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孙宜学: “一带一路”启新航,十年树木育新林

来源:文旅中国   时间:2023-02-27  浏览:

“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经过十年的发展,“一带一路”已成为中国在全球治理中贡献中国智慧的国际平台和载体,生机勃勃,生态盎然。“一带一路”文化作为可以载入史册的世界人文交流经典范式,也已逐步经典化、日常化、世界化,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基础和中国式现代化区域性建设的成功范例。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一带一路”的未来,代表着中国的未来,世界的未来,人类美好生活的未来。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新要求,为开启“一带一路”的新十年、新百年提出了新目标,擘画了新图景,规划了新路径,指明了新方向。在坚持“一带一路”五通目标的基础上,在坚持“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基础上,在坚持高标准、高效能、惠民生高要求的基础上,“一带一路”建设必将迎来新高潮,驶入新赛道,拓展新领域,到达新高峰,并以实实在在的合作成果,提供顺应民心民意和世界大势的和谐交流的国际合作新机制,助力解决世界面临的重大发展问题,民生问题,环境问题,安全问题,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进入新阶段。

着眼未来,“一带一路”建设仍将是中国持续改革开放的火车头,在不断增强中国国际影响力、构建世界发展新格局的同时,推动、引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更开放、更发展、更自尊、更自强,推动中国和共建国家之间在经济、文化等领域构筑双循环、多循环共建新形态,推动整体提升世界的经济实力和文明程度,以中国式“桃花源”为模式,建设“‘一带一路’桃花源”,“人类命运共同体桃花源”。

着眼未来,“一带一路”建设将推动“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惠及共建国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全世界人民共同追求的目标。但在当今世界,恃强凌弱、滥用霸权、对立对抗、甚至战争依然横行;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粗暴干涉仍然肆虐。人的生命被无情漠视,人的尊严被野蛮践踏。“一带一路”指向人类幸福生活的未来,始终致力于谋各国民生福祉,代表了中国和共建国家民众最根本的利益,尤其是世界上最贫困、最无助、最被忽视的一部分弱小国家民众的利益,为这些国家带去了实实在在的发展机遇和欢声笑语,这是人类文明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工程。只要“一带一路”国际列车行稳致远,这个未来就必会一步步变成现实。

着眼未来,“一带一路”将成为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大学校。 “‘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将开辟中国和共建国家教育合作的新领域,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变迁与环境、沿线国家安全机制、多双边人文交流、科技人力资源、人才培养与课程建设、技术与管理人员培训等领域,都将积极推动各国现有教育体制和机制的国际化,提升教育质量,使各国之间的双边和多边教育合作获得更多发展机遇和更深入的相互理解、支持。“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以“一带一路”教育合作为媒,才能持续培养出一代代“一带一路”人,秉承致力于创造人类幸福、维护世界和平的“一带一路”精神,为世界健康和谐发展提供持久原动力。

着眼未来,“一带一路”仍将坚持“传”与“引”并重,中国和共建国家智慧“走出去”和“引进来”交汇。中国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互信互助,汇聚智慧,基于互利共赢原则,聚焦重点领域,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持续走深走实,高质高效,以中国担当和世界情怀,继续开通一个个新的“生命通道”和“命运纽带”,为世界输送更多的中国智慧成果。

着眼未来,“一带一路”市场化体系将进一步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和评估体系将获得广泛共识并为“一带一路”保驾护航,从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更加规模化、规范化、系统化、标准化。借力市场化、标准化建设,“一带一路”共建将获得更集中多口径的资源支持,共建国家之间的合作壁垒将进一步突破,“一带一路”话语体系将更加具有影响力,“一带一路”发展理念将更具全球影响力,“一带一路”思想体系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和共建国家文化软实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应对国际风险能力将整体性提升,“带一路”发展层次将更加丰富,“一带一路”的独特文化体系将融入世界文明体系。

未来可期,未来已来。“一带一路”将持续为世界提供新机遇,为中国式现代化铸就新里程碑。

(作者系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 教育部同济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常务副主任)

链接:https://share.ccmapp.cn/shareDetail?action=opendetail%3Brichtext%3B63fc9bf0c5b12400089159ca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