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上观新闻】“穿PRADA的人工智能”能替代教师吗?大学会消亡吗?论坛上大咖们这样说

来源:上观新闻   时间:2024-07-05  浏览:

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在“人才”,根本在“教育”。


当前,人类社会正处于智能时代的井喷式爆发时期,即将迎来人机协同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人工智能是实现课堂革命、学习革命、质量革命、教育革命的战略选择。

人们不禁要问,在人工智能时代,大学会消亡吗?教师会被人工智能替代吗?未来需要怎样的学习者?在今天(7月4日)举行的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人工智能与教育论坛上,来自高校、企业的“大咖”们纷纷围绕“智能时代教育变革与人才培养”这一热门话题,各抒己见,展开热烈的讨论。

“穿PRADA的人工智能”

论坛上,新加坡工程院院士、南洋理工大学副教务长(研究生教育)兼研究生院院长文勇刚教授提出了一个新概念——“穿PRADA的人工智能”。

该如何理解?文勇刚教授解释,人工智能需要五个重要环节:首先是“P”,也就是计算平台;第二是我们这些科研人才在人工智能中非常重要,就是我们的“Researchers”;第三,算法(Algorithm)是科研的重要抓手;第四,数据(Data)是推动人工智能飞船的燃料;第五,人工智能的应用(Application),可以看到这五个重要的人工智能要素当中,人才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环节。

那么,ChatGPT和人类有何区别?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所长、西安交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南宁认为,Chat-GPT或者大语言模型可以快速准确进行复杂的数学计算和数据分析,但无法拥有人类的数学直觉,这种数学的直觉建立在深层次理解、多感官体验和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上。同时,人工智能不能代替的是人类的情感力和想象力。

但是,人工智能辅助教育依然存在风险,像数据隐私和安全教育资源的不平等;过度依赖AI,人际交往能力减弱,缺乏情感知识、内容质量和准确性;还有AI的偏见,同时也会导致部分教师失业。为了降低这些风险,我们需要在政策、技术和教育、实践多层面上进行努力。推进AI赋能教育,我们需要努力保持和培养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这意味着我们在设计智能教育系统、工作环境和社交活动时,我们要有意识融入更多人与人面对面的互动要素。

大学会消亡吗?教师会被替代吗?

纵观历史,任何新质生产力的出现都首先带来恐慌,包括本领的恐慌、智力的恐慌,然后带来泡沫,反复迭代以后形成理性,最终成为常态发展。

人们不禁要问,人工智能会让大学消亡吗?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认为,我们将教育史和科技史结合来看,世界高等教育的中心与世界科技中心同步转移的轨迹是非常清晰的,但有一点是延续不变的,人才培养是大学唯一不可替代的功能,换句话说,大学人才培养的中心定位并不会因为新技术的加入而发生根本性变化。

人工智能会让专业教育消失吗?“人工智能并不是无所不能的。”丁奎岭认为,它更擅长于解决有规则可依、工作量巨大且烦的问题,但是还不太擅长解决高度抽象需要灵光一现的难的问题。越是AI无处不在的时代,越需要HI来互补,又要关注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HI+AI能让专业教育从繁杂的通识知识中解脱出来,更关注其核心竞争力。

人工智能会替代大学老师吗?这个问题引起了在场不少大咖的讨论。同济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庆华教授认为,教师是有温度的,教育的过程离不开人和人之间的情感互动,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教师从事的工作是富有创造性、社交性、情感性的,这些是当前人工智能所不具备的。教师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创新思维,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和创造,不能只停留在知识的传授。

“未来的教育将由四个部分组成。”郑庆华教授补充道,也就是人对人的教育、人对机器的教育、机器对人类的反馈教育、机器对机器的基理学习。未来的教育,不仅仅要关注老师对学生的传统教育,更重要的是解决好人类怎样把机器训练好,让机器遵从人类的价值观,实现人工智能为人类教育实现科学正能量的赋能。

未来,需要怎样的学习者?

“到2025年,可能有超过8500个工作岗位会被数字经济所替代。”那么,未来我们需要怎样的学习者?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理事会主席、原英联邦学习共同体的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阿莎·辛格·坎瓦尔(Asha S. Kanwar)女士认为,未来依然是需要人工智能的,同时我们还需要更多的蓝领技能、共情相关技能,以及需要创造力和创新的技能。因此,需要让更多的学习者具备三种核心素养——人文、数据、技术和科技。

这些素养可以化解为五个关键能力,包括终身主动学习、运用人工智能的创造力和灵活作用的适应力,应对不确定性的环境的韧性,人工智能环境下的生存力,以及创新能力,能够把过去的观点和想法变成切实可行的行动来解决切实的问题。

教育部副部长吴岩、上海市副市长解冬出席论坛并致辞。

作者:李蕾

链接:https://www.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768843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