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云龙学子描绘家乡的画作,从最初仅有单调的素描线条,到第一次涂上了色彩,再到画面渐渐不断丰富,离学子心目中家乡的样子越来越近。为这幅图画增色添彩、将美好蓝图化为现实的,正是同济人……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日前,这副动人的场景出现在同济一堂以“脱贫攻坚,同济人的使命与担当”为主题的思政大课上,在学校直播平台上,师生、校友和社会人士纷纷点赞、致敬脱贫攻坚战中的同济人。
定位云龙
自2013年起,根据教育部统一部署,同济大学定点帮扶国家扶贫攻坚重点县——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8年多来,为了老百姓的美好生活,为了不让任何一个乡亲掉队,一批又一批、一棒又一棒的同济人与云龙“携手相助、同舟共济”,把青春奉献在了那里,也把“乡村振兴”的种子深埋在了那里。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2020年5月,云龙县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出列。如今,一个美丽的新云龙,正犹如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逐渐在云龙各族儿女的面前徐徐展开。
云龙县位于大理州最西部,是典型的集山区、民族、贫困、偏远“四位一体”的国家级贫困县,曾是云南省88个贫困县之一,是大理州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脱贫攻坚短板最多的县。如何为云龙描绘一幅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
城乡建设,规划先行。立足于学校“城乡规划”一流学科的优质资源,紧密对接云龙重大现实需求,同济大学一开始便确立了以城乡规划编制、新农村建设为龙头的扶贫工作总体思路。
“说起城镇化,人们往往认为应当相对集中,通过规模化推动经济发展。但云龙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空间资源非常紧张,不适宜走传统城镇化道路。”作为规划团队的负责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张尚武教授认为,云龙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地域景观,这些都决定云龙必须要寻找一条符合其自身地域实际的发展道路。
编制规划
2013年暑期,滇西小城云龙迎来了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10多位规划专家,以及15位本科生和研究生。在两周时间里,同济师生马不停蹄,深入到云龙的城镇乡村实地调研。
团队通过实地走访调研,深刻理解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内涵,团队与当地的干部群众形成共识:云龙要保护好特色,走一条以城乡现代化推动的城镇化道路。
团队首先编制完成“云龙县县城总体规划”,提出“一轴、两翼、七组团”的发展模式:“一轴”即是顺应其带状山川河谷地形,沿沘江、狮尾河形成“县城空间发展轴”;“两翼”指东、西两翼,分别是牛舌坪、天池两处旅游服务区;“七组团”分别是杏林组团、果北组团、果郎组团、太极组团、老城组团、狮尾河组团、和平组团,塑造各具功能、具有旅游休闲特色的中心城区多组团空间。
“这种以城乡整体现代化为目标的城镇化路径,避免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入,将有限的资金用于核心带动地区与民生项目。这种模式,为西南贫困山区城镇和乡村振兴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实践案例。”张尚武说。
专项研究
要让云龙尽快脱贫致富,发展旅游产业是第一选择。在明晰总体思路的基础上,团队为云龙寻找脱贫攻坚支点,又进一步开展专项研究,编制“云龙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探索云龙“全域旅游”新模式,充分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的重要价值,将其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
规划团队建言当地,重塑“盐井文化”,开启寻味盐文化之旅:将“太极福地·千古盐邦”核心景区作为短期项目,快速打出“云龙旅游”品牌,中期重点打造澜沧山水生态休闲度假区、“千年盐马古道”国家历史步道等提升项目,远期再引入吹吹腔艺术表演、漕涧抗战教育基地等支撑项目,以此探索云龙全域旅游新模式。团队还为当地设计了春夏秋冬四季的一系列旅游产品及特色活动……在同济人的规划中,云龙的发展蓝图已逐渐清晰。
2014年,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获“全国扶贫优秀集体”称号。2018年10月,同济大学“规划引领,绘就美丽乡村新蓝图”项目,入选教育部第三届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大典型项目。
新的起点
帮扶云龙8年间,同济大学规划团队还联合交通、环境等学科,组成一支庞大的专业技术团队。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等历任学校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全面调动各方资源,参与到重大项目规划建设中。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同济大学谋划并推动建设的一项重大工程,就是大理—漾濞—兰坪段高速公路开工,将云龙县段包含在内,由此圆了云龙多年的“高速梦”。建成后将根本改变云龙的交通区位,成为云龙新一轮发展的引擎。
“云龙帮扶也成为同济大学城乡规划学科建设的一个新起点。”张尚武介绍,同济大学率先开设了“乡村规划设计”实践课程,并把同济乡村规划教学经验推向全国。
2020年10月,同济大学牵头、联合11所高校成立了“城乡规划扶贫联盟”,是在教育部指导下首批8个高校 “扶贫联盟”之一,旨在精准对接贫困地区城乡规划需求,发挥各成员高校学科优势和区域辐射带动作用,分工合作、资源共享,协同开展规划扶贫工作。
记者 颜惠芳 通讯员 黄艾娇
链接:http://m.shedunews.com/msite_1/con/2021-03/24/c5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