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朋友来信,大意是觉得中国这些年在打击盗版上做得还不错,曾经泛滥的盗版光盘几乎绝迹。而对于这个成绩,长久以来认为中国保护知识产权不力的西方似乎没有看见,而我们自己也鲜有反应。
不过,地面上几乎绝迹的盗版现象,是否真的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依笔者看来,盗版绝迹一方面与相关部门的打击治理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人们收看影视节目方式的变化有关。互联网在线播放的流行,让无论是正版还是盗版光盘的销售都大受打击。虽然播放的视频基本购买了版权,但与看廉价盗版光盘几无二致的免费模式,并不会培养人们的正版意识。于是,在一些偏远落后地区和街头巷尾,盗版光盘生意还是有迹可循。这些恰恰说明我们打击盗版和保护知识产权的工作虽已取得佳绩,但还难以禁得住拷问。
眼看又是年关,笔者不免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我们在保护知识产权上是否已形成一种正能量。这确实应当好好思考。正能量是一种能够有利于社会各方的正效应,是面向整个社会的和谐音,是科学、管理、法律和艺术的完美结合。笔者以为,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保护知识产权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果,但前方的路依然很长。这正是因为保护知识产权在中国远没有成为一种正能量,一种文化。
若要让保护知识产权成为一种文化,那就必合乎“礼、乐、政、刑”之矩,必从理念、体制、机制、财制和吏制各方面形成保障,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这恐怕还是具有相当难度。从一个单体行为演变成群体行为的文化,要让人们“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尚差之远矣。
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关键当口,重要的是围绕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指标——知识产权,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当社会越来越呼唤技术驱动的增长方式的时候,积极向上正能量当是一种什么样的能量?纵观诸国知识产权发展史,几乎都是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历史。只有那些踏实的奋斗者、流汗者,那些不畏艰险、努力攀登的人,努力以自己的知识产权信用推进社会文明和进步的人,才能带动这种正能量的形成。长期的知识产权管理史,就是一部知识产权信用体系成长的历史。“德国制造”就是一部从仿造成长为品牌的信用史。“中国制造”要转换轨道,成为中国设计、中国创造,知识产权信用文化征途漫漫。
对于我们保护知识产权的成绩,可以表扬与自我表扬相结合,更应该借此提升自己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虽九死而不悔。只有剔除浮躁,一心安贫乐道,方能晋级希望的阶梯。▲
(作者是同济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教授、博导)
http://opinion.huanqiu.com/opinion_china/2014-01/4769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