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搞外交免不了要有外交辞令,不过外交辞令如果总是一成不变,就成了套话。套话的一个特点是以不变应万变,问题是外交上的变化太多太快,机械性背书式的套话可能难以招架。套话的另一个特点是宏观、模糊。概括性或许是外交语言的一个要素,但过度的宏观与模糊会让我们的外交主张变得不明确。许多套话近似于空话,比如“尊重(或伤害)感情”、“信守承诺”之类。现在国内也早已经是“商品社会”了,不能指望人家资本主义国家跟你谈“感情”,如果是在双方利益博弈锱铢必较的谈判桌上,则更是残酷。信义为先虽是中国人的优良品德,可任何人都不能指望别人、尤其历史上以商与战发家而且现实中还在靠投机维生的一些国家自觉遵守这个定律。
现在大家都在争议中国外交的“韬光养晦”,以中国的体量和历史,尤其今天国内外的形势,想再关起门来,两耳不闻窗外事,是不可能的。而且真正的韬光养晦与实力并不相关,历史上不乏一些小国弱国以杰出的才干撬动大国强国为己服务的先例,回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与亚非拉国家的外交和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的对美对苏外交,不是也在穷困中以艰苦卓绝的作为为新中国博得了些许的尊敬和地位吗?所以每当听到或看到“增进传统友谊”、“继承老一辈领导人建立起的友谊”这些话时,我常常有种时空错乱的感觉。别人哪个国家的外长、首脑不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在我们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确实代代相传,可人家国家早就“换了人间”,不一定对“老一辈领导人”还有“深切缅怀”。
在外交领域还常有一些大话,如“高度赞扬”、“意义重大”云云。至于那“赞扬”和“意义”到底有多“高”有多“大”,却是难以细究的。再如“战略伙伴”和“战略竞争对手”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一般人是不大懂的。
中国的外交人员给人的印象总是很谨慎,越来越艰难的外交工作也使外交表态变得更加深思熟虑。坚持原则是没错的,但我们不妨考虑把话说得新鲜一些,生动一点,有趣一点。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承认,上述情况与我们外交文化中某些落后的因素相关。中国人不乏个人的智慧与表达,但外交是集体的事务,最需要集体的智慧与表达,而集体事务恰是国人的弱项。在许多人头脑中,国家的外交不仅是“官方”的事,还是“中央”的事,这些大事就不该有鲜明个性的话出现。这也许是中国外交语言比较“官样”的根本原因。此外,多年来偏重以技术与经济背景选材用人的后果之一,是官场中主动、理想及文采的缺乏。这同样影响到今天外交领域及其语言风格的形成。
中国早不是往昔的“天朝”,外交也早已不是君主和上层官僚的“雅事”,而成了与每个国民关系密切的实际事务。因此,外交语言必须改变,其背后的思维、体制也要与时俱进,至少要让外国人及自个儿老百姓们听得懂、听得进和喜欢听,让中国外交更适应世界发展的形势。(作者余克光: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