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是艺术家,但早已把艺术纳入生活趣味之列;双年展满足着他们的感官享受,而这些介于内行与外行边缘的观者也对双年展有着独特的评判。
孙周兴 (同济大学哲学系与社会学系主任、德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教授)———艺术应与手相联
我个人对于当代艺术不无困惑,艺术大概正处于失度、失去界定的处境中。艺术是不是必须趋时的?艺术家有没有反思的责任?当代艺术与这个由现代技术规定的时代现实之间是什么关系,应该有什么样的关系?是同谋,还是反思和批判?如此等等,都是我没想清楚的问题。
无论如何,现实情况是我们离古典艺术概念越来越远了。在传统艺术观念中,艺术总是与手相关联的。在我看来,至少有一部分当代新艺术的作品与手无关,而只与“脑”有关,只与观念的机智有关。这究竟意味着什么?
张松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视觉效果炫目
这次上海双年展上一些让观众参与的互动性作品还有点意思,但总的来说,这届双年展恐怕不算精彩。
这次双年展加入很多数字化的新技术作品,欣赏方式发生了转变,比如观众看一个架上绘画,可能一眼就有了印象,但对于一个录像作品,观众可能得花上10分钟才整理出基本头绪。一般观众可能就用半天看完双年展,按照这样算时间仓促,恐怕很难在展厅就能形成整体清晰的印象,这恐怕也是一种局限。
和传统艺术不同,双年展上的视觉效果很眩目,但看完之后观众恐怕就只记得某种强烈的视像刺激,倒不一定能体会作者作品中的主题。
本届“影像生存”这个主题是一个探索,但似乎有些虚幻,不如往届双年展的主题明确。众多的影像其实只是一些材料,没有中心取向,没有形成一种整体上的震撼力。
卢志刚(青年建筑师)———主题模糊
作为近年在国内设计界崭露头角的青年建筑师,卢志刚对本届上海双年展“影像生存”主题的模糊设定表达了遗憾,“当数码摄影、摄像设备普及之后,每个人都有了影像创作的可能,而双年展中一些艺术家的影像作品往往只是在形式感、或技术手法上有高于常人的表现力,而作品传达的意义却并没有对现实生活做出建设性的思考。”
在喜欢摄影的卢志刚看来,“影像”是很宽泛的概念,影像的丰富性很容易让创作者陷入个人化玩弄手法的蛊惑之中,而与之并列的“生存”主题则在追求影像的形式过程里被忽略。
陈大阳(《时代地产周刊》主编)———圈子艺术
已经从事媒体十几年、近来致力于探求房地产开发与当代艺术结合出路的陈大阳,毫不客气地指出,作为本应与现实有最紧密关系的当代艺术,在美术馆之外便与普通任何人没了关系。“当代艺术本该以一种批判的状态介入社会,获得反思现实的话语权,通过艺术作品的传达以唤起来自观者的更广泛的互动;但实际状况是,社会现实只是艺术家笔下的创作元素,中国的当代艺术在独立于绝大多数人的半空存在着。”陈大阳说。 (专题:2004上海双年展——上海双年展“内”“外”说)
责任编辑 徐佳和 专题撰稿∶早报记者 李丹妮 李静 韦莹 戴焱辉 徐明怡 2004-11-25 7:3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