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张生:自主招生面试不是考脑筋急转弯

来源:上海商报   时间:2010-03-25  浏览:
      日前,全国拥有自主招生权的高校已陆续完成各自的2010年的招生面试工作。与往年相同,各个高校在面试时仍有不少“雷人”问题曝出,如清华的“老子和孔子打架你帮谁?”,这记国学重拳固然可以把考生统统击昏,可若是当年清华国学院那批老师能够穿越时空回到现在,一定会对现在的清华老师居然问出如此荒谬的问题感到无地自容。相信在他们眼里,不说清华斯文扫地,但清华已然不是当年的清华却是显然的。而中山大学的“你怎么看待开心农场的‘偷菜行为’?”无疑是把可怜的中学生当成了百无聊赖的小白领了。难怪这个问题会把一个学生问哭。而我觉得,就是让别的老师去回答这个问题,可能也一样会掩面而泣。即以本人来说,别说什么是“偷菜”了,至今我还连大名鼎鼎的开心网都没上过。
  当然,这些“雷人”问题今年已不如以往那样再让人一惊一乍了。因为,就像面对每年一度的“两会”中出现的那些“雷人”提案一样,人们对这些“雷人”问题早已是见怪不怪了。可最近华东师大免费师范生自主招生面试中曝出的一则似乎并不算“雷人”的新闻还是让本已淡定的我被“雷”了一下。据媒体报道,华师大的面试考官在面试过程中犹如二郎神一般目光如炬,“只要几个回合的提问”,就从考生中识别出了不少“混考生”。何为“混考生”?即某些在考官看来并无日后从事教育事业的大志的学生。他们之所以来参加华师大的自主招生选拔,只不过想通过自主招生这个“护身符”来曲线救国,先让自己从高考的虎口中脱险并顺利考上大学,日后再以重金赎身,去从事别的职业。这样的如意算盘一经披露,似乎很难不让人觉得愤慨,也难免成为“新闻”了。
  但我觉得,应该受到谴责的恰恰不应是这些所谓的“混考生”,因为这里面暴露的问题其实与他们无关。其一就是如今的自主招生面试所呈现出的不公平或者可笑的一面,那就是不管哪个高校的自主招生条款里都有的,只要考生通过其测试,就可在高考中加分,因为有自主招生权的高校都是名校,所以又有这样的规定,即只要考生通过所在地的一本线就可录取,而荒诞的是,这些有资格参加各校自主招生的学生的成绩本来就是很好的,这也就是这些被称为“混考生”的小朋友之所以要“混考”的原因。而这个“漏洞”正好暴露了现在的自主招生制度的不合理之处。其二,是我对华师大的面试小组的考官所具有的如此强的鉴别和预测未来能力感到震惊,他们居然这么快就能对考生是否具有从教愿景和可能进行盖棺论定,也多少让人有些匪夷所思。尽管文章中说,每组面试官中都有一个来自国内知名中学如上海七宝中学和杭州二中的校长这样的“老法师”,以他们的火眼金睛来识别那些“混考生”的灵魂是小菜一碟,可我还是对此疑窦丛生。首先,我认为,一个十七八岁涉世不深的中学生本来就对自己的职业志向不甚了了,要允许其犹豫彷徨甚至“试错”。我相信,即使这次参与测试考生的校长们,在自己十七八岁时大概也没有想到过自己现在会从事教育工作,说不定也曾怀疑过自己是否有这个能力。其次,即使这些小朋友是来“混考”的,可也不能否认他是做好了一定准备的,也不应该剥夺其进入的权利,如果他进入师大后,经过四年的学习,改变了自己的职业意向,转而愿意从教,那么又该作何解释?更不能排除的是,就是那些顺利通过测试的学生,也是有可能在四年大学后改变自己的职业意向的。这就是我为什么对这个“新闻”感到有话要说的原因。
  实际上,这些高校自主招生面试中出现的诸多“雷人”现象或乱象,从一个角度暴露了当下高校自主招生面试缺乏整体构思,对检测考生的何种素质及能力缺乏针对性。到最后,高校自主招生面试则成为各个高校面试老师的展示自己的“雷人”素质和能力的“秀场”,同时也成为中学生训练脑筋急转弯的“操场”。这样的面试,在笔者看来,即使是提出这些“雷人”问题的老师,其实也并不清楚那些问题到底要考察考生的什么东西,以及这种考察是否有效。而中国目前的所谓自主招生面试的水平和现状也就可见一斑了。(作者系同济大学文学院教授)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