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孙章:坐高铁游东南亚,为期还远吗?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时间:2013-10-14  浏览:

  新华社上海10月13日专电(记者何欣荣 贾远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问泰国期间,中泰两国签署《关于深化铁路合作的谅解备忘录》。高铁所代表的“中国速度”,将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注入新的动力。
高铁“走出去”具备三大优势
  2008年8月,我国第一条高铁——京津城际铁路开通。时至今日,中国的高铁总里程已突破1万公里,跃居世界第一。
  在国内大发展的同时,中国高铁积极谋划“走出去”。铁路专家、同济大学教授孙章介绍,除了泰国外,目前中国已经与包括美国、巴西、白俄罗斯在内的多个国家建立高铁合作关系。
  中国高铁为何能在短短几年间“驶”出国门?孙章认为,主要源于高铁的三大优势。
  首先是性价比。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国外建设高铁每公里成本为0.5亿美元,而中国只有0.33亿美元,相差三分之一。由于建设成本较低,票价也会相应便宜。
  其次是技术。我国高铁消化吸收了发达国家的技术,并进行了再创新。“可以说中国高铁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适应性比较突出。”
  最后是安全性。孙章说,温州动车事故后,铁路系统更加严格执行建设工期、增加联调联试时间,有力提高了安全可靠性。有机构指出,中国高铁的年旅客发送量增速在10%以上,显示了公众对于高铁安全的信心。
升级“中国制造”形象
  对于中国经济而言,高铁“走出去”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商务部研究员梅新育指出,高铁“走出去”分两个层次,一是车辆装备的出口,二是高铁系统的出口,即除了设备外,还负责整条铁路的铺设,属于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结合。这有利于中国发挥在制造业和工程承包领域的优势,帮助外贸实现平稳增长。
  高铁“走出去”,受益的不仅仅是铁路行业本身,还包括整个“中国制造”。长期以来,中国出口货物的数量巨大,但附加值并不高。当今世界,绝大多数的知名品牌都出自欧美国家。高铁作为一种资金、技术密集型的出口产品,能够树立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品牌,改善“中国制造”的形象。
  由于高铁投入巨大,海外国家为引进中国高铁而筹资,还能够带动中国的资本输出。
跨国铁路激发“泛亚铁路网”联想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年初泰国内阁批准了一项耗资2万亿泰铢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主要用于兴建4条高铁,把曼谷同泰国北部、东北部等地区连接起来,并最终连接老挝和马来西亚等邻国。
  北京交通大学运输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红昌表示,不少业界人士都提过“泛亚铁路网”的构想,即将泰国的高铁向北延伸,经过老挝连接中国的西南地区。向南延伸经过马来西亚,最终抵达新加坡。
  孙章指出,上述铁路网建成后,东南亚的客流货流可直达中国西南地区。而西南中心城市重庆,目前已开通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定期向欧洲发送班列。如此一来,一座新的欧亚大陆桥将浮出水面。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这样的需求是现实存在的。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沈骥如指出,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去年已达到4000亿美元的水平,要在2020年达到1万亿美元的目标,对完善基础设施、实现互联互通有非常高的要求。
  孙章认为,跨国高铁网络的建设,对区域经济一体化是非常重要的推动力。“欧盟能成为一个整体,离不开铁路互通。可以想象,随着高铁开通、出入境手续简化,坐火车去东南亚将成为一种选择”。
中泰互免签证,是泰国提出来的
  “中泰如果实现互免签证,将对两国旅游业产生积极影响,无论泰国人去中国,还是中国人来泰国,数量都将明显上升,”泰国一家大型旅行社的华裔经理陈丽姗12日告诉新华社记者。
  泰国是首个与中国商谈持普通护照人员互免签证的东盟国家。
  曾多次在泰国常驻的中国前驻泰国大使张九桓说,此前泰国对持外交和公务护照的中国公民已经实行免签待遇,现在商谈对持普通护照人员免签,这样就“全面铺开”。
  泰中旅游同业商会理事长温修贤说,有关泰中互免签证的想法是由泰方提出。2011年特大洪灾导致入境游客人数骤减,泰方希望通过此举增加中国游客数量。
  陈丽珊说,因为担心签证手续繁琐和时间冗长,很多泰国人放弃前往中国的旅行计划,相信在中国这种情况也很普遍,互免签证将为两国游客节省不少时间和金钱。
  泰国驻华使馆网站资料显示,中国公民申请赴泰旅游签证时,必须提交有效期6个月以上的护照,一张填写完整的申请表和一张护照尺寸照片,往返机票或订单复印件,签证费230元人民币,办理时间为3到5个工作日。如委托旅行社代办,费用会相应增加,办理加急费用则加倍。此外,也可经由第三国入境泰国,在机场移民局柜台办理落地签证,费用约1000泰铢(约合195元人民币)。不过,如果在航班起降高峰,在机场办落地签证需要排队等候。
  前驻泰大使张九桓说:“如果双方实现免签,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史先振 黎藜 据新华社特稿)
  http://202.84.17.54/content/20131014/Page08HO.htm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