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阮仪三:呼唤中国城市建筑文化的回归

来源:文汇报   时间:2011-10-13  浏览:

      保护老城是文化进步的共识

      现代城市一步步地吞噬着历史城市的传统风貌,一些极富地方特色的街巷、宅院、居住群落渐渐地被“呆板方盒式”的建筑、兵营式的“居住小区”所替代,到处林立的高楼广场,千篇一律的花坛、草坪取代了原来充满生活气息的历史街区和地段。一个城市失去了个性就失去了魅力,城市的个性并非是由钢筋混凝土构建的,而是由历史、文化合成的。然而,纵观当今祖国大地,城市中泛滥的浅薄、粗俗、浮躁和功利,使得众多的城市失去了记忆。

      著名城市规划师沙里宁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知道你的人民在追求什么。”每一幢年代久远的建筑,都是一件记忆历史的遗存,它们见证了尘世沧桑,历史和民族的沉淀使之产生引力,发散魅力。城市的发展是无可非议的,地球在转动,社会要进步,我们决不是要回到旧时代,然而我们失误的是“不分青红皂白全部拆除”,现在人们所谓的旧城改造就是拆掉旧房建新房,由于对那些珍贵的遗存,对历史城市、历史街区的价值缺乏认识,人们缺乏必要的历史文化修养,于是在“大发展”的浪潮下,我们过去的那些遗存、那些历史的印记陡然消失了,而这种消失却永不再生。

我们唱的民歌:“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即使外婆不在了,那条河仍在,那顶桥仍在,就可以留住记忆。现在桥拆了,河填了,所有记忆的依存没有了,故乡情也就消失了。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是先人智慧的结晶

      说到历史建筑的保护,一般人都认为是前人留下的宝贵财富,糟蹋了可惜。确实如此,历史建筑比起古董、古物来更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是因为它具有实际的使用功能,人们就往往产生喜新厌旧的心理,加上中国传统封建时代,一个朝代推翻一个朝代时,往往把前朝的城市全部摧毁,以示“革故鼎新”,中国就不像欧洲古城里还能留存大量的历史建筑。

      实际上我们保护留存这些历史建筑,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美观、具有艺术性,可以用来欣赏、研究、搞旅游,更重要的是留存我们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民族文化的精华,以资传承发展。譬如就拿上海保护石库门来说,石库门是上海传统建筑的代表,是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式民居在上海的变种,因此常说的是“中西合璧”,但绝对不是外国式样,其平面布局是典型的中国人的居住方式。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特别是传统民居,它的格局、形制、造型都是深刻地体现着中国先人们的智慧和质朴,而我们现在随着急速的经济发展,大家追求现代化,而把传统文化的精髓丢弃了。现代的新住宅,是西方建筑家所创造的,从功能出发,“住宅是居住的机器”,无论是单幢住宅或是整个居住小区,抽走了人的亲情关系,只有物欲,而失去了人的群居形成的邻里相亲。我们保护石库门,保护传统民居,说到底是保护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住宅就是这种优秀的、高尚的、又是亲人的文化载体,而现在随着新的建设,单纯追求物质生活的需求,忽视了传统文化和精神的继承,在人们的不经意中,它将会逐渐地消失。我们保护的目的就是为了延续、传承,从这些老宅、老里弄、老街巷、老胡同中能否提取出一些有用的内涵植入到我们的新建设中去,使我们今后的新建设中也有老城市、老住宅、老石库门的精华,也有天人合一的理念,也有传统城市文化的回归。

      继承祖国优秀文化传统

      尊重历史,保护老房子、老建设就像要尊重老人一样,他们拥有丰富的阅历,积淀了许多文化的知识和人生的经验,保护的目的不是用来像古董般地陈列欣赏,而是要合理地利用,使其发挥出智能的作用,就像我前面所说中国建筑的特色,可以借鉴提升运用到今天的新建筑中。上海的外滩、南京路、石库门等遗存的老建筑都在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上海拆光了这些老房子,上海将又是另一番景象。我国近年来出现的许多形象简陋、文化浮浅的城镇,大多是不尊重自己的历史文化,肆意地无序拆迁造成的恶果。崇文尊老这是天经地义的道理,有了老人才能有新人,老人们也要老当益壮,捍卫祖国文化尊严的重任也在老人们的肩上,因为只有老人们才经历了历史的磨难,也只有老干部、老专家、老学者、老艺术家、老工匠才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积淀,他们有经验,有威望,要发挥余热,要培植后人,使我们的优秀文化世代相承,中国独特的建筑特色才能永放异彩。

      (作者为同济大学建筑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