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讯 上“两课”还得起早、占位,可容纳3000人的大礼堂竟会座无虚席——这样的场面每周都出现在同济大学校园。学生中还流传着顺口溜:“不是因为要点名,而是‘两课’太好听”。
张兴瑞,这位机械学院2003级学生这些天正忙着完成“两课”作业,他跑遍上海各区县,着手进行民工学校教学情况调研。张兴瑞乐此不疲,因为这是他了解社会的好机会。事实上,这位大二学生已在“两课”教师李占才、程俐骢的指导下,先后赴湖南长宁和河南兰考,完成了两份《“三农”问题调研报告》。
这些变化都发生在同济大学打通“两课”教育与专业课的界限,将其纳入通识教育平台之后,如今,“两课”教育已成为学校成才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宣传部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学校唱响主旋律,紧密联系社会,着眼培养具有深厚人文精神、健全人格的现代大学生,不断深化“两课”教学方法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
改进“两课”教学方法,关键在教师。同济大学不断加快“两课”师资队伍建设步伐,逐步建立起一支以中青年为主的“两课”教师队伍,队伍中硕士、博士毕业生的比例逐年增加。毛惠彬博士担任研究生“两课”教学后,针对研究生的特点,通过丰富的史料比较、分析,生动地讲述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多角度、多侧面地让学生们真切地感受伟人风范。他的课堂经常出现激烈的争辩,气氛热烈,引得“左邻右舍”教室的学生纷纷前来“蹭课”。
从细微处入手,把学生当朋友,让“两课”教学走出教室,是该校文法学院的特色做法。该院教师邵龙宝长期担任“思想品德课”教学,针对这门从小学就开设的课程,如何上出新意?每个新学期,邵龙宝都有一项“必修课”——要求学生观察、收集发生在身边的现实问题,然后通过审视和评价诸如“大学生人格缺失”、“价值困惑”等问题,采取辩论、参观等多种形式对症下药。现在,他的课已成为上座率极高的名牌课程。
鼓励学生走出去,走进火热的社会生活,使得与“两课”相关的社会实践方兴未艾。“见农民忙着秋收,他们二话不说便下了田。累得浑身是汗,沾得满身是泥……”这是去年国庆河南省兰考县大李西村给同济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会”10位同学作的总结,质朴的话语透出对当代大学生的深情赞许。
据介绍,近年来,同济大学的“两课”社团已达10个,每一个学院都成立了“大学生邓小平理论研究会”,绝大多数班级建立了“邓小平理论研究小组”,形成了覆盖全校的理论学习网络体系。
摘自:中国教育报 2004-04-29 0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