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要闻 > 正文

先生的风范和精神,将长留同济园

来源:   时间:2013-04-08  浏览:

   2013年4月13日是我国著名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两院院士、同济大学名誉校长李国豪先生诞辰100周年的日子。同济大学为此拟举办系列纪念活动。先生的生前同事、学生晚辈深切缅怀这位学界泰斗,并将纪念文章集成一册付梓,嘱我为序。
      我1979年考入同济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时,李国豪先生恰为同济大学校长。他以恢弘的气魄与出众的才华,运筹帷幄,提出了同济大学要实现“两个转变”的办学方针,即向恢复对德联系和德语教学传统转变,由以土木为主的单科性大学向以理工为主的综合性大学转变。从此,同济大学开风气之先,借改革开放之春风,率先开启了与德国的学术交流之门,并成为国家对德交流的窗口。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才有机会并创造条件获得了世界银行的奖学金,和一批同济师生赴德国留学,跨出国门,融入世界。
      在德国完成博士论文答辩后,我的指导老师迪茨教授希望我能留在他的研究所里继续深造。我当时犹豫不定,于是电话咨询了我的硕士导师方如华教授。方教授又专门请示了老校长。老校长建议我去企业锻炼,为将来中国汽车的腾飞积蓄力量。就这样我选择去了企业,从最基层的工程师干起,几乎经历了科研生产的各个环节。最令我难忘的是,88岁高龄的老校长2000年来到德国,我陪同他参观我当时工作的奥迪汽车公司。老校长跟我说,这可能是他最后一次到德国了。言语之间既有隐隐的惜别之情,又蕴含着对我们的希望之意。当时,他看到车间门口挂着我的照片,就若有所思,但没有说什么。直到在机场送别的时候,才推心置腹地对我讲:“虽然你在奥迪公司干得很不错,攀上了一座高峰。但是人类的发展是无止境的。目前国内的形势很好,回国可能迎来更有意义的高峰啊。”老校长的指引就如春天的甘露,使一直尘封在我心里的回归祖国的愿望,像一粒种子那样开始萌动发芽。直到现在,我还常常回忆起这一幕,回忆起老校长的谆谆劝勉。
      2000年底,我决定回国工作。回到上海的第二天,我前去看望老校长,向他报到。先生饶有兴趣的和我讨论发展电动汽车的重要性及技术难点。几天后,他亲自给主管经济的蒋以任副市长写了一封长信,直接促成了我向上海市领导的沟通汇报。之后,他曾亲自来到我的实验室,视察指导并了解研发进展和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在担任同济大学校长期间,我多次去老校长家里探望请益,每次都能得到他的谆谆教导。交谈中可以感觉到,他以九旬高龄仍然坚持每天阅读报刊杂志,获取方方面面信息。他思维敏捷,心系同济的未来,思考国家的发展。作为人生路上得到先生直接指导的后学晚辈,回忆起与先生交往的点点滴滴,感怀他不平凡的一生,我不禁心生感慨。他的赤诚之心、报国之志、治学之严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
      作为一位潜心钻研的学者,在海内外享有盛誉。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德国就学工作期间,先生刻苦攻读,学业超群,在桥梁工程界屡创佳绩,进入该领域的世界级大师行列。“悬索桥李”的大名更为土木工程界广泛认同。他的导师许以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发展前景,竭力挽留他在德国做研究工作。抗战胜利后,当一听到可以返回祖国的消息,先生就毫不犹豫地挈妇将雏,历经千难万险,回国报效。而当时国内满目疮痍,民不聊生,但他毫无怨言。他曾这样述怀:“少年励志,唯学是求;不顾贫困,德国远游;幸得良师,更遇善友;潜心斗室,乐以忘忧;战火纷飞,安饱奚有;大难不死,矢志不休;转辗归国,叹何处兮能我留”。这体现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老一辈知识分子情怀。在先生的一生中,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当领导,赤诚的爱国情怀是他不变的信念和强大的支撑。
      作为一位颇具影响力的战略科学家,先生总能高瞻远瞩。正是因为站在了桥梁学科的最前端,他才有信心、有勇气、有胆魄、有能力力主南浦大桥、虎门大桥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为我国争得了桥梁工程界的国际地位,也开创了中国大跨桥梁工程事业的自主创新之路。先生既能深入专业探幽微,又能跳出专业览全貌,善于从战略高度思考国家的发展远景。从国家、从上海的发展大计出发,力排众议,先生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观点,使宝钢、洋山深水港建设得以顺利进行。如今,宝钢已建成为中国现代化程度最高、最具竞争力的钢铁联合企业,也是世界著名的钢铁工业基地;洋山深水港,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国际深水港湾已经屹立在东海之上,为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作为一位诲人不倦的导师,先生桃李满天下。在治学理念上,他提出了“严谨、求实、团结、创新”的同济校训。在学科上,他行为示范,他的理论从不满足于推导和计算,总是力求以模型试验或现场测试来检验修改和实证理论。他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倡导学生一定要参与实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他的辛勤浇灌培养出了一支拥有数位院士的杰出科研团队,谱写出了我国桥梁研究和建设的辉煌篇章。
      在先生百年诞辰之际,我们缅怀他对祖国的忠贞不渝,对学术和教育的忠诚和坚守,对年轻人的爱护和提携……,缅怀他放眼全球、赤诚报国的宏大志向,他审时度势、引领风气之先的创新精神,他崇尚科学、严谨求实的作风等。这些都是同济大学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先生的风范和精神,将永远长留同济园内,长留师生心中,并不断得到传承弘扬。

                                                           (作者为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2004-2007年任同济大学校长)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