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臧志彭:实现新的文化使命的两大重要支撑

来源:解放日报   时间:2023-10-23  浏览:

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新引擎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七个着力”的要求,其中包括“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文化产业为何被置于如此重要的地位?

臧志彭: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从根本上关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关系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取得了显著成就。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和新引擎,在促进国民经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今天的文化产业是面向未来的、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一方面,当今的文化产业与科技深度融合,具有低污染、知识密集、附加值高、创新能力强等特点,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性产业;另一方面,与传统制造业价值链不同,文化产业的价值链具备极强的衍生效应、嫁接效应、共享效应和外溢效应,是推动千行百业高质量发展和文化内涵提升的基础性引擎产业。

记者:习近平文化思想对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具有怎样的指导意义?

臧志彭: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的行动指南。

首先,确立了新形势下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价值和使命意义,明确了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坚定决心。其次,明确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同推进的基本原则。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事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基,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动力支撑,二者协同推进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才能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基础和不竭动力。

文化产业发展面临三大新形势新任务

记者:新时代新征程,文化产业发展面临怎样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臧志彭:当前文化产业发展至少面临三个方面的新形势与新任务。

一是在科技大挑战新形势下,文化产业面临范式创新重大任务。2021年以来,以AIGC、元宇宙和Web3.0为代表的新兴科技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颠覆现行文化产业基本运行范式。生成式人工智能颠覆了传统的文化内容生产范式,元宇宙为文化产业的生产、传播和消费展现了新的空间范式,以区块链技术为代表的Web3.0新一代价值互联网将引领数字文化经济迈向新的价值范式。

二是在全球数字经济新形势下,文化产业面临国际竞争力转型升级重大任务。全球主要发达国家都在加紧推进以数字资产化为底层逻辑的数字经济体系,这一趋势必然对未来文化产业数字化国际竞争格局产生重大影响。我国亟须加强文化产业国际竞争能力建设,紧跟国际趋势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抢占变革主导权与话语权。

三是在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新期待形势下,文化产业面临高质量文化供给重大任务。文化产业是提供精神产品、增强精神力量的幸福产业。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日益丰裕,以追求幸福感为核心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为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文化产业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深刻认识和把握文化需求与文化供给的关系,更高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臧志彭: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文化使命的两大重要支撑。

第一,以文化传承为依托赓续中华文明永续发展的精神命脉。文化传承是文化繁荣发展的根本前提。要着力将全国各地的传统文化资源,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等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采集与加工,形成中国文化遗产标本库、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和中华文化素材库。同时,建立常态化的文化资源数字化采集和存储机制,文化资源科学分类、规范标识和精准检索机制,文化资源数据标注与关联机制,为中华文明的永续传承打好坚实基础。

第二,以文化科技融合为引领打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发展引擎。要进一步加强文化与科技高质量、深层次融合,从文化资源、文化生产力和数字文化经济三大层级全面推进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加快形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文化数字化战略体系支撑。探索利用人工智能、区块链、5G、元宇宙等新兴科技深度赋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智能化、便捷化进程,探索文化产业场景、业态与模式的转型升级与颠覆性创新,抢先建立数智时代文化产业全球价值链主导权。

第三,以文化人才培养为根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中坚力量。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需要强大的创新型文化人才作为支撑。为此,要加强文化专业人才建设,注重培养复合型、创新型文化人才,形成一支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文化人才队伍。要加强文化干部队伍建设,着重培养一批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文化领域领军人物。要加强文化人才培育体系建设,着力构建完善的学科教育体系和本硕博人才梯队体系。

本报记者 周丹旎

链接:https://www.jfdaily.com/staticsg/res/html/journal/detail.html?date=2023-10-23&id=361305&page=02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