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于本月底正式举办的首届“全球可持续建设大赛”(Holcim Awards),今晚会在其亚太赛区惟一的合作大学——同济大学举办学术新闻发布会,主办方Holcim基金会的代表和亚太区评审的组委会成员届时将出席会议并作报告和答疑。
“全球可持续建设大赛”将按阶段进行,设5个区域奖和一个全球大奖,奖金总额200万美元。每个地区评选出6件获奖作品,其中一等奖奖金高达10万美元,这对建筑设计师的可持续设计理念和施工方法无疑是很大的鼓励。凡是评委会认可的对可持续建设有任何贡献的设计作品都可参赛,可以是建筑设计、景观和城市规划、土木和机械工程及其他相关领域的作品。所有参赛作品的设计水平需达到可以施工的高级设计阶段,并遵循5项评选指标来证明其可持续性。
地区Holcim奖在非洲中东、亚太、欧洲、拉丁美洲以及北美5个地区分别举行,由Holcim基金会、技术中心(TCC)、Holcim集团在46个国家的子公司资助,由在各地选定的合作大学联合举办。
上海市建设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徐强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概括为:减少消耗、减少对大环境的负面影响和增进小环境的舒适与健康。此外,还包括改善社区结构、提高社区文化品质、降低犯罪率等人文内涵。
在北京正筹备2008年奥运会、上海规划世博会的当前,“可持续建设”理念的推广尤其具有实践意义。如果说以前的建筑师只需要考虑建筑的居住功能,现在的建筑师需要协调的方面则大大扩展,如:建筑和能源的相互关系(现在建筑耗能占全社会耗能的三分之一以上)、资源的综合利用(如:太阳能、地热利用、雨水回收、生活用水循环利用)、建筑和社区文化的关系等。因而可持续建筑讲究团队设计,在进行概念设计之初,能源、环境、系统设备、智能控制、交通、景观、文化等所有因素就要综合起来考虑。
徐强介绍说,现在国际上通常采用“全生命周期”的方法来评价可持续建筑的投资效益,不光片面考虑初始投资(一般占建筑全部生命周期投资的1/3),而是将另2/3的运行、维修费用的信息也列入成本计算范围。在国外,投资商与用户经常是合二为一的,但国内投资者、开发商往往关心前部分,实际上浪费更大的却是后部分。可持续建筑增加的建筑成本在整体造价中所占比例不大,国外用户一般4到5年就可收回成本。
可持续建设理念在上海即将举办的世博会规划中已被贯彻。比如选址就考虑到使之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上海现有的资源,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占有,计划将江南造船厂、南市发电厂、自来水厂的旧厂房改造成工业博览会址,这既能反映上海工业城市的成长足迹,又能合理利用资源,一举两得。世博会区域内半年中要接待7000万人流量,因而世博区内有30%是永久性建筑,而70%是临时性建筑。上海世博局还打算建一个现代城市生活展示区,主要通过改建老式公房,完善其功能、提高其舒适性、降低其能耗,从而赋予老房屋以新生命。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时龄教授认为,这些可持续建设项目的实施对将来整个上海的城市建设都是一种积极的引导。
背景
“可持续建筑”的全球历程
为推动可持续建筑在世界各国的发展,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的全球性组织“国际建筑和建设研究与创新委员会”(CIB)联合“国际可持续建筑环境促进会”(iiSBE),自1998年起,每两年召开一次由全球一千多名专家参加的世界会议(SB,即SUSTAINABLEBUILDING)。今年9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区SB’04是国际SB’04系列会议之一,与今年在非洲、拉丁美洲、加勒比海、东南亚及中东欧等地区召开的其他区域性会议一起,成为明年在东京召开的SB’05世界会议的组成部分,以使更多发展中国家能够参与这一领域。
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纷纷加快了建设的步伐。以中国为例,2003年中国城市化水平为37%,预计到202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将超过50%,城市年竣工建筑面积将连年超过十亿平方米,大于全世界其他地区建筑量的总和。
面对经济高速发展这一形势,怎样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节约土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同时建成适宜人类居住生活的环境,成为全球城市建设者面临的挑战。这也是国际上许多“绿色建筑组织”的重要工作。新世纪以来,从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以“人·自然·技术”为主题,向人们展示人类怎样借助技术的力量与自然和谐共处,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绿色奥运村也有力推进了“绿色建筑”设计思想和设计理念的发展。
我国正逐步重视对可持续建筑的开发,清华大学设计中心楼、上海漕河泾生态建筑办公楼以及今年9月落成的上海交通大学生态建筑示范楼都堪称“绿色建筑”,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下展现了我国未来建筑的走向。同样是在9月,上海还成立了“绿色建筑促进会”,联合政府部门、设计师、开发商、材料供应商、设备供应商、银行、保险公司等等力量,共同推动可持续建筑的发展,现已有会员七八十人,是国内目前惟一被政府承认的此类组织。
日期:2004-12-13 作者:陈怡 来源: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