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载同舟泣,永矢济时歌。7月20日上午,“抗日战争中的同济大学”档案图片展在四平路校区一·二九大楼博物馆一楼揭幕。校党委书记杨贤金、副书记马锦明、徐建平和抗战期间在同济求学的傅信祁教授、董鉴泓教授以及校内各部门各单位师生代表出席。揭幕仪式由副校长吴志强主持。杨贤金发表重要讲话,并与马锦明、徐建平、傅信祁、董鉴泓一起为展览揭幕。傅信祁向学校捐赠了《赣州》、《八步》等同济西迁的系列国画,以这种特殊的形式表达对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纪念。
杨贤金在讲话中指出:
同济大学的抗战史,是一部同舟共济的历史。面对日军的野蛮侵略,同济与祖国同呼吸,与民族共存亡,表现了一所大学在国家遭受外来侵略时应有的力量与气节,表现了同济人在国家危亡之际应有的责任和担当。为保存国家文脉,一路西迁,坚持办学。师生开夜校、演话剧、办刊物,通过各种方式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唤起民族的觉醒。在战争形势最紧张的时候,同济人投笔从戎,踊跃报名参军,365名师生奔赴抗日前线。在办学条件艰难之时,外籍教授不离不弃,一路相随。迁校沿线的民众克服困难,给同济办学鼎力支持。同济师生守望相助,相呴相济,共同渡过十分艰难的时刻,直到抗战胜利。
同济大学的抗战史,是一部科教报国的历史。同济师生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支持抗战斗争。全面抗战开始后,迅速组织起4家救护医院,在上海和内迁沿途救治了众多受伤的军人和民众。同济教授用自己的智慧,解决了流行川南的“麻脚瘟”病。同济师生用自己所学,为李庄通电照明,传播科学知识,开启民智。即使在战云密布、物资缺乏的年代,同济仍有多项重要科研成果问世,名扬海内外,获得政府嘉奖。同济培养的各专业人才,活跃在军民救治、武器生产、科学探索的第一线。抗日战争期间在学校任教的教师和学习的学生中,有很多成为新中国科技事业的领军人物,其中更有22位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
同济大学的抗战史,是一部自强不息的历史。无论条件如何艰难,同济一直弦歌不辍。历经日军两次惨烈轰炸,学校都没有停止办学,反而愈挫愈勇,不断取得新的发展。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同济新建了生理馆、解剖馆,新办了测量系和理学院,学校发展成为一所拥有三大学院的综合性大学。1937年“八·一三”事变,校园被完全炸毁,同济虽经磨难,不仅顽强生存了下来,而且还新建了法学院,抗战胜利后学生人数比战前增加了一倍。物价飞涨、物资匮乏、生活困难之时,同济教授仍呕心沥血、传道授业、严格要求。而同济学子,仍坚持学习,不忘初心。
同济大学的抗战史,铸就和丰富了“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的同济精神,这是全体同济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无论是向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世界一流大学迈进,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都需要继续坚守并进一步发扬这种精神。
杨贤金强调,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所受的屈辱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为了国家繁荣和民族复兴,我们要奋发图强,勤奋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希望今天的展览,能够使大家铭记抗战历史,并进一步弘扬同济精神,激发奋发图强、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
展览分“吴淞:学府殇”、“辗转:流离苦”、“李庄:故乡情”、“返沪:胜利归”四部分,用100张展板、近700幅档案图片全面展示了同济大学自吴淞校园被日军炸毁到抗战胜利后返沪的办学过程。这些档案图片大多来源于同济大学档案馆馆藏档案,还有一些是向国内外档案、文化机构和个人征集而来的,部分是首次发现和公开展出。
1932年1月28日,同济的吴淞校园受到日军首次轰炸,部分建筑受损,学校被迫在市区过渡半年,直到8月25日才迁回。1937年“八·一三”事变期间,同济更是蒙受重大损失,整个校园被全部炸毁。同济与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为延续学脉、保存知识精英,同济人告别了苦心经营二十年的家园,辗转沪、浙、赣、湘、粤、桂、滇、黔、川9省以及越南,最终抵达四川李庄古镇,走过了一万一千多公里的教育长征路,但坚持“医工救国”的初衷不改,肩负“教育兴邦”的重任不忘,充分发挥同济的教育特色,工以强兵,医以援战,科教报国,彰显了面对外来侵略时大学的气节与力量,展现了民族危亡之际同济人的责任与担当,立下了“八载同舟泣,永矢济时歌”的战时丰碑。
同济教授组织的第5医院院长李宣果与医护人员合影
1938年,师生参加抗战救亡(金华)
同济师生参加红十字会第31医疗队人员合影(衢州)
1938年3月2日,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迁赣开课典礼(赣州)
1938年,临时手术室内上课时留影(吉安)
1938年,从赣州前往八步途中
1939年,同济学生组织的昆明儿童剧团的首次公演抗日救亡剧《小间谍》剧照
1944年12月,同济附中1943级从军暨留校同学临别纪念(李庄)
1944年12月,志愿从军师生在李庄校门合影
1944年4月,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1944级全体毕业留影(宜宾)
作为国内唯一以取法德国教育模式为传统的高校,同济一向以“实干与实科精神”为国人所赞许,以培养“出而问世,为国家社会努力与各项事业”、“精诚团结,以谋我国民族之复兴,国家之昌盛”的实用性人才为宗旨。历史不会忘记,由同济医学院师生组成的第一、第五重伤医院,日以继夜为受伤的战士服务,从军的毕业生刘宗歆以身殉职;同济人利用现代医学知识服务当地百姓,攻克了川南一带流行的痹病,挽救了成千上万病人;工学院利用实验设备发电,为当地民众通电照明;中国生物学界的“居里夫妇”童第周夫妇,在艰苦的条件中开始了中国最早的克隆技术研究,取得了领先世界的生物胚胎研究成果;“中国最优秀的抒情诗人”冯至在随同济迁校过程中读懂了世事的曲折与艰辛,创作了散文集《山水》和单篇《在赣江上》;同济学生在金华组织战士服务团创办《合流》报刊,在赣州开办平民学校,宣传抗日;同济学子发起组织了我国第一个儿童剧团,通过孩子们天真的呼喊唤起人们的爱国热情,扩大和巩固团结抗日的阵营;同济师生密切关注时局,时刻准备为危难中的祖国效力,1944年在“一寸山河一滴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中,师生近700人报名,364人从军,报名和参军总数列全国高校第一……八年抗战,六次迁校,同济汇集了童第周、贝时璋、王葆仁、叶雪安、夏坚白等学术精英,为新中国培养出了朱洪元、陶亨咸、王守武、唐有祺、俞鸿儒、吴孟超、卢佩章、王守觉等一大批骨干人才。据统计,抗日战争期间在同济工作和学习的师生中有22位成为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
校档案馆微信平台推出的展览微信版也于展览揭幕当日上线。在四平路校区的展出将持续至9月底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