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视点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视点 > 正文

“985、211争议”应超越身份之争

来源:   时间:2014-11-26  浏览:

■刘涛

近日,“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有人争议其存废问题,有人诟病它们头顶的“帽子”像标签一样,把全国2000多所高校都标出了穷富贵贱的“等级”。而在就业市场,它们也被高看一眼,如深圳某企业就愿意给这些院校的毕业生更多的薪水。

显然,关于“985”、“211”的争议不那么简单,我们需要以历史的眼光进行理性判断。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的经济建设正处在急速推进的关键时期,整个社会对科技创新和人才的需求前所未有。在这一特殊的国情背景下,将有限的教育资源进行必要的调控和布局,集中建设一批一流大学和学科是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决策,这是“985”、“211”工程出台的历史背景。

如果撇开学校之间的利益之争,用历史和全局的眼光来看,这一战略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如今,许多大学都跨入世界知名大学行列,这与上个世纪90年代的情况已然不可同日而语。可以说,“985”、“211”工程的出台,只不过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思路在教育领域的投射。从国家整个科技和教育发展战略来看是必要的,而且是及时的。有信息表明,自实施“211”工程以来,韩国、日本、德国等纷纷出台高等教育促进政策,几乎异口同声地声称要借鉴“中国工程”的经验。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不是所有的“985”、“211”高校都取得了理想的进步,也不是每笔资金的使用效率都达到了理想的状态。但是,如果因此离开对背景的深刻认识,缺乏历史的眼光,借由一个舆论热点而对其进行指责,显然是有失公允的。

当大量资金流向“985”、“211”高校,教育资源的公共性问题便被推至幕前。可以说,相对于其他高校,“985”、“211”高校占有了国家的优质教育资源。如何让全社会使用那些原本由其他高校让渡出来的公共资源,是“985”、“211”工程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而且,有时候在地方政府行政权力的干预下,“985”、“211”高校在招生指标分配上往往会向本地学生倾斜,这间接地提高了其他地区考生对公共资源享有的门槛,也为“985”、“211”的公共性问题再次抹上了浓厚的舆论阴影。

同时,“985”、“211”被人为地添加了“身份标签”,并被人为地赋予了高校“排序方式”的含义,特别是随着大学生就业矛盾的日益凸显,许多用人单位习惯性地在“985”、“211”上做文章,在这一非常态的社会舆论下,“985”、“211”原初的战略意义和教育内涵被逐渐稀释。不得不说,这一后果决非“985”、“211”工程的初衷,而是在社会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一场始料未及的“社会性后果”。

事物往往在发展中才会暴露它的历史局限,但不能因发展而否定其特定的历史价值。心平气和地想,问题的关键显然不是“985”、“211”的存废,而是如何解决“先富带动后富”的问题。换言之,第一是公平问题,第二是效率问题,第三是如何看待它们身上“标签”的问题。

事实上,现在国家已经作出了积极的努力,诸如“对口支援”、“西部项目”、“少数民族骨干项目”等面向西部高等教育的“帮扶政策”,已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近日,教育部表示,今后国家重大项目将在支持范围、遴选条件等方面对地方高校一视同仁,破除“985”、“211”等身份壁垒,更加注重绩效评价。例如2013年实施的“2011计划”,不限定范围、不固化单位,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在探索通过协同创新兼顾效率和公平问题。

说到底,衡量一所大学的办学水平,关键看人才培养质量,而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则是社会评价,而非规模、数量、“帽子”。因此,将争议转化为契机,重新思考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创新问题,认真审视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才是教育部门必须面对的真问题,也是社会舆论关切的真焦点。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4-11/26/content_426989.htm?div=-1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