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的张斌是与法国总统希拉克”亲密接触”的中国建筑师,眼前的张斌是个颇有些艺术家风范的青年建筑师,采访中的张斌则是位健谈而又有想法的个性建筑师。
作为参与“so个建筑师在法国”项目的中国青年建筑师之一,张斌说,世纪之交的法国之行给了他一个自由的环境、一段充裕的时间来重新认识建筑与设计,对于他近些年的创作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相比在学校里被动地学习,令张斌记忆犹新的是自由活动,他说,课本上的《建筑史》通过实地的认识而变得更立体、更丰富,那才是兴趣所致。而在事务所的实习则被张斌称之为“冷眼旁观”,在与当地建筑师的接触中,了解他们的工作方式、工作态度,特别是关注他们都在关注什么,相比国内建筑师更多于工程、设计本身的关注,在欧洲的文化环境下,建筑师的关注度就显得宽泛多了,将艺术、文化等社会的各个方面的考量都融入作品之中。回国后,张斌将旁观后的所得在自己的作品中作了不断的尝试。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c楼可称得上张斌的代表作,既得到了2004年度'WA由国建筑奖”之佳作奖,也在网上备受争议。对此,张斌坦言,作为同济城规学院新楼的设计者必然会受到关注,而由年轻的建筑师担当此任,更免不了一番争议,起初自己并未想到会有这样的关注度,而今这么多人的褒贬,也算是个额外的收获。但对张斌而言,c楼的方案更像是为自己而做,因为他不仅是设计者,也是日后的使用者,实用与高效才是关键,所以,这个设计无关乎什么宏大的主题,而只是—个空间分配合理的建筑。张斌说,在设计中,我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在用地有限的地块上合理地形成适合建筑系师生使用的空间,而不会一味追求建筑的最终形式,我所关注的是怎样为满足人们的需求找到一种其所能挖掘出来的可能性,也就是潜力,当你找到这种内在的逻辑时,外部所展现出的形式只是一种延伸与结果,而不是先定的目标与追求。因而,我们可以看到在张斌的设计中,南北进深方向的大尺度公共空间的叠加似的空闭尺度与方向产生剧烈的变异,同时,建筑空间也被理解为一种流动的连续体,不同功能使用空间表现为不同类型的相对稳定的空间结构,并在立面的形式、质感上得到清晰的区分。
相比突出功能性的c楼,正在进行中的“同济大学中法中心”的功能并不复杂:教学、办公与学术交流的场所,但关键是如何在设计中体现“中法中心”的意义,既要有象征性,又不希望将它变为符号的象征,为此,张斌的方案从中法文化的“交流”人手,提出了一个“双子相握”的图解,利用潜在的“对立统一”结构来组织一个“和而不同”的建筑整体。整个建筑被分为既分又合的三个部分,两条水平延伸的曲折的教学、办公单元互相穿插后分别从空中和地下结合成公共交流单元,完成了一个二元结构的“和而不同”的矛盾统一过程。不规则的体量转折和穿插既最大限度地使几棵大树得以保留,又创造了丰富事变的室内外环境。这—创意也得到了法国总统希拉克的欣赏,为中法的交流更添动力。
同在同济校园的c楼和中法中心,风格完全不同:c楼外观方方正正,内部的空间变化却非常大;而中法中心外形离散,以多重组合形成了互相穿插的空间,但内部空间并不复杂。张斌称,我的设计并不会追求不同项目在形式上的连贯性,不会刻意地贴上个人“标签”,相反,我会主动地去避免重复,通过设计中对于目标的不断梳理,作出最终的选择,而在过程中,这种选择往往是开放的,因而也决定着形式上的差异。
最后,张斌将自己对于设计的追求归纳为:不把建筑简单地看成一种形式的创造,也不把建筑简单地看成对于功能问题的解决,而是以更宏观眼光来对待每一个项目,把握不同项目,挖掘不同的潜力,塑造出每个项目独树—帜的风格。在这其中,也许只有对于创造性的追求才是共同的。
建筑时报 记者 徐敏 2005-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