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年前,抗战时期,热情的李庄人民伸出援助之手,使辗转迁徙的同济大学在“万里长江零公里”的李庄找到了“一张平静的书桌”。而那些曾经在6年的时间里作为同济大学校舍的庙宇、祠堂,至今仍见证着那段风雨岁月。6月1日,笔者随同济大学党委书记周家伦一行来到了李庄,参加了同济大学纪念碑的奠基仪式。除了感受到这里浓浓的“李庄同济情”外,还被那些历史悠久、风姿犹在的老建筑所传递出的气质深深打动。
无论是修缮一新的禹王宫、班驳苍老的东岳庙,还是保存完好的席子巷、至今仍散发着潮湿气息的街边茶馆,一物一景,都承载着历史,保留着同济大学在风雨岁月中的回忆。
禹王宫——校本部
禹王宫建于清道光十一年(1821年),占地2200平方米。是由山门、戏楼、前殿、后殿、厢房布局组成的两个四合院式木结构建筑。当年同济大学的校本部就设在这里。解放后,这里曾为李庄的粮站粮仓,1992年恢复了佛教活动后更名为慧光寺。
禹王宫以精美石雕著称,那些木刻石绘、雕梁画栋、油画彩漆,修缮一新。面对前殿的是古戏楼,殿前月台有一通长2.7米、高1.3米的九龙戏珠浮雕,这通石雕当初深得当时同样生活在李庄的中国营造学社社长梁思成的赞许。而从月台上去,就是禹王宫的正殿,也就是当年同济大学开大会的主席台。
当年禹王宫的这个戏楼可谓名声鹊起,1942年,当同济大学35周年校庆之时,就在这里进行了持续4天的文艺演出。而梁思成、陶孟河、茅盾、赵朴初、曹禺、田汉等诸多名人,都曾是这里的观众。
禹王宫与同济,冥冥之中似乎有一些渊源。禹王宫供奉的是疏通九河有功的大禹,一位传奇式的“灌溉工程师”,这使禹王宫与同济大学的现代工科教育似乎建立起了一种玄妙的联系。
东岳庙——工学院
东岳庙建于清道光七年(1827年),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为木、石、砖结构建筑,由岱宗殿、玉皇楼、丙灵殿、关圣殿和十殿阎罗组成。正门宽约30多米,门墙顶呈人字,两旁呈拉弓式。饱经沧桑的正门面向长江,斑驳的墙面仍屹立在那里,向我们展示着宝刀未老的傲然身姿。同济大学当年的工学院就在这里,在门右侧立着一块纪念碑,“同济大学工学院旧址”的字样清晰可见。这块石碑是由同济校友——现定居美国的土木工程博士霍藻润和中国台湾清华大学教授苏兆南立的。
当年,同济选定此处作为工学院院址,这就需要对东岳庙作摧枯拉朽的“大手术”。所有的菩萨,都得挪动位置。神像请走了,腾开的大殿上,支起了简易的课桌,从前的钟声、木鱼声、颂经声,变成了学生的朗朗读书声。至今,在空悬的房梁上,仍能看见当年同济学生用来固定滑轮的铁钩,仿佛是历史的见证。
祖师殿——医学院
祖师殿曾是当年同济大学医学院的旧址。现在内院中住着几户人家。院中有个大花坛,花草长得格外茂盛,但又有谁知道,这个大花坛,曾经是医学院的学生用来浸泡、存放尸体的地方。说起来这里还有个小故事,当时不知内情的当地居民偷看到师生们在解剖尸体,吓得半死,一时间,镇上风传同济大学“吃人”。为此,同济大学举办了一次为期7天的科普展览,释疑解惑,才使当地居民恍然大悟。
后记:
在一路随行的过程中,同济大学党委书记周家伦告诉笔者,李庄同济,是同济大学的骄傲。同济大学在将近百年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的同济精神,在这个时期也得到了最多体现和积淀。中国李庄,是同济大学的第二故乡。同济大学有责任和义务为宜宾、为李庄的发展作出贡献。今后,同济会在李庄的老建筑、同济的旧址中择选一处,出资进行修复,并作为纪念场所,而同时李庄也能为加强大学生树“魂”立“根”教育提供鲜活而生动的材料。
2005-6-7《新民晚报》作者 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