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体建筑将居住、商业、办公、旅馆、文化娱乐等多种不同的使用功能相互结合并综合协调作用,在有限的城市土地上,创造出高度集成各项城市功能的建筑形式。城市综合体高效合理地利用了土地资源,有利于节约投资、能源以及城市公共设施,为我们的生活创造了更多可能与方便,同时丰富了城市街道景观以及城市天际线。
交通空间是联系综合体建筑与城市以及综合体自身各功能的纽带,而且由于综合体建筑外部交通空间还带有城市公共空间性质,对城市空间形态亦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如何合理而有效地设计综合体的交通空间,是实现综合体建筑不同功能之间相互协调的关键,也是综合体建筑与城市有机结合的关键。
集约化交通应与集约化城市相得益彰
杨晓光,同济大学交通工程系主任、智能交通系统(ITS)研究中心主任
早在1933年,《雅典宪章》就提出城市应具有四大功能:居住、工作、交通、休息,要求对城市功能进行分区,以便使人类的日常生活在最经济的时间内得以完成。在中国城市的成长历程中,交通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中国的大量城市形似大饼,这大饼型城市就得益于早期步行加自行车和公交车的交通方式。
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是现在经常提到的一个概念。中国越来越需要发展集约化的城市,交通也需要转变为集约化的交通,集约化的城市和集约化的交通结合起来才是一个完美的组合。
事实上,中国在发展中长期忽略了交通枢纽的建设,只是简单地把它当成一个中转系统,而很少注意到其对土地的整合作用。有人说上海的虹桥枢纽不错,每天有80万人进行交通移动,而在东京新宿每天有300万人活动,这样看来,我们的枢纽真的只是单纯的交通枢纽,没有交通服务,也没有其他综合性服务,地产价值也没有很好体现。
要想做好交通枢纽,首当其冲要解决设计问题。交通设计是基于城市和交通概念结合的成果,以交通便利为目的,在一定条件下对系统里面的通行时间、空间和通行权进行优化设计形成方案,上接规划,下接管理。遗憾的是,现在我们国家的很多建筑师所做的交通设计是在画一个城市,画一个建筑,并没有把交通空间里面人的移动、交通设施、交通工具等这些系统整合起来。
为什么要建立交通设施?为什么要构建交通系统?它的本质是规划问题。做规划的人通常讲平均值——平均的密度、平均的容积率;做交通的人则更多关注分布——时间分布、空间分布、不同类型的分布。这两种思维方式结合起来,才能构成高水平的综合体。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考虑商业的安排、交通功能的结合,组合好综合体的最优空间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