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青春上海】让党史教育在课堂上“润物细无声”,更多思政“金课”来了

来源:青春上海   时间:2021-03-19  浏览: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刘晶晶 见习记者 陈泳均

在新学期《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第一课上,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严胜雄把党史教育带入农科课堂。在课堂上,她带领学生重温百年党史,感悟党带领人民解决“三农”问题、实现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引发学生强烈反响。

这样的课堂既是上海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的生动体现,也是上海将党史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的一个真实缩影。

让党史教育 “润物细无声”

在同济大学,一批批专业教师自觉将育人元素融入专业教学,既向学子传授学科专业知识,又在他们心中厚植了爱国之情和强国之志。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党史教育正在课堂里润物细无声。

新学期开学第一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张松教授和王骏副教授主讲的专业课程《城市历史遗产保护》开讲。课堂上,教师讲述了包括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在内的上海红色建筑,特别介绍了沪上几处重点革命文物和红色遗产保护修缮项目。

而在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吴建广教授的课堂里,则直接拿出了《共产党宣言》文本,用跨越百年的经典教给00后一个正确的历史观。“我们坚持两条腿走路,并不断更新迭代:先是在德语专业开设课程思政课‘跟马克思学德语:《共产党宣言》’,引导学生研读、翻译德文经典原著,培养有信仰、有热情、有能力的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翻译人才;继而在全校推出通识教育课程思政‘文学与哲学:《共产党宣言》’”,吴建广教授这样告诉记者。

吴建广教授主授的德语专业课“跟马克思学德语:《共产党宣言》”,引导学生在阅读理解《宣言》的语言风格、文学元素、修辞手法的过程中,润物无声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念和哲学思想;德语系已有十多位同学的毕业论文就是研究德文原著的《共产党宣言》。在通识课程思政中,则结合学生各自的专业,进入《共产党宣言》的历史语境,激发他们学习马恩经典著作的热情和兴趣,切实领悟共产主义的初心使命。

在吴建广看来,《共产党宣言》是诗学激情与哲学理性完美结合的经典范文。这不仅应该成为德语专业师生的必读书目,也应该成为中国高等院校师生的一门“必修课”。

吴建广指出,中国共产党出生、成长和壮大,始终都有《共产党宣言》的陪伴,它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指路明灯;为人民服务,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这个历史过程,一定要在阅读《共产党宣言》的过程中呈现给青年学生,并结合现实问题、党史问题以及社会问题向同学们进行讲解,继而让他们有一个正确的历史观。”

链接:http://www.why.com.cn/wx/article/2021/03/19/16161398511053323019.html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