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伍江:静止的建筑,流淌的文明

来源:【解放日报】   时间:2012-11-05  浏览:

伍江

                                                                         思想者小传
      伍江 同济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上海市领军人才。长期从事建筑与城市历史、建筑与城市设计以及当代城市问题研究,出版有《上海百年建筑史》、《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编制与管理》等多部专著。曾任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副局长。现为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特聘专家、上海市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球可持续发展大学联盟理事会主席。

        建筑是技术与艺术的融合
      为什么我们现在很多城市里的建筑物看上去令人不舒服呢?两个原因。一个是,真正决定建筑形态的人并不完全是建筑师,而是房子的主人;另一个是,我们很多人把建筑理解成工程技术,相对来说在精神方面的要求就低一些。
      建筑到底是什么?问这个问题的人很多。我在建筑系教了几十年书,每一年都会有新生家长来问,“你们学建筑是干什么的?是不是常在工地上?”也有不少人说,“建筑师都是艺术家。”其实两种理解都对,又都不对。
      建筑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大多数人对于建筑的第一印象就是大家平时看到的房子,从这个角度看,建筑是一门工程技术。但同时,建筑也是一门艺术。当一个建筑形象特别好的时候,大家赞不绝口,当一个建筑很丑陋的时候,很多人批评它。最近一段时间引人关注的“秋裤门”,就涉及建筑的形象问题。建筑其实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艺术含义。
      毫无疑问,建筑首先是一个物质产品,但它同时具备精神产品的作用。事实上,人们在制造各种各样的物质产品的同时,都会寄予它一些精神上的要求。比如原始社会的陶罐子,现代社会的汽车、飞机等等,尽管人们造它们主要是为了使用,但也同时赋予了很多审美和精神方面的要求。相比较之下,建筑的体量太大了,因此投入的金钱更多,花费的精力更大。人们不可能花那么大的代价去造一个东西,纯粹只是为了使用,而没有精神上的要求。
      老子 《道德经》里有一段话很有意思:“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意思是说,古代人用土做各种各样的器具,做的时候实际上无论是什么形状,都不是为了这个形状做它,而是为了使用里面的空间。建筑也一样。户牖就是墙上面开的洞,一个房子只有有洞,里面是空的,它才有用。房子的意义在于空间的使用。这是非常有哲理的思想。
      西方贤哲古罗马人维特鲁威是一个建筑大家,也是一个理论家,写了很多论建筑的书。可是,在他的书里面,从头到尾,你找不到具体的一句话说建筑是什么。他在书里说,建筑应该有这么一些特性,应该很坚固,很实用,让人看了感到高兴。实际上他讲了建筑的本质问题。
      今天我们也回答不了什么是建筑这样的问题,但是我们可以描述建筑所包含的各个方面,比如建筑包含着实的部分和虚的部分。当我们欣赏、鉴别、评价、设计一个建筑时,既要看它的外观,也要考虑到它里面的空间。同时,建筑既是技术也是艺术。作为一个复杂的建筑体,无论是今天的超高层,还是古代的石拱桥,都包含着很多技术含量。建造手段和技术越高明,造出的建筑就越结实,越不容易倒。可是光保证建筑屹立不倒,具备实用功能还不够,建筑还必须是艺术。为什么?因为建筑与所有物质产品一样,多多少少都带有建造者赋予它的精神寄托。同时,建筑作为一种视觉产品,它跟其他的纯艺术还不同,它的艺术性更特别,因为建筑是必须被接受的东西,一旦建成你就无法逃避,所以它产生的精神方面的影响就比其他的艺术样式更强烈。
      西方有一个说法 “建筑是艺术之母”,很多人不理解,认为建筑和绘画、音乐差得很远。建筑师也不太像艺术家。可是,建筑到底是不是艺术?现在虽然还未达成共识,但至少不能否定它的艺术性。
      在中国,由于历史原因,我们的建筑专业大部分都设在工科学校里面,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设计的人当初是把建筑看成一门工程技术。事实上它又不完全是。所以现在美术学校也开始设置建筑专业。至于技术和艺术在建筑中所占的比重究竟如何,还很难说清楚。我个人认为两者应该是1:1的关系,建筑既是物质产品也是精神产品。
      那么,为什么我们现在很多城市里的建筑物看上去令人不舒服呢?两个原因。一个是,真正决定建筑形态的人并不完全是建筑师,而是房子的主人,比如开发商、某个集团的领导等,他们的决定权要比建筑师的决定权大得多;另一个是,我们很多人把建筑理解成工程技术,相对来说在精神方面要求就低一些。我国多年来一直坚持“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建筑方针,就是这种思想的反映。当然,如果一个建筑在适用、坚固、美观这三个方面都做得让大部分人能够接受,那么它基本上就是一个成功的建筑。

      建筑被赋予的精神价值
      很多人认为,只有那些先人建造的好的建筑作品才能列入历史文物保护范畴,这是一种误解。建筑文化遗产的价值不在于它是否破烂,而在于它是否具有精神价值。
      我给大家看一些建筑的图片。这是古埃及时期建造的金字塔,大概是目前我们地球上所能找到的最早的、且保存最完整的建筑。这个建筑有意思在哪里呢?它里面基本是实心的,仅有的一点点空间,是用来放棺材的。但是它具备了建筑的主要特性。古埃及距今3000多年,绝大多数建筑历经变迁都消失了,唯独这个庞大的建筑留下来了,而且这个建筑跟一般的建筑不同,它的主要功能不是为了实用目的,而是满足精神需求。当初造这个东西就是为了让它千年万年永远不烂、不倒。做出这个决定的人,是当时的法老。他宁愿冒着国家不稳定、冒着许多人吃不饱饭、说不定要造反的危险,也要造这个东西,因为他要保证一万年以后他还是法老。今天我们发现他成功了。所以说,建筑的精神作用有时候是很大的。
      更有意思的是,我们在赋予建筑物质方面的要求时,总是比较短视。比如我造一个房子是为了居住,而不是为了1000年以后供人参观。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的实用功能会逐渐弱化,乃至消失。然而,如果1000年后这个房子还在那儿的话,它很可能是全世界的旅游者都要来看的东西。此时,这个建筑的精神功能会越来越大,乃至无穷。很多人认为,只有那些先人建造的好的建筑作品才能列入历史文物保护范畴,破破烂烂的为什么要保护?这是一种误解。建筑文化遗产的价值不在于它是否破烂,而在于它是否具有精神价值。
      实际上在古代,在科学技术水平比较低下,物质财富比较少的时候,建筑在精神上的震撼力更多的是用尺度来体现的。比如埃及金字塔,最大的高度差不多150米!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所以古代要想赋予这个建筑以极高的精神震撼力的时候,往往会用一个手法,就是把它造大,你造得越大,就越震撼,人家就越怕你。这个思想直到今天仍有市场。
      当然,人的理性在不断进步。距今大约2000多年的古希腊,他们的建筑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并不亚于古埃及,但是它的尺度要比古埃及小得多了。古希腊的神庙,虽然还是很高大,但是基本上已经接近人住的尺度了。帕特农神庙不过十几米高。虽然尺度变小了,但是这个建筑对于精神方面的诉求,对于敬畏神灵的期望值还是一样高。只是这一时期,人们已不再依赖于把房子造高造大来解决这个问题,而是通过另外一个东西来解决,这就是艺术。
      古希腊的帕特农神庙,2000多年来一直被叫好,为什么?因为用今人所发现的、所能掌握的艺术规则去衡量它,都是完美的。所以古希腊的建筑艺术,一直被西方人看作是一个巅峰。比如说同样一根柱子,他们可以做出不同的花式来。这就是西方古典建筑风格的由来。当时的希腊建筑形成了三种风格——多立克柱式、爱奥尼克柱式、科林斯柱式,而且古希腊人把这三种风格做到了极致,以至于2000年后,我们还在争相模仿。只不过今天用和那个时候意义完全不一样。那时候是一种创造,而今天是附庸风雅。
      一种建筑行为,变成了一种艺术行为,而且2000多年来不仅深刻影响了希腊人、罗马人、欧洲人、美国人,还影响了中国人,这是建筑艺术的魅力所在。
      接下来要说到罗马。罗马人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创造,很了不起。他们发现,如果我把这个东西做成球壳体,可以把它的厚度做到最薄。鸡蛋壳为什么那么薄却不容易碎?因为在同等受力情况下,圆形能做到最薄。罗马人很聪明,发现了这一点:就是以最少的材料造最大的空间。不要小看这一点。这个万神庙是公元前27年造的,距今2000多年。这个房子的圆顶有多大呢?直径43.3米,建筑高也是43.3米,不得了!
      罗马人的第二个发明,是水泥。因为罗马城得天独厚,附近有很多火山。火山烧完了以后有火山灰,火山灰碰到水以后,就凝固了,这就是天然水泥。因为有了这样两个重要的技术突破,所以万神庙可以造成圆的,可以用一块块石头垒起一个很大的圆顶。这是个非常重要的进步。
      到了拜占庭时期,人们建造技术的水平更高了,所以房子也造得更高了。这个圣索菲亚教堂位于今天的伊斯坦布尔,现在是清真寺,建于1500年前。它同样用了圆顶,直径比万神庙略小,但却把这样一个巨大的圆顶举到了50多米之上!而且,它还增加了很多艺术装饰。

      建筑所追求的审美艺术
      中国园林,它跟建造技术的进步没有什么关系,它跟建筑的好用不好用也没有太大关系,它不像西方那样强调建筑本身的艺术造型,而是完全追求另外一种空间艺术。
      人类的建造技术不断提高和完善,在发明钢结构之前用石头造建筑几乎到了极限。接下来怎么办?通过视觉艺术效果来让建筑“感觉”更高。这时就产生了哥特式建筑。代表性作品如巴黎圣母院,立面只有60多米高,但是让人感觉高耸入云。它通过各种各样的艺术手段而不仅仅是技术手段,让你感觉到它的高大。比如说柱子做得很细,把一根柱子做成好像是几十根柱子绑在一起,叫做束柱,因为柱子看上去很细而显得房子很高。再如所有的窗也都做成尖的,还在建筑中心部位加了个近百米高的尖塔,让人感觉更加高。还有大量彩色玻璃的应用,更增加了精神震撼力。作为当时人们所能够寄予最大精神寄托的建筑对象,教堂成为欧洲中世纪最具代表意义的建筑。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建筑不再追求让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而转向追求平和。古罗马的建筑风格被用来抵制哥特式风格的“非人性”。如圣彼得大教堂虽然造到了100多米高,但却毫无哥特教堂中的那种神秘和阴暗,有的只是光鲜和奢华。人性在文艺复兴的大旗下得到了解放。
      再往下是巴洛克建筑。建筑的高大已不是进步的象征,艺术形式的新、奇、特再次成为建筑精神感染力的来源。巴洛克以强烈的体型凸凹和扭曲、光影的对比和变化在欧洲风靡一时。
      到了18、19世纪,古罗马也好,希腊也好,巴洛克也好,文艺复兴也好,全都浮上台面。那时候建筑师造房子,看你有多少本事,就取决于你到底懂多少历史上的风格,你懂得越多越有本事,你能够把更多的东西放在同一个房子上你就是最高的设计高手。这方面的代表性建筑是巴黎歌剧院,建成距今130年了。它把历史上所有能想得出的手段全部放进去,建筑史上称之为“折中主义”。
      再看中国。中国社会发展比西方要平稳得多。每隔两三百年换个朝代,然后又重来。体现在建筑上就是基本上很少有变化。西方人在各个时期追求的东西,中国人在同一种建筑里面已经实现了。第一,里面能住人,能用;第二,这个建筑要有很合理的结构支撑它,要结实;最后,这个建筑要得体,要庄严,要符合中国哲学的审美标准,能体现建筑主人的尊严。
      中国建筑中最重要的构建之一——斗拱,有人说它是建筑屋檐出挑的结构支撑,有人讲它是中国建筑特有的装饰构件。这个小小的奇特的木头构建,融合了建筑的功能、技术、艺术、工艺等各种意义,是中国传统建筑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发明。当然,如果把斗拱简单地理解为一种象征性形象,并将其放大几百倍做成一个建筑的造型,就有点太夸张太简单了。
      再比如中国建筑里面最伟大的部分——中国园林,它跟建造技术的进步没有什么关系,它跟建筑的好用不好用也没有太大关系,它不像西方那样强调建筑本身的艺术造型,而是完全追求另外一种空间艺术。所以外国人看中国的园林很容易被感动,因为中国的建筑艺术不是通过建筑实体,不是通过技术的进步来实现的,而是通过一种空间的意向、感受和境界来达到的。你要体会到园林艺术的真谛,你得在里面走,所谓步移景异、触景生情。
      当然中国很大,中国建筑不能用一种模式来概括。北京的四合院、江南的民居、福建的土楼,都是各具特色的建筑。但是不管东西南北,不管是什么样子,中国的建筑跟生活的关系更为密切。除了皇宫、庙宇之外,中国建筑更少追求纪念性,这大概也是中国建筑一般不太长寿的原因吧。

      重新回到为人的建筑
      今天的建筑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不管是什么风格,使用的是什么材质,首要的一点,它应该接近人。我们的技术应该尽可能地反映今天的生态要求。
      今天我们已经掌握了远远超过木头、砖头、石头的建筑技术,同时也面临着古人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新挑战。古代中国用木头和砖头建造出那么优美、典雅而又充满理性的建筑,古代西方用石头建造出那么复杂、巨大而又风格万千的建筑,古人的建筑智慧令我们赞叹不已,那么我们今天有什么建筑是能够让后人为之赞叹的呢?
      西方在20世纪初出现了建筑革命,这个建筑革命不是技术革命,不是风格革命,而是建筑理念上的革命,建筑从为神服务到要为人服务。于是出现了实用、经济、合理、简单、美观,诸如此类的建筑方针,出现了很多新的探索。
      包豪斯,一所创立于德国的设计学校,后来被理解成一种设计思想和风格,实用、简约、适合工业化生产,表现产品的时代感。包豪斯最主要的建筑思想是,要用工业化时代的技术,用现代市场最合理的方式,用现代艺术的审美去为大众设计建造房子。
      现代建筑在形式上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这是近百年来一直被探讨的话题。很多人觉得,现代建筑就是用现代的材料、现代的结构、现代的技术建造起来的建筑。但现代的价值观是什么?它在美学上如何体现?首先,现代建筑在形式上应该跟古代不一样,不应该是巴洛克的,也不应该是哥特的。但现代建筑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没有人知道。有一些人试图回答这些问题。比如有人说,现代建筑的外表形式就是薄薄的一层皮,四四方方的白墙,窗是长的,顶是平的,底下是透风的。这个观点受到很多人追捧,认为这样的建筑有很强的现代感。也有人强调,建筑应该跟自然融为一体,建筑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总之,不同的建筑师对于“现代”的理解各有差异。
      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形成这样的共识:真正的现代建筑应该是 “没有样子”的。当然,没有样子就意味着鱼龙混杂了,很难判断一个建筑的优劣。但一个好建筑能够成为一个城市的标志。比如悉尼歌剧院,虽然这个建筑距今只有短短几十年,但是如果它拆掉了,悉尼就不是悉尼了。这种具有标志性的城市建筑就很了不起。西班牙一个叫毕尔巴鄂的小城市里造了一个美术馆——古根海姆美术馆,是用钛合金做的。现在全世界每天有很多游客就是冲着这个建筑去那里的。所以一个建筑可以改变一个城市,但问题是你要怎么改变它。同一个建筑师,同样的设计思想,同样的奇形怪状,但由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地方造,效果是不一样的。
      我认为今天在评价建筑的时候,最好不要太多地从形象上去评价。一座建筑好不好,要看这个建筑得体不得体,是不是摆对了地方。一座再考究的建筑如果放错了地方,那它就不是一座好建筑。
      同济大学有一位老教授讲过一句话:要重新回到为人的建筑。这话的意思是,建筑要讲求人性化,要接近人,要为人服务。今天的建筑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不管是什么风格,不管漂不漂亮,使用的是什么材质,首要的一点,它应该接近人。可是我们看到现在很多城市里的房子,前面都用围墙围着,门口有站岗的,这就不是为人的城市、为人的建筑了。第二,我们的技术应该尽可能地反映今天的生态要求。我们之所以提出绿色建筑、低碳建筑的概念,无非是希望今天的建筑不要给自然环境带来太多的影响。我们要用对自然最少的破坏来换取对人性的最大满足,这是现代建筑价值观的趋势。第三,在艺术上要有一点品位。所有人都有享受建筑、欣赏艺术的权利,但是他们的欣赏力不一样,水平不一样,品位不一样,这怎么办?要有导向。这个导向就是,你不要去造太庸俗的建筑,但也不能只造一种建筑。时代是多元的,艺术也要走向多元化。
      建筑既要追求创新,追求个性,也要尊重历史,尊重环境,这看上去是对立的,其实是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不要以为我们这一代人比前面几十、上百代人都要伟大,千万要把自己的位置摆正,要对前人的智慧结晶、文化创造有足够的尊重。追求创新,追求个性,是指要紧紧抓住时代脉搏,以今天的思想境界和技术进步,以我们这代人的智慧,为后人留下足以让他们为我们感到自豪的文化遗产。尊重历史,尊重环境,是指面对前人的智慧要谦卑,面对大自然的造化要敬畏。
      最后,千万不要忘记,对于这世界上的很多人来说,建筑还是一个奢侈品。十几个世纪以前先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至今仍未实现!
    (根据录音整理,经演讲者本人审阅;“复兴论坛”由兴业全球基金、复旦大学儒学研究中心、思想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