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要闻 > 正文

有为,无畏!同济创业谷走过十年发展历程

来源:党委宣传部、校团委   时间:2024-01-13  浏览:

回顾十年建设成就,展望“四链”融合发展。昨天(1月12日),POTENTIAL大会·同济创业谷十周年庆暨“四链”融合发展交流会举行,来自高校、金融、产业、创业等领域专家齐聚一堂,助力同济大学创新创业工作高质量发展。

会上,同济团委、同济控股、同济校友产业联盟与上海银行达成战略合作,同济团委与临港投资集团共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6家“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代表企业与上海银行启动专属金融合作。

回望十年,同济创业谷敢闯会创,勇毅前行,在创新创业征程上留下一串串坚实的足迹!

2013年成立至今,同济创业谷吸引了2500余支团队前来报名,招募创新创业项目24期,639个梦想起航项目成功签约入驻,121个梦想助力项目进阶孵化,其中175个实现实体化运营,25家企业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精特新企业认定8家,小巨人企业4家,累计撬动社会投资1.1亿元……

同济大学始终把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新体系作为推进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抓手,打造从校区到科技园区的“最后一公里”工程,不断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澎湃新动能。

厚植“双创”沃土,让梦想落地生花

“第一次招人、第一笔融资、第一次客户拜访都是在创业谷,这个开放的平台对初期的创业者很重要。”已跻身福布斯U30榜单的黄炳川龙说,创业谷不仅为他在创业初期提供了开放共享的物理空间,更为他实现创业想法、勇于接受挑战、度过创业困境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在创新创业助力的道路上,创业谷逐渐“向前”延伸。已连续举办五届的科创盛典是同济大学打造高质量科创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探索,也是同济大学在创业谷的工作基础上,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新体系的精品项目。通过“启迪班”、“学术之星”等科创活动,打造针对本科生的“青年启迪计划”;通过跨学科读书会、博士学术沙龙、“学术先锋”等学术活动,打造针对研究生的“青年启明计划”;依托创业谷项目孵化、启航加速营等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打造针对师生及校友双创实践的“青年启航计划”。同济大学以“卓越科创人才”计划打造了三级递进式第二课堂科创人才培养体系,实现“科研·创新”内外双循环流动,形成创新创业完整生态链,服务创新创业的育人全周期。

“什么是创业?财富,需求,理想。创业不是发财,创业是解决一个他人的需求,这个需求解决了,你自己的需求都能满足”“人生不是由如果构成的,人生只有一个词,就是try。”2013年5月2日,首届同济创业谷大讲堂上,真格基金联合创始人徐小平、王强开启了创业导师的第一堂课,如今,创业谷的导师库已经扩充到了410人。通过学校、政府、企业、社会、校友等渠道聘请创新创业导师,打造多元组合、持续提升的专家化师资队伍体系,制定“我与导师的15条约定”,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陪伴式导师辅导”。

十年来,创业谷以创新创业空间为支点,通过空间赋能、项目孵化、人才培养,让学科、企业、社会组织在此融合,为师生提供开放共享的项目孕育平台,实现大学校园创新创业咨询实时互动,为进驻项目提供展示交流平台,为创新创业人才提供碰撞思想的空间,厚植创新创业沃土,让同济人的梦想落地生花。

打通“最后一公里”,为腾飞插上翅膀

2023年4月,同济大学校友、上海同驭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舒强荣获2022年度“创新创业英才奖”。2016年入驻创业谷的同驭汽车,是同济大学“科技成果转化”重点孵化企业,在其初创期就拿到了同济创新创业控股有限公司的资金支持,目前已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从大学生创业公司成长为我国汽车线控制动赛道里的头部企业。

同济创业谷利用社会捐赠和大学的品牌影响力,吸引不同的社会资金构建了“四级支撑体系”,针对创新创业项目发展的不同阶段给予支持。其中,“梦想起航资金”每年帮助50个优秀团队迈出创新创业的第一步;“梦想助力资金”每年为“科教结合与师生共创”的优质科创项目提供市场试水资金,鼓励项目创新突破和科研转化;“天使跟投资金”为首次获得非公益性投资的项目一次性提供“跟投激励资金”,吸引天使资金认准同济品牌;“天使对接会”联合学校产业基金和教育基金,邀请真格基金、接力基金、同大东方基金等近100家投资机构,为创新创业项目进行社会融资铺平道路。

“企业有难题需要攻关可以委托创业谷。”“政府有产业需要支持可以对接创业谷。”“资金有领域需要拓展可以投入创业谷。”……从大学校园到科技园区的“最后一公里”,同济创业谷聚焦“学校、企业、政府、社会、资本”五个要素全方位互动,努力实现大学“往后”多走一步,企业和社会组织“往前”多走一步,政府在创新创业平台搭建和服务方面“往深”再走一步,聚集社会各界的创新创业资源。同济创业谷布局打造校内外“一总部多园区”,先后在成都、大连、深圳、福州、太原等地与当地校友会合作,依靠当地政府的支持和校友负责的孵化器,共同建立同创谷,构筑起辐射全国的“四梁八柱”,首个校外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成都同创谷共吸纳30余个校友创业项目入驻,累计帮助校友获得投融资共4010万元,累计帮助校友获得扶持资金达650万元。

历经十载光阴,看创业“众木成林”

“我们打造的是一片土壤、一个温床,一种造血机制,终有一天,在这里出发的创业小苗会自己长成森林。”十年前的报道里,同济人对创业谷留下的期许,正在变为现实。

越来越多的项目扎根创业谷在各类赛事崭露头角。在2023年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决赛中,同济大学斩获3金3银1铜,捧得“优胜杯”,位列全国第五、上海第一,刷新同济创业项目历史最好成绩;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决赛中,同济大学获主赛道特等奖在内的22项奖项,为产业转化奠定良好基础;还有更多项目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等各类高水平赛事中屡获佳绩。

越来越多的项目立足创业谷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比如首批梦想助力基金项目“美丽乡愁”,致力于乡土教育与乡土文化公众传播,从学生社团一步步成长为一家社会组织——上海杨浦区美丽乡愁文化促进中心,入选中宣部“三下乡”活动示范项目、全球青年发展计划首批百个典型案例,获评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创新试验典型案例;第20期“上海拾忆老龄发展促进中心”项目,致力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为老服务惠及五万余老人,曾获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全国金奖、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海市赛金奖、上海市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集体等荣誉。

越来越多的项目走出创业谷在各行各业初露锋芒。一些企业在技术领域深耕,成为行业标准的制定人,如第4期的上海海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申请并拥有固废处理领域十余项发明专利,牵头制定了硅酸盐学会团体标准。一些项目虽尚未成立公司,但已成为行业佼佼者:第13期创业项目“vortex碳纤维自行车轮组”获上海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80万雄鹰计划,是上海市首个拿到80万最高资助额度的创业项目;第14期项目“导路者”连续4年为进博会提供官方定位导航服务,成为全球数字化程度最高的定位导航系统,引领了国内外数字导览系统的设计;第15期项目“蕊曼树洞-全球首个心理互助平台”登上央视《创业英雄汇》的舞台,得到现场投资人的一致认可,现场取得450万的融资。

2016年入选“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2017年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及“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入选团中央首批“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园”;2018年获批成为教育部“首批挂牌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2021年作为上海首家高校入选人社部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从彰武路校区的废旧厂房开始生长,同济创业谷已经成为同济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及实践全链条中的关键环节,成为同济师生创业梦想绽放的地方。

同济创业谷,陪伴这个时代最有梦想的人!我们相约下一个十年。

(文/樊宗鑫、张绣宇)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