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内公告 > 正文

第三讲 东西方文化

来源: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时间:2017-04-10  浏览:

第三讲提纲 东西方文化
—— 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


• 中国人的国际形象
“中国人来了!”是当代世界最大的变化,然而“黄祸论”仍然阴魂不散,文化差异的鸿沟至今仍是东西方相互理解的障碍
• 东西方差异的源头
起源于大陆与海洋经济的两大文明,在个人与家族、继承与开拓等方面都有深刻差异,都对科学思维方式发生影响。华夏文化也和西方文化一样具有多元性,也是多源文化交流的产物
• 东学西渐和西学东渐
我国的东西方文化交流历史悠久,尤其百余年来的留学生运动为社会发展起了火车头的作用。在东亚文化圈中,日本17世纪的兰学在引进西方科学、为明治维新作文化准备中起了独特的作用
• 中国人重新认识自己
近百余年来,我国经历了高频度的主流意识反复,造成了文化洼地,亟待通过文化反思理清头绪,看清自身文化的利弊所在,通过时空比较重新认识自己,为重振华夏文化扫清道路
参考文献:
汪品先2005. 试谈东西方海洋文化差异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科学新闻, 2005.15., 4-6
汪品先2000. 思想活跃与科学创新。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青少年版),上海教育出版社, 218-221页。 (原载: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1996版,上海教育出版社)
媒体报道:
同济大学新闻网:汪品先院士为青年学子解读“东西方文化”

第三讲课程,学子上课心得摘登:
      工科试验班(电气信息类)专业卢世浩:"今天是汪院士的第三次讲座,在上一次讲座中,汪院士提到了东西方文明与海洋的关系,或多或少的提到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但又留下了一些悬念,这一次终于有机会听汪院士认真谈东西方文化差异。
      这场讲座信息量很大,汪院士以他丰富的人生经验,渊博的知识以及一针见血的洞见力让我们真正意识到什么是“东西方文化差异”。首先,汪院士结合自身经历将几十年来外国对于中国的印象以及中国对于外国的印象娓娓道来。正如我们所知,西方主流媒体至今对中国的印象仍然局限在两种看法:一种是以付满洲为代表的狡诈残忍的中国人形象,另一种则是充满歧视意味的 “黄祸论”;而中国对外国的印象也要么是从前的“外国人民正生活在水深火热中”,要么是盲目崇拜。令人十分诧异和叹息,且不论东西方文化是否真有如此大差异,这种刻板主观的印象就是完全错误的,更不利于消除文化之间的差异。但是,随着时代进步,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正视并研究东西方文化存在的真实差异以及原因。汪院士列举了大量例子,从生活,宗教,科学,文化等方面逐一进行了东西方的对比,其中对中国的自然科学发展的论述令我陷入深思:中国人不是没有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曾有过许多领先于世界的发明创造,然而这些要么是浅尝辄止,要么是被埋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究其原因还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作祟,中国人的传统思维讲求实用,讲求内心修养,根本不重视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哪怕是最接近科学的格物致知论,最终目的也不过就是为了“修身治国平天下”,汉阴抱瓮就是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鲜活例子。试问在这样的文化大背景之下,中国的自然科学如何能得到发展?李约瑟之问不仅令西方学者疑惑,更拷问着中国人的内心。接着,汪院士为我们总结了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同时又抛出了一个新观点:华夏文明也是多元文化交流的产物。原来,无论是从宗教、文学还是服装、习惯,我们所引以为豪的传统文化中早已深深地烙印上了世界各个民族文化的影子。每一次接触,外国文明的优秀因子都会融入进华夏文明中。然而,直至现在,许多中国人仍然片面地强调中华民族的单一性,忽略少数民族的贡献,更夸大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这固然有部分是因为中华文明强大的包容力,但也反映出华夏文化中盲目固执的一面。然后,汪院士又提到两个很重要的东西方文明交融的过程:东学西渐和西学东渐,在这过程中日本格外值得我们注意,为什么明治维新成功而百日维新失败了?汪院士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封闭自大的一面,断绝了西方先进文化生长的土壤,没有一个良好的基础以及彻底改变的决心,什么样的改革都注定会失败。最后,汪院士又提到了中华民族在发展过程中的反复,这些反复不仅推迟了中国的发展,更让人们的思想反复摇摆,无法树立正确的观念。这种种中华民族的劣根性,确实值得我们好好反省。
      于是我发现,汪院士给我们讲东西方文化差异过程,实际上更多的是让我们消除盲目、偏见、混淆,逐渐清楚认识到自己的文化的过程。并且正是需要我们对中华文化更加深入彻底的了解,才能够更好地对比中西方文化差异,而且我们也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其实所谓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并没有我们所想象的那么大而不可调和,实际上东西方文化在久远的过去早已有了深入的交流,现在所谓的东西方文化差异,恐怕更多的是因为近代的固步自封以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劣根性所造成的,正如汪院士所说的那样:不是中国人来了,而是中国人回来了!我们只有这样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准确的把握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关系,才能在正确地走在中华崛起的道路上。"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