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前,恩格斯曾经指出,一个市场需求往往比十所大学更能拉动技术进步。在全球化竞争中,市场对于推动国家技术进步和提升创新能力至关重要,是一种极其关键的战略性资源。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鼓励创新决不能忽视本土市场的力量。创建一个“创新友好型市场”,实现向“以市场促创新”的转变,是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修课程,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并决定着中国能否有底气参与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竞争。
技术的“先进性”最终由市场决定
技术进步与市场需求的关联是复杂的、多方向的、互动的。学者施穆克勒认为,专利活动或者发明活动,与其他经济活动一样,基本上是追求利润的经济活动,是受市场需求引导和制约的,因此,是市场需求牵动了技术创新行为。学者莫威里和罗森堡在《创新之路》一书中提出:决定创新的基本力量,不仅包括技术进步带来的机会,而且还包括市场机会。国内学者柳卸林认为,市场是一个对技术创新的自组织过程,原因包括,市场可以消除创新的不确定性,市场能正确引导创新,市场通过竞争给企业以创新压力,市场能自发地培育企业家。应该说,在创新过程中,技术进步可以创造市场需求,市场需求也能拉动技术进步。市场是基于能力的资源,技术是基于资源的能力,两者相互关联,互为因果,相互促进。
进一步看,对创新而言,不同国家的需求结构是不同的。技术进步的累积性、渐进性和不确定性,都决定了技术创新必须采取产品的形式,而市场是检验产品的最好“场所”。技术进步不是直线式的,而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演进过程;这个演进过程深受市场需求的影响,而各国市场的需求结构即使在全球化条件下也具有不同特点。所以,不同国家的企业组织能力存在不同的发展路径。技术进步只有采取产品形式才可能产生经济效益;而只有从创新中获利,产生经济效益,技术进步过程才可能持续。所以,技术的“先进性”必然最终由市场决定。
具体来看,市场对于技术创新和企业创新具有以下几方面作用:
第一,市场扩大会激发技术“报酬递增”效应。
技术进步的网络效应,又称网络外部性,是指消费某特定产品的单个用户,随着消费该产品的用户数增加而获得增加的效用。网络效应大大增加了技术竞争的利害关系。一种技术轨道一旦走上正反馈道路,就会产生“报酬递增”效应:越是得到更多的应用,就越能够得到改进,从而因技术更优越而更加普及。
一方面,主导设计的创新产品不一定拥有最先进的技术,而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占据了市场有利位势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另一方面,技术标准是产业主导企业寻求垄断和进行全球利益分配的“游戏规则”,谁掌握了“规则”的制定权,谁就占有了市场竞争的优势地位。同时,技术标准对市场结构也会有重要的影响。技术标准确立即主导设计出现之后,产业开始了“抖落”现象,通常只有少数企业能够抓住行业标准,快速发展,竞争力和经济规模迅速提高,许多企业则被市场淘汰出局,进入该行业的“机会窗口”很快关闭。
此外,劳动生产率 (与技术进步有关)是随市场规模增长而增长的。有研究表明,技术进步和市场规模之间存在“凡登效应”,即生产率随市场规模而增长的现象。有数据显示,市场规模每增长10%,劳动生产率增长4.5%,即劳动生产率(与技术进步有关)产出弹性的平均值为0.45左右。因此,技术进步的网络效应会在市场中不断得以强化。
第二,市场渠道会帮助企业获取创新回报。
从企业角度而言,拥有市场渠道、客户等市场资源就拥有了实现技术进步的一项重要的互补性资产。为什么很多小企业虽然拥有技术创新的能力、活力和冒险精神,但往往竞争不过大企业?原因就在于,大企业拥有营销渠道、客户资源、品牌等重要的互补性资产,这使很多小企业最终不得不将创新的技术或产品卖给大企业。因此,从企业层面而言,市场也是一种战略性的资源。
只有来自市场的利润,才是企业可持续的创新投入源泉。依靠政府扶持、财政和税收补贴的创新是不可持续的。企业只有持续不断地获得创新的市场回报,才能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技术改进和研发,创新和研发的投入也才能更有效率。
第三,市场用户能够有效地驱动创新。
创新通常不是个体的行为,创新的出现源自多个组织间的互动,尤其是生产者和用户的互动。
目前的技术发展模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进步,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创新螺旋”现象。所谓“创新螺旋”,是指因忽略了用户需求而盲目创新,造成了产品和用户需求间的不匹配,也造成了投资和收益之间的巨大断层。因此,很多企业都将注意力从单纯追求技术上的新突破,转向满足用户需求为前提的技术创新,即“市场驱动”的创新,其本质就是用户驱动的创新。
用户之所以能有效推动创新有多个原因。其一,用户最了解真正的创意需求;其二,用户群多样化有益于创意多元化;其三,用户自身的开发潜力是创新的不竭源泉。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可以预见,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将由全体用户共同决定。很多著名企业都通过不同的方式,如苹果公司的应用商店模式、宝洁公司的众包模式等,让千千万万的用户和分布全球的软件或产品应用开发者都参与到创新的过程中。
重视利基市场和低端市场对新兴技术的重要性
所谓利基市场,是指那些被市场中的统治者或有绝对优势企业所忽略的某些细分市场。技术利基可以避免创新的技术被传统市场排斥和挤出。通常而言,破坏性技术(颠覆性技术)需要首先在利基市场中站稳,技术利基可以看作是严酷选择环境下的“保护空间”,通常由补贴或战略性投资所创造。比如,液压挖掘技术和硬盘驱动技术都曾经历这样的发展过程。还有印度学者提出了 “金字塔底层”(BOP)市场的概念,认为BOP市场可以改变产品、技术和概念在系统内扩散的时间规律。变革和市场增长的所有驱动力量同时在BOP市场出现,它们包括放松管制、私营部门对BOP市场的介入、数字化、无处不在的网络连接、有利的人口结构,等等。这些驱动力相互作用,对“S形曲线”,即发达国家新产品、新服务的扩散模式形成了挑战。利基市场和低端市场,给予了新兴技术发展的重要空间,对其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总的来讲,市场资源是一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战略资源。能否有效地挖掘市场资源来促进技术能力提升和创新,取决于一国的社会能力,包括制度能力、政策能力、教育、文化等。“用工荒”等种种迹象,昭示着中国“人口红利”时代即将结束,未来中国参与全球化竞争的最大优势不再是廉价劳动力,而是13亿人口所形成的多样化、多层次的巨大市场空间。深化对市场这一战略性资源的认识和谋划,将意味着扩大中国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空间,给中国企业和产业技术能力的培育和成长提供重要机遇。而这将是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