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石建勋:"占领华尔街"剑指金融寡头统治

来源:文汇报   时间:2011-10-12  浏览:
      华尔街金融寡头与美国的政治、经济从来密不可分。近年来,美国的金融寡头专政越来越明显,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都起因于这帮金融寡头,为攫取超额利润,他们主导美国政府政策,并在制造危机和转嫁危机中扮演了核心角色;他们巧取豪夺美国和世界人民的财富,一手造成了沉重灾难。从本质上看,金融危机、经济危机以及愈演愈烈的欧美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等等,反映的都是金融寡头统治的制度危机。金融寡头让世界不得安宁
      已持续多日的“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正呈现扩大蔓延之势,波及到了美国上千个城市;民众除了抗议华尔街贪婪,还对政府监管不力、失业率居高不下和社会分配严重不公表示强烈不满,宣泄对金融寡头统治的愤懑,声称要迫使金融寡头吐出“霸占的人民财产”――“我们99%的人不能再继续容忍1%的人的贪婪与腐败”。
      “占领华尔街”之所以发生并且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声援支持,是因为美国民众清醒地意识到了“现状必须改变”:金融危机造成美国失业率上升,一些百姓甚至失去栖身之所……而制造了危机的金融寡头们却没有受到什么惩罚,依然坐享极高的收入,同时还在伺机制造金融市场的下一波动荡以牟取私利。
      但是,“占领华尔街”能不能改变“美国1%的富人拥有99%的财富,华盛顿的政客就为这1%的人服务”的现实?难。
      金融寡头专政是政治经济危机的祸首
      此次“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将矛头毫不含糊地指向华尔街金融寡头,指向美国金融寡头专政下的政治经济体制。
      华尔街金融寡头与美国的政治、经济从来密不可分。近年来,美国的金融寡头专政越来越明显,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都起因于这帮金融寡头,为攫取超额利润,他们主导美国政府政策,并在制造危机和转嫁危机中扮演了核心角色;他们巧取豪夺美国和世界人民的财富,一手造成了沉重灾难。
      早在上世纪初,列宁就指出,在垄断时期,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实际统治者,金融寡头一方面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另一方面又决定着政府的对内对外政策。金融寡头与国家机器紧密结合,对内通过操纵市场洗劫老百姓财富;对外推行金融霸权,利用美元特殊地位,滥印美元、滥发国债,对世界各国进行金融掠夺。可以说,当今这个时代已不再单纯是资本主义时代,而且是金融垄断帝国主义的时代。列宁的帝国主义论的核心内容是资本输出,而到了今天,在资本输出之外,最残酷和疯狂的掠夺方式――金融掠夺,已是帝国主义的最本质特征。
       从本质上看,金融危机、经济危机以及愈演愈烈的欧美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等等,反映的都是金融寡头统治的制度危机。金融寡头让世界不得安宁。
       一定要警惕金融寡头对中国财富的掠夺
      中国没有金融寡头主导政府政策的政治和经济基础,但在经济与金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美国等的金融寡头也无时不在影响我们的政治和经济生活,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并不断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首先,应当充分认识金融业过度膨胀的危害,金融业的发展不能过度,不能脱离实体经济。美国金融业牟利的典型特征是利润归自己、代价归社会,以持续不断的所谓“金融创新”,创造各种复杂费解的衍生品,趁机加入欺诈手法攫取巨额利润,同时导致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脱节。当金融杠杆率高到无法维持的时候,就会爆发金融危机。
      其次,应当清醒地认识到,现代金融体系实际上已成为财富再分配的机器,金融无小事,处理不好,就可能扩大贫富差距,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比如针对中国股市的持续低迷,当前要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市场快速发展与科学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企业融资与回报投资者的关系、正确处理市场发展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关系。股市发展不能单纯追求规模与速度,更不能以牺牲中小投资者利益为代价。
      第三,要深刻认识金融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和金融体制一定是要为多数人服务和谋利益的,一定不是为金融寡头和金融权贵服务的,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理应成为中国股市监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果某种市场制度的运行结果总是少数人一夜暴富、多数人被套牢亏损,那么,人们就有理由质疑这样的制度是否合理?是否公平和公正?是为少数人服务还是为多数人服务?
       第四,股市国际化要强调风险控制,确保避免国际金融寡头对中国财富的掠夺。虽然“急推国际板”的声音最近有所减弱,但许多人对国际板的担忧并未消除,因为,国际板有可能方便国际金融寡头直接在中国股市兴风作浪――是不是设计好了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有效保护国家与百姓财富不被掠夺的办法和制度,应是推出国际板的必要前提条件。(同济大学财经与证券市场研究所所长、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石建勋)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