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淮海路商业空间举行的莫奈展已于6月15日闭幕,每张门票100元人民币、还需要排队等待2至3小时才能看上;同期在中华艺术宫举行的鲁本斯展,门票每张20元人民币,观者人流远不如莫奈的汹涌。
从艺术角度我们很难对两位大师级艺术家做简单类比,但无论从艺术史地位还是辈分上看,鲁本斯绝对不比莫奈低,况且,作为17世纪佛兰德斯画派代表人物的鲁本斯,出道比莫奈差不多早了200多年,绝对属于莫奈的前辈。而从展出场地规格上看,鲁本斯展出地是顶着上海美术馆身份地位的中华艺术宫,而莫奈画展却是在淮海中路商场内设的艺术空间。两者相比,一个是上海城市的艺术地标,一个充其量只能算作有一定艺术追求的艺术场所,也根本不在同一个级数上。事实结果却是冰火两重天,问题出在哪?有人解释:莫奈和印象派离我们当下更近,绘画形式更现代,大众知名度更高,才造成了这种市场效应,但仔细分析,这个托词根本站不住脚,此次莫奈展的主办方,几年前曾在中华艺术宫主办过毕加索艺术大展,命运如同当下的鲁本斯展一样受到市场冷遇,难道毕加索的大众知名度比莫奈低?我们需要通过市场尴尬,反思在当下创建美术馆虚火暴升中出现的问题。
美术馆设立在城市中心位置,是让市民和游客来去轻松、方便,没有任何出行的生理负担和心理负担。哪里才算得上城市中心位置应由市民说了才算,它是这个城市几代人多少年的脚下丈量和心理积淀而建构的一种生理和心理感受,很现实、很客观、也很科学。因此,自有美术馆历史以来,世界上绝大部分城市美术馆都会身处城市中心位置,作为城市精神和文化艺术的实体表征,需要彰显艺术的符号化力量,更要使这种彰显效应最大化。
说实话,中华艺术宫的体量太大了。显然,美术馆并不是越大越高越好。作为一个属于世界级城市的上海的美术馆,应严格按世界上一流美术馆标准。除空间结构的合理配置外,各分类展馆的面积大小和区隔形式;展馆空间上限高度的生理心理适应性测试;美术馆从大门进入后,开始的展览路径及其他各项配套服务的设计和合理便捷的导引;各展馆之间的合理规避及互相黏合的适度;展馆灯光的专业性和其他公共空间灯光的照明舒适关系等,每一个细节,不但关乎艺术品展示质量和观看效果,更关乎观看者的心理感受和艺术享受的程度。但中华艺术宫展览路径很不清晰,同一个展览的几个展馆之间观者产生路径迷失,进出口环形路线设计不够合理清晰,空间分割的展厅上部使用玻璃材料,产生反光和折射光,形成的视觉干扰,还有各类参观者包括老人、残疾人等一些特殊要求和特定的服务细节等等。如果处理不好,会让观者产生视觉晕眩,造成观看者的审美失真。展品和观看者的距离失当,恰恰是以架上绘画展览为主的美术馆的大忌。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观者与美术馆之间产生心理距离,而心理距离常会使人迷失。
行文至此,我们不得不面对第二个问题,今天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美术馆?美术馆与大众的关系如何建构?此次莫奈展的最大受益者和赢家显然是K11商业广场,搭上艺术的列车,通过艺术和传媒的力量,极大提升了商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K11艺术空间从美术馆专业素质看,无论是硬件设置还是软件服务,都是不太入流的。层高不够、空间布局不合理,参观的行走路径不合理,过于狭窄的通道,极不专业的灯光设备等,都是美术馆技术标准所要回避的问题。但正因为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占有绝对优势,它还创建了美术馆的当代新形态。K11是一个商场,它用事实告知我们,美术馆和市民应该是极其亲密和平等的关系,进出没有任何心理压力,艺术展览与其他消费如饮食、娱乐等形成一个消费互补,它们并不冲突,反而相互依赖。让看艺术展览成为消费活动的一部分,在此,艺术展览可以是主体,也可以是补充,一样会产生效益最大化。毕竟艺术展览除了他的艺术传播功能之外,也是一种消费。
可就是这样活生生的市场现实,依然很难被人重视。据说中国美术馆新馆的方案讨论中,就有一种声音认为,当代美术馆首先应该建筑形制亲民,从形式上建立平等意识,传统意义上高大、神圣的建筑形制,是艺术精英与大众分离时代的产物,传统美术馆如法国的罗浮宫、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西班牙普拉多美术馆,都是这种时代精神的具体体现。需要观者低头拾级而上的建筑本身,强化的是距离感,本身就是通过建筑彰显权力气场和对大众的拒绝。看来,消解美术馆与大众的距离,应从建构建筑与大众平等意识开始,如果美术馆建在城市中心的花园中,在内部功能设计和业态规划上,有完备的商业业态,可想而知,美术馆的所有功能都会极致释放。而事实却是,在美术馆真正走向大众的征途上,需要从硬件到软件的整体性重构,但更需要的却是意识上的更新。
尼采认为:知识里面最高的形态是艺术,艺术又是生活的最高状态。从这个意义上看,美术馆不但支撑着城市气质的形成,也将是城市想象力、创新精神的发源地。可是,其艺术张力和空间意义生产力的形成,依然需要大众的青睐。一切依然都关乎距离。城市的活力来自于城市的聚众与交流活动之中,在互联网时代、虚拟空间大行其道之时,美术馆提供了观看艺术品最需要的接近性和实体性交流的机会。艺术品,其可感性,需要在一个有效的距离中观看和身临其境的接触,那种神秘的、细节的、充满着历史文化信息密码和艺术技术肌理的真迹,才能产生真正的震撼力,才会凸显有别于虚拟世界完全不同的独特心理感受,就像人再怎么网恋,最终还得实体接触一样。显然,美术馆在构建人与艺术、历史的一种有效距离的特殊关系时,其实也是在建构城市的精神文化气质,让我们时时能感受到一种具有日常性的文化和精神的联系。正是由于美术馆建立的那种与历史、艺术和人文情感的接近性,在当今互联网的时代,更加显得弥足珍贵,需要我们的共同呵护。
美术馆与市民的物理距离,已影响到生理和心理距离。相近距离产生心理属性,而价值、趣味共同体更需要建立在合适的距离之中,不断接触才能形成心理归属感,距离美学也一定存在于相互良好的关系之中。如果我们能经常相遇在美术馆,就能感受那一份浸润着历史感和艺术感的现实的温暖。■
(作者系同济大学教授)
http://epaper.dfdaily.com/dfzb/html/2014-06/18/content_8991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