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同济大学与复旦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携手服务教育强国建设

来源:同济大学党委宣传部、复旦大学党委宣传部   时间:2024-01-13  浏览:

112日下午,同济大学与复旦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两校建立全面深入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发挥各自优势,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实质性合作,互惠共赢、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携手致力于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为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更大贡献,合力打造校际合作新典范。

签约仪式在复旦大学举行。上海市杨浦区委书记薛侃、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出席并讲话。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同济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庆华分别代表两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上海市杨浦区委副书记、区长周海鹰,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金海燕,同济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冯身洪、常务副校长吕培明、副校长赵宪忠等出席。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许征主持仪式。

薛侃表示,高校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杨浦服务全市和全国大局、实现自身转型发展的重要依托和宝贵资源。当前,杨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与复旦、同济等高校紧密携手,提升合作能级,为上海担当国家战略任务、加快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更大贡献。希望区校双方共同担当科技自立自强的新使命,共同创造人民城市建设的新实践,共同深化区校联动发展的新机制。杨浦区将全力当好服务高校的“后勤部长”和“战略合伙人”,为高校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提供更优的服务。

裘新表示,长期以来,复旦与同济志业相投、使命相合,地缘相近、学缘相亲,资源互融、优势互补。面向新时代新征程,两校强强联合,为率先建成教育强国挺膺担当、为上海“五个中心”建设贡献力量、为杨浦高质量发展发挥支撑作用,正当其时。期待两校瞄准高等教育“国家队”和“主力军”的使命担当,双向奔赴、携手并进,为国家教育、科技和人才“三位一体”发展续航添力,共同书写“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新篇章。

方守恩表示,复旦大学和同济大学同在杨浦,比邻而居,共同为民族复兴、祖国科教事业和杨浦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今天两校签约,将合作向纵深推进,同题共答“强国建设、高校作为”时代答卷。希望两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教育强国规划框架内明确重点、深化合作,联手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共同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努力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

会上启动了同济-复旦国际暑期学校、同济-复旦共享本科优质通识教育课程项目。周海鹰发布杨浦区支持同济大学、复旦大学120周年校庆相关举措。

汇聚顶尖学科共办暑期国际学校

同济大学长期保持国际化办学特色,以中德、中法、中西、中意、中芬等12个国际合作平台为核心,构建了国际暑期学校、短期交流访问、双学位项目等多方位的国际合作交流机制,吸引一大批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学生来校访学,持续扩大国际科技和人文交流的“朋友圈”。

2024年,同济将与复旦充分结合两校学科优势,共同举办新一届暑期国际学校。同济将遴选2-4个工科专业,复旦将遴选2-4个人文社科专业和理科专业,联合引进国际顶尖师资,面向全球招生,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相聚同济和复旦,擦亮两校合作“金名片”。以此为起点,两校未来还将进一步推动研究生课程资源、培养经验以及课程建设评价专家资源共享。

对同济、复旦学子而言,可与世界各国学子汇聚一堂,在世界级名师大家的引领下,探索学科前沿、锐意学术创新,选修的暑期课程可转换学分。

打通教育资源开放通识课程互选

为进一步打通教学资源,促进同济、复旦的学术和学生交流,两校还将启动本科阶段的优质课程共享互选,深化本科阶段跨学科大平台建设,加大课程资源共享力度和规模。

发挥学科特色,寻求优势互补,同济与复旦将各自优质的通识课程分享给对方。同济将重点打造的工程能力与创新思维、社会发展与国际视野、科学探索与生命关怀等方面的10门通识课程向复旦学生开放。复旦在通识核心课程中推出10门课程向同济学生开放,涉及经典传统、哲学批判、文明互鉴、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等方面课程。

这些优质课程第一次跨出学科,跨出校门,跨出学生群,在上海高校区形成了一种新的融合形态。这必将为拓展两校学生的学术视野、提升创新能力奠定更坚实的基础,也为新时代大学间的教育教学合作建立起一种新的模式。

该项目从2024年春季学期启动。在今年春暖花开之时,同济学子不仅可以去复旦光草漫步,还能选修复旦的“宝藏”课程,与复旦学子组队学习。后续,两校还将进一步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例如邀请友校教师亲临本校授课、共享教学实践基地等等。

区校合作,迎接120周年校庆

为进一步凝聚区校共识、汇聚双方资源,更好支持同济2027年、复旦2025120周年校庆,杨浦区将围绕两校战略合作领域,做好服务高校科技创新的坚实保障,全力促进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推动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有机衔接。

仪式上,杨浦区发布支持同济大学、复旦大学120周年校庆相关举措,将围绕开展基础研究、促进创新成果转化、推动创新人才共育、强化政策支持保障、提供优质公共服务五大方面给予两校全方位组合式支持。

(文字/殷梦昊、聂阳阳、陈少颖、段瑞怀  新闻图片/江平、成钊  制图/陈博、林慈丰、饶宗昕  视频/武毅翔)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