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提纲 人类与海洋
——兼谈华夏文化的软肋
• 人类进入海洋的路程
一部社会史,也可以从人与海洋的关系来解读。16世纪人类在平面上进入海洋, 21世纪正在从垂向上进入海洋
• 两类文明的历史回顾
世界古文明的主流是大河流域的大陆文明,但是五百年来源于爱琴海的海洋文明征服世界,也占据了科学文化的高点
• 华夏文化的大陆性质
创造过历史奇迹的华夏文化,本质上属于内陆的农耕文明,
在与海洋文明的碰撞中,暴露出大陆文明存在着深层次的弱点
• 海洋文明与华夏振兴
当今世界正在进入新的转折期,我们只有意识到自己的“短板”所在,才有可能抓住“弯道超车”的历史机遇
参考文献:
汪品先,2012. 海洋战略与海洋经济.公务员科学素质读本,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1-197
汪品先,2012. 深海使命. 东方早报,2012.5.8.
汪品先,2013. 人类与海洋. 解放日报,2013.3.16.,汪品先院士在上海图书馆的演讲
汪品先,2013. 海洋意识:华夏文明的软肋?科技导报,31卷24期卷首语
汪品先,2015. “海派”文化与科技创新. 科学画报,2015.9.
更多扩展阅读参见
http://mgg.tongji.edu.cn/space/pxwang/publications/popularscience/
媒体报道:
同济大学新闻网:汪品先院士为青年学子详解“人类与海洋”
第二讲课程,学子上课心得摘登:
地球物理学专业张鑫:汪院士的第二节课主要讲述了关于大陆文明与海洋文明之间的差异以及各自的历史走向,并阐述了自己对于世界不同文明历史走向的独特观点,虽然只有短短一个半小时的讲座却使我受益匪浅,同时也启发了我的思路。
汪老师将中国中古时代之后的渐渐落后归结于大陆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差异所致,并强调了海洋文明所具有的开创、探索、冒险的精神,与之相对,我国大陆文明则在十五世纪之后显现出愈加保守、封闭的姿态,此消彼长之下才造成了我国近代那段屈辱的历史。然而,将中华文明简单的定义为大陆文明,西方文明定为海洋文明固然有其原由,但是仍会忽略很多重要的影响因素。
现代以来,言西方文明则必称开拓进取,至于华夏则常斥为固步自封,骄矜自大,进而延伸至海洋文明、大陆文明之论。但是,无论哪种文明,能够延续至今的必有其高明之处。人类自诞生迄今,无一时不在斗争,无一时不在进取,无一时不在开拓,为什么呢?不外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而已,仅以华夏文明而言,三皇五帝,唐尧虞舜暂且不论,自夏时,中国不过一隅之地,夏都之外,邦国林立,南蛮北狄、东夷西戎难尽其数。然而,商纣王之时已是东至于海,南涉于淮,西及周镐,北达于幽冀。其后周部族起于西陲,武王伐纣,遂定四方,分封诸侯皆在边远难驯之地,这才有数百年之后秦王一统,奠定华夏版图的基础。中国有今日之大,不是上天垂怜,而是历代先民筚路蓝缕、艰苦开拓之功,他们征服了在当时生产力允许下一切可以征服的土地,才有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豪言,他们打败了一切足以威胁到自己生存的敌人才有了“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宣言。
这一切也是一个深居内陆的国家所完成的,因此简单地大陆文明赋予封闭、保守的印象是不准确也不合情的。中国近代以来落后最根本的原因,不在于是大陆文明与否,而在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诚如人们常言,宋代,尤其是南宋之时,中国海上贸易及其发达,但那正是和西方十五世纪开拓海上贸易路线的原因如出一辙——陆上贸易已被掐断,而本身又面临着即为严峻的国防、财政危机,不另寻出路只有死路一条,这正是“穷则变,变则通”的最贴切写照。葡萄牙、西班牙不过伊比利亚半岛一隅之国,屡被征服,既无意大利文化、商业之繁荣,又无法国军事之强,处海隅之侧,国家生机唯有西行大海。由此才改变了国家命运,世界的发展。
但是,我国自明代以后,当真是外无恒敌,内少贤臣,整个国家丧失了前进的动力,唯有北方游牧民族时常南侵,但他们又大都落后不堪,难以构成真正的威胁,即使是明末腐败至此,若不是吴三桂降清,满人也断难入关。如此态势,文人士大夫之流整日只知朝堂争斗、狎妓放纵,反观此时,西欧诸国犹如我春秋战国之时一般,无论何国,所求者变法图强而已。即使是纵向对比,我们也能发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民族最为活跃、进取,产生无数思想瑰宝的时代也正是所谓国无宁日、征伐不休、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
因此,我之愚见,所谓海洋、大陆文明之分固有其理,但国家所处的国际环境、地理环境、历史因素仍不得不纳为重要因素。人之本性在“变”,“变”亦天道,天下本无所谓固守之民族,大多保守之论不外乎借旧习行恶俗而已。世界潮流,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而今各国无不以创新、改革为要务,我国更应加快步伐,变中求胜。"
理科试验班(海洋科学与地球物理学类)邹采枫:一部社会史,可以从人类与海洋的关系来解读。这是汪院士在本堂课伊始提出的观点。我们在初中、高中的政治、历史课堂上都或多或少地对中国海洋史有所涉猎,但被灌输的大多数都是“华夏文明的博大精深”此类振奋人心的看法。而本堂课汪先生直面历史真相,客观地揭示了一部中国海洋文明的“血泪史”。我们曾经拥有世界上无与伦比的明朝水师,曾有郑和七次下西洋的壮举,曾发明创造了指南针,开拓利用海上丝绸之路。然而为什么海洋文明始终未能在过去的华夏文明中占有一席重要的地位?汪先生不避讳地提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对象征着创新冒险的海洋文明排斥的部分。这恰恰是国人逃避面对而又不得不面对的事实。我们在海洋上的衰败甚至先于西方国家在海洋上的崛起,而造成这种衰败的原因不是天意,而是人为——统治者没有意识到开拓海洋能在经济、科技和文化上对本国有多么强大的作用,没有国家发展的长远打算,这与华夏文明几千年来重农轻商脱不了干系。那么古人的愚昧,尚可以说是限于通讯的不发达,而今天的中国人,已经意识到海洋强国的重要性的中国人,就应该直视自身文明的弱势,汲取海洋文明的精华。
目前世界上的石油储量大多数藏在海底,海底的稀土资源也是陆地的千倍,且在军事方面,领海方面的问题也是国际纠纷的主要问题。世界早中国十年意识到海洋开发研究的必要性,起步甚晚的我国想追赶甚至超越别国,能做些什么努力?
个人拙见,其一,应将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传统的工科与理科应相互融合促进,深潜的目的是为科研,而其凭借是技术。海洋学院近年开设的“海洋资源开发技术”这一本科专业就反映了这种科研的走向。
其二,教育方面,应求质而不盲目追求量。自从国家说要大力投入海洋事业,不少高校就大兴海洋学科,并以不少专职学院横空出世,但能触及到深层次、有意义的科学研究者不在多数。作为海洋学院的一名学生,我也坦言时会感受到周围同学对未来发展的思虑。这证明海洋强国的观念没有深植于民众的心中,如此中国即使有再多的海洋学院、学校,都只是盲目追赶潮流。
其三,拾回科学研究的纯粹性。不要一味地想着资源、领土,精神层面上,海洋文明本身就具有神秘的吸引力。人类史上对海洋的探索,本质上是出于对新事物的好奇。如同对天空、对真理的探索一样,钻研海洋本身,就值得科学工作者付出心力。过度在意成果,反而可能事与愿违。
正如汪院士所言,将海洋文明与大陆文明一起置于华夏文明的精髓之中,中国才能成为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