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上观新闻】100个颠覆作品亮相世界设计大会,设计师会被机器取代吗?同济副校长这样说

来源:上观新闻   时间:2022-09-16  浏览:

首届世界设计之都大会(WDCC 2022)的主题展区前,放置着一排彩色椅子,不断有来观展的观众,好奇地坐在椅子上休息,或拍照留念。“这是WDCC的定制版图腾椅,出自一位90岁的芬兰设计师之手。”同济大学副校长娄永琪告诉记者,“它的结构非常简单,却有着西方现代主义设计的图案式表达效果。”

2022首届世界设计之都大会(WDCC 2022)于9月15日至18日在黄浦滨江畔的上海世博会中国船舶馆举行。作为首届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创意总监,娄永琪每天都在展区内忙碌,场馆中的每一件展品、每一幅画面、每一张椅子,他都能道出背后的故事。

以设计之名向世界提问

主题展区被布置成一个“竹林”。遍布各处的白色树状结构雕塑,是由设计师章俊杰创作的作品《竹林间》。交叉曲线的结构,分块组合成一体化的框架,营造出一片有弹性的竹林,既能在风中摇曳,又能让观众穿梭其中,细细观赏散落各处的设计作品。

展览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设计师的100多件作品。它们从多个不同角度来回答一个问题:人类在应对食物、健康、信任、环境、技术与繁荣等6个维度的全球挑战时,设计为我们做了什么,以及将要做什么?用设计来重塑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

“设计可以赋能各行业新的想象力和可能性。”娄永琪说,“对上海而言,举办世界设计之都大会,不仅仅是要回答问题和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率先向世界提出问题,并动员全球的资源来求解。”

整个展览就是在以设计来向世界提问。

“食物馆”展出了清华大学团队的韧性社区的事务系统研究与设计项目、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的食物循环设计,以及一个名为“咖法”的环保品牌如何用咖啡渣来做咖啡杯和咖啡馆桌椅的创新实验。这些作品试图提出一个问题:稳定的食物设计如何承载创新文化?

技术重塑着人与机器的关系。“技术馆”通过设计一把椅子的智能演化历程,提出一个深层次问题:“人类设计了智能化的平台,让机器可以在一秒钟内生成无数种形状的椅子。这时,人完成了‘从0到1’的创造,而机器只是帮我们完成‘从1到100万’的生产。但如果机器通过深度学习变得更聪明,攻破了‘从0到1’的创造以后,设计师会被机器所取代吗?到时人类又该如何自处?”

“这些提问会深度影响设计行业,但同时,解答它的关键也要靠设计本身。”娄永琪说,“设计作为人类一切有意识的创造活动的先导,是人区别于机器的‘最后一道防线’。”

那些“柔软”的设计最动人

“技术”展区内,一只长得像科幻电影《星球大战》中机器人手臂的机械手吸引了许多观众驻足。“Hero Arm”,是世界上第一个3D打印的仿生手,也是第一个可供8岁儿童使用的手。

“普通的假肢可以帮助断臂的小孩解决基本的生活问题,但如果每个孩子都可以在实验室里做出属于自己的不一样的手臂,他们的观念就会从‘我少了一只手’转变为‘我拥有一只与众不同的手’,从而变得更加自信。”

设计也可以很柔软,为冷冰冰的技术注入人性。“当前人类面临很多信任危机,大到战争,小到社会问题、个体冲突,而设计可以重建信任。”主题展的“信任”板块分享了许多“柔软”的设计作品,传递出设计背后的温度。

艺术家刘毅的作品名为“从来没有,无聊的,时候”。刘毅每天在手机屏幕上用手指绘画,将其生活中的感受和体验通过指尖接触电子屏幕的过程来延展。看似儿童般信手涂鸦的创作,却透露出个体强烈的生命体验。“这些手机绘画有不少是艺术家在疫情封控期间创作的,当大家都感到抑郁的时候,他传达了一种阳光和积极的态度。”

《脸之书2012-2022》是娄永琪特别喜欢的一个作品。“2012年,芬兰赫尔辛基设计之都大会召开之际,我们做了‘Book of faces2012’,描绘了42位来自中国和芬兰的设计艺术家的故事,今年我们对这些‘面孔’10年后的近况进行了追踪,用10年来纪念那个时代,讲述人与设计之间的关系变迁。”

设计大会结束后留下什么

展览的最后一个板块是“繁荣”。按照原本的计划,“繁荣馆”是设在场馆外面的,当天由于台风原因而改到了室内。“从室内走到开阔的地方,这是一个隐喻,寓意走向未来的光明。”

“说到繁荣,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经济繁荣。设计可以增加一个产品的附加值,设计行业能提振一个地域的经济,但如果只看到这一点,就把设计看低了。”娄永琪说。

“繁荣”板块展出了米兰的“垂直森林”,上海的NICE2035未来生活原型街、南京东路贵州西里微更新、湖南路街道综合服务站改造等实验。“设计能让不同的人群凝聚在一起,重塑生态繁荣、城市繁荣、社会繁荣。”

大大小小近100件设计作品,其背后来自全世界100名设计思想者、行动者、践行者,他们正是因设计而聚集。同济大学基于设计之都大会,打造了“上海国际设计百人智库”,邀请全球范围内对设计有影响、有贡献的重量级设计人物组成一个社群,每年定期举办尖峰论坛等活动,为上海“设计之都”建设提供高端咨询力量。

设计大会结束后,还有什么可以留下来?记者留意到,这次主题展的展陈与传统商业展览不同,所有展台都采用了可以回收再利用的2000个红酒箱,展览的6棵树状构筑也采用模组拼装形式。“在展后,这些展陈都可以拆卸下来反复使用,不会留下任何垃圾。这是设计大会区别于以往任何展会的地方。”娄永琪说。

“WDCC作为一次展览会,所有的展品和活动都将伴随大会结束而消散,但唯有深层次的思考和提问会留下来,不断被追问,并引发新的社群进行长久的碰撞和讨论,这是设计之都大会的价值所在。”

作者:黄尖尖

链接:https://www.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528283&sid=67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