情况不一样,不能照抄一个模式,也不能照抄哲学社会科学已经很强的高校的模式,而是要立足校情、国情和世情,准确定位学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目标。要树立“让一部分学科先强起来”的意识,要坚持“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方针,把握“有基础、有力量、有需求、有后劲”的原则,实行“定点发展”。

所谓定点发展,指的是针对那些已经有基础、有实力、有特色的学科,要给予比较大的扶持,使其能够做大、做强、做精,比如加大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的力度,给予重大课题资助等等。加快哲学社会科学建设要跳出学院和专业视角,从全校和全国的高度,整合科教力量,要根据国家与地方需求和自身基础,确定优先发展的领域和研究方向,要“以点为主”,以点带面,这样才能逐步建立起有自己特色的学科体系,才能建立起与学校地位相称、与学校总体发展目标相适应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

总之,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定位偏差、教师待遇偏低和学科建设“全面开花”的现象起码在理工科高校中急需得到扭转。我认为,理工科大学的哲学社会科学应与自然科学学科“互尊”、“互助”和“共荣”,其中“互尊”是前提,是基础;“互助”是关键,是内容;实现“共荣”应该是理工科大学学科建设的目标之一。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共荣”意思是实现学科建设的共同繁荣,而不是要各学科实现“共同富裕”,搞发展“平均主义”。这才是理工科大学向综合性大学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二、理工科大学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要大力推动新兴交叉学科建设

从我国理工科大学的历史发展情况看,在根据自身条件和基础发展一些哲学社会科学传统学科的同时,更要注意发展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

所谓新兴学科,顾名思义,是与传统学科中的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相对而言的,是全球化时代和经济发展的产物。所谓交叉学科是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哲学社会科学中不同学科之间相互渗透而出现的新生学科。新兴学科大多又是交叉学科。新兴交叉学科的出现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央3号文件明确指出,“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建设”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目标之一,“要积极扶持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使之成为哲学社会科学新的生长点,带动哲学社会科学的更新发展。要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渗透,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此前,教育部在2003210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发展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若干意见》也要求哲学社会科学“采取联合攻关的科研组织形式,推动学科之间尤其是文理学科的交叉渗透,推动跨学校、跨地区、跨系统的联合,发挥集成优势,形成重大创新成果。”在哲学社会科学得到全党高度重视和社会高度需要的背景下,理工科大学在繁荣发展新兴交叉学科领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

高校是我国繁荣发展新兴交叉学科的主力军。高校一般具有多学科和多专业布局,是多学科专家学者云集的地方,建设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基础很扎实。有调查表明,“我国高级专家队伍50%以上分布于高等院校,40%以上分布于独立的科研院所,只有约7%的力量分布在企业第一线”。很多高校拥有高等教育研究所,还有专门的或综合性的科研管理机构。研究生跨学科招生的情况非常普遍。这些情况为新兴交叉学科的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提供了可能性。

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对建设“综合性大学”至关重要,不仅可以提高研究和教学水平,而且可以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创造创新平台。为实现在新世纪的高质量进步,高校应集中优势力量,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发展新兴交叉学科。

近些年来,很多理工科大学都在尝试新兴交叉学科的建设,但是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这些新兴交叉学科大多仍局限在理、工、医之间的交叉渗透或者是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建立在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渗透基础上的新兴交叉学科还不多。

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新兴交叉学科是理工科大学的重要机遇和挑战,是理工科大学实现综合性大学目标的重要手段。选择发展新兴交叉学科为学科建设突破口,可以大力推动理工科大学的整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支持强势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也有助于实现学校学科建设的整体飞跃。

三、理工科大学发展新兴交叉学科的紧迫性和自身优势

当前,许多理工科大学已经认识到发展新兴交叉学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正在大力推动新兴交叉学科的建设。

发展新兴交叉学科的紧迫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传统学科领域,国内许多高校早已抢占了很多制高点,有的高校拥有一级学科或二级学科的博士点,并形成了强大的学科群。理工科大学如果要全面“赶超”是很困难的,也是不现实的,由于基础有限或资源有限,有些学科很难有大的发展空间。从人才强势高校中“挖人”,不仅代价高昂,而且实际效果也不佳。理工科大学需要寻找新的学科建设出路。第二,在建设有自身特色的新兴交叉学科过程中,也要“危机意识”。这几年是理工科大学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绝好时期,如果抓不住,可以说以后很难再有这样的机遇。另外,一些理工科大学由于历史原因在学科建制方面很相近,大家在发展新兴交叉学科过程中肯定会有激烈竞争。树立“危机意识”就是要防止自己的优势被别人赶上,成为劣势,使自己的特色成了别人的“陪衬”。

那么,理工科大学在建设新兴交叉学科方面的优势有哪些呢?我认为有四个方面的优势:

优势一:理工科大学一般都有着很强的自然科学学科,有的强于理科,有的强于工科,有的强于医科,有的兼而有之。这些理、工、医优势学科是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兴交叉学科的基础和后盾。脱离这些强势学科的支持,就很难建立具有自己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新兴交叉学科建设也就无从谈起。

优势二:理工科大学的强势理工医学科一般又是强势应用学科,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公共安全有着直接的关系,它们与哲学社会科学实现相互交叉和渗透比较容易,社会效应也比较明显。比如,自然灾害和重大疫情的预防和善后处理就是文、理、工、医相互交融的领域。交通社会学、交通心理学等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优势三:理工科大学的哲学社会科学相对国内其他综合性大学比较弱,正因为如此,理工科大学面对的客观约束力较小,主观包袱轻,比较容易寻找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渗透的切入点,比较容易发现新的学科生长点。

优势四:近些年来,理工科大学的一些强势学科也开始认识建设新兴交叉学科的重要性,因为缺乏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支持,它们自身发展的极限和瓶颈也表现出来,要到要实现强势学科的纵深发展,就必须正确对待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这为哲学社会科学改善发展的“软环境”和“硬环境”创造了条件。

理工科大学要敢于和善于面对新的挑战,要利用上述优势,探索发展新兴交叉学科和研究方向,大力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与理工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构建综合学科平台,使之成为自身哲学社会科学建设中新的生长点,从而推动学科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和飞跃。

     (作者系同济大学文科办公室副主任)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