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视点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视点 > 正文

教高中生选科是道难题

来源:   时间:2014-11-10  浏览:

■常生龙

日前上海启动的高考招生综合改革方案,对高中的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组织带来了极大挑战。伴随着文理不分科、三门选考科目的自主选择等一系列制度的出台,新高一的学生立刻面临一个现实问题:三年之后的高考,要选什么科目?

让学生在高中阶段就学会选择,找到自己喜欢的学科,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爱好,以此选择自己心仪的大学,并为之努力学习,是本次高考招生综合改革方案的初衷之一。据了解,一些学校行动很快,已经制定出学生选择科目的具体方案,并启动实施。

问题是:新高一的学生,能正确地做出选择吗?恐怕没有那么容易。

须知,选择与文化背景有密切关系,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人如何做出选择会产生深远影响。比如美国是一个典型的崇尚个人主义的国家,从孩子出生之后起就被告知个人选择的重要性,父母会不厌其烦地在各种场合教导孩子如何做出选择,并鼓励孩子自己做选择。然而,东亚各国大多是崇尚集体主义的国家,比较强调个体对社会的责任,而不太注重孩子自己的选择。孩子从小的衣食住行,求学期间的课程设置,都是成人安排好的,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的孩子,在面对选择时往往手足无措。现在,一下子将课程选择权交给孩子,他们是否能够应对?

如果面对的是比较熟悉的事物,知道它们的特性,在选择的时候自然就会快捷很多。但如果面对的是不熟悉的事物,要求从其中选择一种,又该怎样进行选择呢?通常情况下,人们会选择难度比较小的,因为这样可以降低风险,成功率较高。但是,高一的学生还面临一个现实难题:在没有深入学习一门科目之前,怎样判断其难易以及是否适合自己?如果对此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又该如何来选择?

如果选择的结果是大多数学生放弃了一些重要科目,专攻几门考试科目,这就完全违背了高考招生综合改革的初衷,也违背了教育的本质。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无论如何改革,这一根本是不能改变的。

选择还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做出某种选择,有时是因为无奈,更多的时候是为了追求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就拿一门学科的学习来说,如果经由选择,自己在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被前人所做出的辉煌成就所感动,不断被前人所总结出的概念、规律所陶醉,并进而下决心一定要学好这门功课,那是多么愉快的一件事情啊!

选择是一种心理过程,常常受他人的行为影响。比如说一个人很喜欢某款手机,但由于很多人都买了相同的款式,于是决定买另一款手机,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这种选择其实违背了自己的真实意愿,并不符合自己的初衷,目的只是为了给别人制造一种“假象”。家长和教师对学生的一些指导,有时也会让学生产生类似的反常行为。比如,家长和教师越是让学生选择某一门学科,学生却出于逆反心理,偏不这样选择。而且他们会通过很巧妙的方式让家长和老师感觉不到自己是在对抗。面对这类选择,我们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吗?

笔者并非反对学生自主进行科目选择。只是希望学校、教师、家长不要将选择学习科目看作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要为学生的选择提供更多的参考和指导,为他们未来几年的学习和长远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系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局长)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4-11/10/content_425952.htm?div=-1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