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石忆邵:找到“减法”与“加法”的合理平衡点

来源:【文汇报】   时间:2014-03-28  浏览:

  石忆邵
  淘汰落后产能,关停高耗能、高排放企业,会对增长带来影响,但其中也蕴含着很大商机,会为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成长提供广阔空间
  李克强总理日前主持召开节能减排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会议时指出,必须努力走出一条能耗排放做“减法”、经济发展做“加法”的新路子,对人民群众和子孙后代尽责。李克强说,必须看到,节能减排与促进发展并不完全矛盾,关键是要协调处理好,找到二者的合理平衡点,使之并行不悖、完美结合。淘汰落后产能,关停高耗能、高排放企业,会对增长带来影响,但其中也蕴含着很大商机,会为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成长提供广阔空间。
  三种差异化的阶段性演进关系模式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呈现出如下三种差异化的阶段性演进关系模式:
  其一,“环境影响经济”的对立关系模式。它是指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建设用地迅速扩张,耕地面积日趋减少,人类面临的粮食危机日趋严重;加之人口总量规模持续增长,人类开发利用土地、水、矿产、能源等自然资源的强度不断增强,随之而来的土壤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越发严重。人们逐步认识到:为了经济发展所导致的环境污染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一味发展经济而不兼顾环境问题的话,人类将没有健康和文明的未来。
  其二,“经济与环境相互影响”的融合关系模式。伴随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遏制环境污染的社会诉求愈益迫切,主张经济与环境并立,通过环境成本内部化,推进环境和经济融合发展,达到“环境和经济相互影响”的状态。这种旨在实现二者良性循环的双赢模式,即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核心目标。
  其三,“环境拉动经济成长”的深度关系模式,这是日本原环境省副部长西尾哲茂近年提出的新思路,丰富了人类和环境关系的内涵。伴随科技进步与发展,通过倡导绿色新政,着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促进绿色就业,建设低碳社会,在维持良好环境的基础上促进经济成长,创造就业岗位,开拓“环境拉动经济成长”的新局面。
  日本节能环保汽车的成功经验表明:日本政府坚持推行世界最严格的尾气排放制度,促进了汽车发动机技术的革新,同时全面施行环保汽车的补助金和减税等配套激励政策,开发出世界上领先的低油耗、低污染排放汽车,并获得显著的市场竞争优势及巨大的经济效益。德国的生态税改革不只是增加了企业的税金负担,同时也减轻了环境负荷,并利用税收增加了就业岗位,为员工从劣势产业向优势产业转移提供了契机。由此可见,尽管环境污染治理增加了社会和经济成本负担,但同时也可以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换言之,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不是经济发展的负担,而是发展的前提和驱动力。
  有效的环境治理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驱动力
  目前中国正步入“经济与环境相互影响”的融合发展时期,未来10-20年是中国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阶段。为了今后开拓“环境拉动经济成长”新局面奠定基础,亟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树立“环境拉动经济成长”的新理念。低碳发展是塑造“环境拉动经济成长”新模式的现实需要。低碳发展本身与促进就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加强能源安全保障并不矛盾。必须始终坚持低碳发展的政策方向,努力扭转超环境负荷和资源枯竭式的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以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结构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转变,大力开发和推广可再生能源,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确保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达到更优化的发展阶段。
  二是要进一步夯实支持“环境拉动经济成长”模式的制度、技术和资金等基础工程。日本通过推广使用环保积分制,有效普及具有节能和减排效果的产品和服务,赢得了节能家电等绿色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为了保障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可再生能源的稳定供给,需要逐步改造现有的电力供给系统,重建基于最新信息技术的智能电网。
  三是要推动环境政策、能源政策和经济政策的整合,充分发挥组合政策的协同效应。以组合政策优势提升政策实施的绩效。
  四是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要积极运用排放权交易制度、碳税与能源税、固定价格收购制度、碳抵消、税收补贴和减免、低息贷款等经济手段,调节利益相关者的行为。需要指出的是,与税收优惠和补助金等短期性的应急政策相比,排放权交易制度、生态税制度、可再生能源固定价格收购制度等长期性制度和政策更有利于维护政策的可持续性。
  五是要着力培育环境服务业,延伸产业循环链。
  (作者为同济大学教授)
  http://whb.news365.com.cn/ewenhui/whb/html/2014-03/28/content_40.htm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