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文汇APP】郑庆华代表: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探索卓越工程师培养“上海模式”

来源:文汇APP   时间:2024-01-24  浏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统筹部署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卓越工程师”作为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上海两会期间,上海市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校长郑庆华带来建议:为提升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解决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迫切需要政府、高校、企业达成广泛共识。他呼吁,要协同推进卓越工程师的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培养,探索卓越工程师培养“上海模式”。

“目前,我国卓越工程师供给严重不足。”郑庆华直言,在上海,面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关键领域的14个重点领域有175类紧缺人才。例如在集成电路领域,高水平专业技术人员缺口比较大,仅临港新片区就有10万工程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急需提升更新。此外,上海高校工程师培养与产业/行业结构需求匹配度低,质量难以适应以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提出的新要求。

“我国亟需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并在培养过程中实现从培养学科型专业人才向培养行业领域型卓越人才转变;从校企合作向校企深度合作、产教融合转变;从高校管理为主向校企协同管理和评价转变。”郑庆华谈到,目前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平台普遍存在小、散、虚的突出问题,大科学装置和实训平台尚未与高校有效协同推动人才的高质量培养;模拟生产的集成产教融合工程师技术平台较少,难以支撑规模化高质量人才的实训;新型产业卓越工程师评价标准不统一,跨区域和产业领域内流动难;卓越工程师培养国际化接轨不畅通。

如何探索卓越工程师培养“上海模式”?郑庆华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设立政府-高校-企业产教融合专项基金。

基金分产业链设立,由政府牵头,企业主导,校企联合投入。企业为高校提供科研创新的问题需求、项目源头和支持要素,支撑共创“起跑1公里”,设立卓越工程师培养揭榜挂帅项目、讲席教授岗位和奖学金,提供“真问题”,拿出“真投入”。政府开辟产教融合知识产权绿色通道,构建知识产权保护和转化机制,畅通知识产权快速申请审批、转化、孵化通道,优化高校知识产权权益分配政策,优化共创氛围,搭建政产学研用金贯通的信息对接、金融支持共享系统,支撑共赢“最后1公里”。

二是构建目标导向、问题驱动、成效为王的全过程质量保障标准体系。

上海应遵循卓越工程师培养规律,建立社会认可的“招、培、评、用”卓越工程师标准,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学位论文按照“企业出题、高校答题”的方式,由企业提供研究课题,学位论文以此为载体。同时,校企合作共同设计和开发课程,建立学术研究与行业实训相结合的能力评估机制。改革学位论文评价方法,根据国家专业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引入国内外产业/行业评审专家,以解决企业关注的技术问题为牵引,以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为核心,建立新的卓越工程师多维度、多形态学位论文评价方式。构建基于培养过程大数据的质量监测系统,综合评价学生的科学素养、工程能力和国际视野,实行动态管理和质量保障。

三是搭建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校产城融合实训大平台。

比如,充分利用上海已有的14座大科学装置、若干产教融合平台、企业技术中心等,有组织建立若干优质、共建共享、类产业的工程师实训平台,强化工学交替的卓越工程人才培养体系。校企协同建设高阶性、交叉性、引领性和挑战性的产教融合课程体系。再如,联合长三角国创中心等平台,采用“揭榜挂帅”项目或企业在研项目,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在需要长期攻关的领域,提倡讲席制(大师制)联合培养,由企业和高校共定战略方向,企业在高校设立讲席教授岗位,聘任讲席教授。

四是建立国际卓越工程师联合认证机制。

上海可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STEM教育研究的合作,汇聚国际教育和科技资源,在先导和重点产业领域尝试开展与欧洲、“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卓越工程师联合认证,有序安排国际交流和学习,在关键领域提前做好人才培养的全球布局与储备,加强国际胜任力培养,做好与国际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衔接。

文:吴金娇

链接:https://m.whb.cn/commonDetail/916518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