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间关于上海的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的图书渐渐增多了起来,仿佛上海的历史那样丰富多彩,有的图书以精美的图片取胜,有的则以学术研究见长,有的是回忆和抒情,有的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有的高谈阔论,有的娓娓动听。既是我的兴趣和研究,也是我工作的需要,但凡见到有关上海的图书,我都会设法收集,渐渐地这些书也摆满了几个书架。有时我会去查阅一些资料,但大部分书只供我茶余饭后浏览一番。只有为数不多的一些书我会从头读到尾,案头的这本由作家惜珍写的《永不飘散的风情——上海的历史文化风貌区》(东方出版中心出版)当属我会读完的书。
透过这本书的字里行间,人们会感叹只有喝黄浦江水长大又充满了艺术家情怀的人才会对上海的历史文化如此珍惜,如此充满激情。上海的历史文化风貌区有27平方公里,甚至只有为数不多的专业人士才会如此全面地考察这些地区,我们可以想象出要走遍这么大片的土地需要怎样的情怀和动力,我们也能想象作者那穿街走巷的身影,就像一个寻宝者和探索者,倘佯在街巷深处,一边寻找,一边观察,一边记录,一边摄影,一边要回避保安人员疑惑的眼神,一边要解释各种奇奇怪怪的询问。在我们的眼前也会浮现出作者泡在图书馆里伏案研究和查询的画面,作者坐在电脑旁构思和打字的动作,于是才有了这本让这么多人喜欢读的好书。
此书最大的特点是为读者还原历史的故事,追寻历史的余韵,使历史地段焕发出诗意,追忆城市和城市人的梦境。作者用她那行云流水般的笔触,将读者带到一个又一个街区,一幢又一幢建筑面前,告诉人们关于建筑,关于曾经生活在这里的人的许多真实或可能真实、而且有活生生的细节的故事,这是任何学术性的著作所无法取代的。这里曾经是许多人的家宅,而且也会成为以后一代又一代人的家宅,成为所有人的家宅。人们会从这本书中第一次读到许多挖掘出来的故事,从学术考证的角度看这本书,人们也许会发现,这本书着眼描述的是艺术的真实,而不是技术的真实。作者关注的是住在房子里的人和他们的生活,带领读者去体验这些建筑的原初性。因此,作者并不关心是谁什么时候设计了什么样的房子。正如法国哲学家巴什拉尔在《空间的诗学》中说出了这本书的实质:“事实上,我们处于形象和回忆的统一之中,想象力和记忆力的功能性混合之中。历史学和心理学地理学的实证性无法充当确定我们童年的真实存在的试金石。童年肯定不是实在的东西。为了在我们的整个时代中体会我们对出生的家宅的亲切感,幻想比思想要有用得多。正是无意识的力量把遥远的回忆固定下来。”因为,这里是人们的家宅。
从书中各个风貌区的先后编排顺序来看,作者是以上海的根——老城厢作为中心,再逐渐向外拓展,但是读这本书的人们仍然需要跟上作者那意识流般和时空变幻的表述方式。跟随书中的描写,我们会对曾经创造了这些历史文化风貌区,曾经为这些地区增添了丰富多彩的故事情节的人肃然起敬,我们也会对保护历史文化风貌,推动历史建筑保护的人致敬。这本书虽然讲的是过去,其实是向未来开放。我与本书的作者朱惜珍素不相识,却为她对上海历史文化的执着和痴迷所感动。
(本文作者系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
2009年09月27日 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