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阮仪三:关键钱要用在刀刃上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3-04-17  浏览:

      新华网上海4月16日电(记者许晓青)从免费到收费,一石激起千层浪。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凤凰古城近日再度成为舆论焦点。早年曾为凤凰古城规划出谋划策并推动其申报国家级景区的著名古城镇保护专家、上海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15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给出了与一般游客略有不同的观点。
      阮教授认为,收费本身不足为怪,关键看收了费之后,政府是否把钱都用在了刀刃上,是否切实保护了古城镇。在他看来,凤凰古城未来十年面临的最大挑战是高度商业化的冲击,古城本身亟待“做减法”。

      收费不足为怪,关键钱要用在刀刃上
      与很多游客的观点不同,阮仪三认为,收费本身不足为怪,关键要看收来的费用都用到了哪里,是否公开透明。
      他说,目前中国大部分已开发的古城镇都实施门票收费制,这主要是考虑到当地景区运营的开支和管理。
      阮仪三进行了中外同类古城镇的比较分析,在国外,如日本、韩国,以及欧洲一些国家的古城镇,一般不收费,这与国家的税收政策有很大关系。国外古城镇的做法是“因旅游过程中产生的总税收中,划分一部分给古城镇当地,而当地市政部门则利用这块税收进行运营和管理”,中国的现状与之有很大不同。
      阮教授认为,在国内,古城镇收费本身情有可原,但从当初的免费到今天的收费,也不能太突兀,“老百姓总有一个慢慢接受的过程,要有必要的听证和公示程序,当年周庄收费也受到质疑,但后来也慢慢能接受了”。
      他指出,花了门票钱的老百姓,更关心门票钱都用到哪里去了,从这点看,应当维护人民的知情权。
      “在国外,可以有公开完善的民间机制来管理门票费用,部分国家的相关部门还会被要求在议会公开古城镇管理收支情况的账目,值得我们借鉴。”阮教授认为,今后凤凰很可能将效法杭州的做法,也公开相关收入总额及每年分配使用的走向。“而且,政府在公开账目的时候,一定要讲真话,否则群众还是会批评你。”

      十年凤凰“整容”过度,景区亟待“做减法”
      “过去十年,凤凰比原来喧闹了十倍、拥塞了十倍……”谈及对凤凰的整体印象,阮仪三认为,最核心的问题还不是“免费和收费之争”,而是十年里古城镇风貌无形间的“损失”。
      “原来的宁静和诗情画意几乎都没有了,很多风景遭到破坏,很多新房子盖起来了,古城镇的天际线发生了改变,原来通往沈从文小屋的道路很幽静,现在很多饭店开起来,原汁原味的东西越来越少……”阮仪三一口气描述了他对凤凰今昔变迁的观察。
      他将凤凰目前面临的问题归纳为古城镇“整容”过度,从事开发的旅游公司看似为当地财政做了极大贡献,实则片面拉动经济发展,损伤了凤凰的“精气神”。
      前不久阮仪三再访凤凰,为当地开出了“做减法”的药方。“可惜的是,十年时间,很多新建的吊脚楼已经是‘木已成舟’,再要恢复原貌已经很难了。”他动情地说。

      政府“护城”有所作为,百姓也当参与其中
      据阮仪三调查,近年来各地政府为保护古城镇还是进行了或多或少的探索。
      比如,面对“免费与收费”之争,周庄、乌镇等地率先明确从门票中划出专门的一部分用于每年的古城镇保护性修缮。这样的做法不仅公开资金数额,接受百姓监督,而且已经形成了稳定的机制,可以推广普及。
      又比如,包括凤凰在内的一批古城镇探索当地的水污染治理,一般一个古城镇均需配备污水和废弃物的专门处理设施或处理厂。苏州仅为平江路历史风貌区的污水治理就投入了1.7亿元,尽管短期经济效益有限,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良好的水体是古城镇的命脉,古城镇有了生命活力,产生的效益也能再反哺于古建筑的修缮。”
      阮仪三认为,近年来地方政府在古城镇保护领域的公共服务意识逐步提升,但仍需抗拒“金钱的诱惑”。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开发商,若都是“赚到钱的想赚更多钱,没赚到钱的也想赚钱”,那古城镇只会是不堪重负。
      他还指出,在对政府提出各种要求的同时,百姓在观光游览时也一样可以为古城镇的环境保护和文物保护尽一份力。
      借凤凰古城收费引发热议的契机,阮仪三认为,国内应掀起新一轮的古城镇保护热。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3-04/16/c_115409495_2.htm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