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一生致力于锁江扼浪、让天堑变通途的我国著名桥梁专家、同济大学名誉校长、享年91岁的李国豪院士的遗体在上海龙华殡仪馆向世人作最后的告别。
李国豪院士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祖国的建设和科教事业,是我国科技界和教育界的楷模。本报曾在2月25日刊发了缅怀李国豪院士的追思录,今天,我们再发表一组追忆文章,以表达我们对李国豪院士的无尽哀思。
科学家的楷模
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长、上海市科协主席、中科院院士 沈文庆
李国豪先生是一位杰出的、爱国的战略科学家,不仅以自己精深的桥梁专业技术,为国为民族争气争光,他还站在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组织上海科技界的方方面面力量,为推进上海乃至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出谋划策,为科教兴市、科教兴国作贡献。
如在宝钢、上海“四个中心”建设、黄浦江上桥谁来造等重大科技项目决策中,李国豪先生都积极组织调研,向上海和中央力陈优选方案的理由,这些工作都可圈可点,成为政府科学决策的主要依据。
近年来,虽然年事已高,但李国豪先生的思路始终清晰而不迟钝、不滞后。作为老科协主席,他一直关心上海科协的工作,曾多次与我探讨新形势下上海科协与时俱进的工作新思路;作为老校长,他始终关心同济大学向“综合性研究型”的转型以及学校建设目标凝炼;作为老科学家,他关注并旗帜鲜明地支持科技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并积极参加科技界的许多重要活动。
李国豪先生对我有很多的帮助和启发,他是我们科学家的楷模、榜样。
科技人员的长者
上海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 于晨
回想今年春节我还去华东医院看望李国豪先生,音容笑貌彷佛如昨,而今先生却已驾鹤西去,令人更感伤怀。
20世纪80年代初期,他在百废待兴之际出任第二届上海市科协主席,以崇高的声誉、谦和的人品,安抚了遭受心灵创伤的科技人员,激励他们振奋精神为实现“四个现代化”作出贡献。离开上海市科协后,他担任了第六届上海市政协主席,继续为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提升上海服务全国的能力不停工作。
他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身负社会责任的战略科学家。他的孜孜以求不囿于纯粹的学术科研领域,更将科技同社会发展、城市进步结合起来,亲自写信给江泽民同志,积极建言献策,对宝钢、汽车城、深水港等上海重大工程的上马功不可没。
在我的印象中,李国豪先生是一位仁慈的长者。他不止一次对我说:我们那个时候科技人员和科协的关系十分融洽,你们要多关心中青年科技人员,帮助他们也有助于加强科协作为桥梁纽带的作用。他这些语重心长的话对我们更好地开展科协工作十分有启迪。国豪先生虽然离开我们了,但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在科协“三服务一加强”的新定位下把科协工作引向深入。
大师教我们怎样做人
惊悉李国豪先生溘然长逝,心中蓦然涌出一种痛失长者的悲伤。有些人结识数年,相隔数日,便印象全无;有些人结识数日,相隔数年,也音貌依存。在我的新朋旧友中,先生属后者。
我与先生的一面之缘,还得追溯到1998年。那年正值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成立40周年,科协与新民晚报副刊《十日谈》举办“科协40年”专题笔谈。作为第二届科协主席,先生在科协40年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要书写科协的历史,绝然不能翻过先生这一页。受科协委派,由我去采访先生。
先生在任科协主席期间,成立了高级专家顾问委员会,使科协工作有一个划时代的延伸,为上海市重大工程立下了汗马功劳,其中尤以宝钢工程为最,媒体也常以此为例,细数高顾委之业绩。事实是,不仅宝钢工程,在长江口清淤的决策中,高顾委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落笔就在此处。
稿件完成后,我传真给了先生。第三天,先生给我发了一个传真,大意是:文章已读,长江口清淤的项目由华东师范大学陈吉余教授主持,挂在本人头上不妥,还是采访陈教授为妥。见传真,我便与先生通了电话,说是作为高顾委主任,长江口清淤的项目是高顾委为市府出的一个金点子,是高顾委的伟绩。先生说,帐要一笔笔算清,他人的东西挂在自己的头上,你说妥不妥?见先生这般执拗,我只遗憾地撤下了这篇稿子。
“科协40年”专题笔谈,没有先生这一章,永远是一次不完整的笔谈,此憾一直横亘在我的心中,可能此生也难以排遣了。但先生不为名求的大家风范,却教诲我们应该怎样做人。
记者 周桂龙 上海科技报 2005,-3-15 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