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运营里程全球第一的中国,对“走出去”一直念兹在兹。
近日,我国新一届政府高层在出访东南亚期间屡次提及加强高铁方面的合作,并频频向外国领导人推销“中国高铁”。一系列信号表明,中国高铁出海之路将重新开启。成型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泛亚铁路网”建设也将获得加速度,海外市场将成为中国铁路发展的新动力。
10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同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会谈时表示,中方鼓励中国企业参与吉隆坡至新加坡高铁建设。两日之后,习近平在会见泰国总理英拉时也强调,高铁和水利设施建设关乎地区互联互通和泰国的国计民生,应该作为合作中的重中之重来推动,使其成为中泰友好的标志性工程。紧接着,10月12日,在曼谷访问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英拉共同参观中国高铁展时,也向其介绍了中国高铁的建设成就和竞争优势,并表示:“中国高铁技术先进,安全可靠,成本具有竞争优势,希望中泰加强铁路合作。”
在铁路专家、同济大学教授孙章看来,如此高规格的“高铁营销”在中国铁路发展过程中尚属首次,这意味着因“7·23”动车事故而沉寂两年之久的高铁出海将重整旗鼓,宏大的泛亚铁路网建设在中国领导人的推动下也将加速。
据了解,泛亚铁路的建设思路成型于上个世纪60年代初,2010年4月亚洲18个国家代表在韩国釜山正式签署《亚洲铁路网政府间协定》。按照规划,泛亚铁路穿越中国、缅甸、老挝、越南、新加坡等国,分东、中、西三线,累计全长14110公里。但由于各国在技术标准和资金筹措方面意见并不一致,建设步伐较为缓慢。
在高铁投资“大跃进”的时期,铁道部对泛亚铁路的规划和兴建态度很积极,高铁出海力度也是空前的。当时铁道部高层多次表态,要整合各方力量,把中国的铁路尤其是高速铁路的品牌打出去。但从2011年起,受刘志军案和“7·23”动车事故的影响,铁道部资金告急,中国铁路的建设水平也在国际上受到不小的质疑,高铁输出几近停滞,泛亚铁路的建设进展也非常缓慢。
“经过两年的‘反省’和‘自我革新’,中国的高铁建设在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等关键性技术上都获得提升,重新出海的条件已经成熟。”孙章表示,此次国家领导人的高调表态,为高铁重新出海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孙章介绍,中国高铁“走出去”包括固定设备出口、移动设备出口和控制系统出口三个方面。在刘志军时期,中国已经与包括美国、巴西、英国、白俄罗斯在内的多个国家建立了高铁合作关系,但多以“卖车皮”为主。孙章认为,未来中国与东南亚的铁路合作将可能是三个方面的全方位合作,对于一些资金和技术条件差的国家,甚至可能是“交钥匙”工程,即中国方面完全负责整段高铁的规划、施工和运营。
“高铁输出对于正在进行市场化改革的铁路总公司来说意义非常重大,将为其开辟新的市场。”中国道路运输协会秘书长王丽梅表示,国内与铁路相关的设备制造、维修企业,如中国南车、中国北车等,也将在新一轮高铁出海大潮中分一杯羹。
而在孙章看来,与东南亚各国合作建设泛亚铁路网的意义则更为巨大。“东南亚的客流货流将可直达中国西南地区,实现中国西南与东盟两大市场的对接。未来,泛亚铁路网与重庆已开通的渝新欧国际铁路连接起来,就是一座新的欧亚大陆桥,整个欧亚大陆的铁路面貌将焕然一新。”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家高层密集“兜售”中国高铁之际,中国铁路总公司的官方网站也在近日低调“复出”。从今年3月铁道部被一分为三之后,原铁道部官网也从此销声匿迹。此后的7个月中,无论铁总还是国家铁路局都未建立官方网站。业内人士猜测,铁总选择此时推出官网也是为未来的高铁走出去提供信息和交流的平台。
http://www.bjbusiness.com.cn/site1/bjsb/html/2013-10/14/node_2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