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40年间,一批又一批意气风发的青年学子走进同济校园,他们将青春最美的样子,留在了这里。
作为人生最重要的旅程,大学时光美丽又短暂。当栀子花在盛夏洋溢芬芳,又到了毕业生们该和同济告别的时刻了。这个夏天,2017届同济毕业生即将踏上新的征程。他们将带着母校的祝福,施展才华,报效祖国。离别时刻,学校新闻中心开设了“2017毕业季之我的同济故事”专栏,邀请来自不同学院、不同就业去向的毕业生谈谈他们当年报考同济的原因,说说他们的同济故事,为那些坚韧、执着、充满力量的莘莘学子加油助力!如果你是2017届同济毕业生,渴望将你的同济故事与大家分享,欢迎与我们联系。来信请寄newscenter@tongji.edu.cn。
姓名:姚冠杰
院系: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学历:本科生
毕业去向:保送同济大学建筑学硕士
曾经的我,“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埋头学习十二载,一直以“好学生”的标准为导向。然而心中始终有着驰骋大地、翱翔蓝天的梦想。这样的图景,直到我踏入同济的那一天,才徐徐打开,过往的空白得以填满。
成都西村大院
建筑系,是工科中的文科,我们也常常以艺术生自居,但对于毫无美术基础的我,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记得第一节艺术造型课,老师让大家静物写生。那是我第一次拿起2b铅笔画素描,举在空中半天,却一直下不了手。耳旁传来“唰唰唰”的响声,同学手腕控制着笔尖在速写纸上轻快的摩擦,挥洒自如。我每一秒都觉得那么难熬,只能硬着头皮画出一幅“画”。再之后,从素描到水彩,从静物刻画到下乡写生,一步步走来,每一幅画都像是一场战役。一次次练习,找同学请教,找老师指导,反复总结尝试,尽管还没出手成画,但却让我明白克服畏惧和坚持的意义。
大一暑假安徽屏山写生
设计类学科,能够给你带来深刻的改变。以往的我,眼里世界非黑即白,天真的以为好看的就是好的。而建筑学,需要你学会透过二维的图纸去体会设计的优劣,就像要你透过表象去品鉴生活里的美丑,学会评价、得到自己的结论。更重要的是,教会你从日常、实践中汲取灵感。
刚入学,专业课题目是上海石库门里弄调研。我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反复实地勘查,每次到弄堂里都会被当地的爷爷奶奶们团团围住,在向他们解释来意的过程中,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了任务书的意义,在交流中也总会发现日常忽略的细节。我们常常会被阿姨牵着手走进他们的房子,向我们介绍空间的利用和存在的问题。第一次发现设计和生活关系竟如此紧密,深深意识到作为未来建筑师身上肩负的责任。因而在作业结束之后,我仍未停下脚步——和同学一起申请了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老龄化趋势下旧社区改造重思考与城市记忆保留”,利用课余时间走访上海的各个工人新村和里弄,比如控江、长白、凤城、田林等等,去记录上海繁荣景象背后的历史,感受平凡上海人家的生活和人情,反思背后的社会问题,这是那曾经只顾埋头学习的我所不曾了解的世界。因此,多走多看多悟,也就成为我们学习的一部分。
很幸运,我申请到各项旅行奖学金。从成都、重庆,到香港、澳门,再到旧金山、波士顿、纽约,一路用脚步丈量艺术,用眼睛阅读价值。旅行能够让你走出一直生活的环境,看看新的风景,也以新的视角审视原来的生活。
骏地旅行奖学金-纽约
两岸三地交流项目-香港
除了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塑造,同济也让我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迈入大学的那一刻起,我对自己许下许多心愿,第一点就是挑战自己,大胆地承担起责任,从当班长开始。
建造节合影
有人说大学的班长不过是专门处理零碎小事的管家,为大家打打杂,没有什么实际的作用和地位。我不甘心就这样过四年,希望能把2013级建筑系四班营造成一个温暖的集体。幸运的是得到了班委们的全力支持——我们是年级里第一个有自己班服、班徽的班级,我们会自发改编歌曲感恩照顾我们一年的小班主任,我们有独特的班级活动——“飞信小贴士”(每周由一名同学负责,给全班其他同学发送日常的天气状况,学习任务提醒),每位同学的用心和满满的才气,让小贴士丰富了每一天的生活,不仅成为班级讯息传达的重要途径,更携带着每位同学对集体的一份责任和关怀。
飞信小贴士
“爱生活,爱设计,we are建四 family”,这句口号我们一直坚持,班级逐渐形成的良性竞争和团结协作氛围惠及着每一位成员。好学和勤奋,体现在每一晚灯火通明的专教,可以很骄傲地说,在所有专教中,2013级建筑系四班永远是人数最多,熄灯最晚的教室之一。同学们聚集在教室中一起做设计、彼此交流、相互学习,让专教成为了灵感迸发的摇篮。每一节讨论热烈的专业课,每一个共同奋斗的日日夜夜,都是我们热爱学习、并肩前行的缩影,最终班级有百分之四十的同学获得保研资格,成了名副其实的“学霸班”。在这些日常的积累下,我们成功获得了“优良学风班”称号、“优秀集体”“五星团支部”等荣誉,还评上了上海市“五四青年集体”。这一切,都离不开班委们和每一位班级成员的努力。
更让我感动的,是学校首次评选“同济好班长”时,同学们帮我出谋划策,不厌其烦地帮我修改文案,只为了能够更好地为我宣传拉票。还记得投票宣传推送出来的那一晚,我在赤峰路上的一家五金店和老板商量我们班光装置比赛需要的钢结构框架制作问题。一会没看手机,再次打开时,无数的未读消息,朋友圈也是史无前例的为我刷屏,半小时不到,居然传到了初高中的微信群里,这是我始料未及的,很惶恐,觉得自己似乎并没有这么大能量值得宣传,但却又是满满地自豪,真心的付出也总是会有美好的回报。那晚骑车回同济,感觉赤峰路的夜晚是那样温馨,我明白,那是因为我的心已经被爱填满。很幸运遇到这样一群同学,生活在这样一个集体。
班级合影
四年同济生活,给我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体验过近一周没回寝室睡觉,只在专教、工作室两点一线奔波修改方案的苦闷,也一次次感受经历磨难后面对成果的欣喜若狂。接下去三年也仍有幸能够继续在同济学习,感谢同学的陪伴,感谢建院老师的谆谆教导,感谢同济给予我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勇气和那份济人济事济天下的情怀。我,因为你们,因为同济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