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孙宜学:建立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建设的“四梁八柱” 奠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浏览:

中新网上海新闻4月28日电(记者 许婧)“四梁八柱”,来源于中国古代传统的一种建筑结构,靠四根梁和八根柱子支撑着整个建筑,四梁、八柱代表了建筑的主要结构。任何系统性的工作,都需要自己的“四梁八柱”,才能支起架子、盖起房子,然后住进人,开始安居乐业。国际中文教育作为新型学科建设体系,如何确立并建立自己的“四梁八柱”?

  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授,院长,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孙宜学近日参加西交利物浦国际中文教育高端论坛,他在题为《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建设的“四梁八柱”》的演讲中提出,国际中文教育作为新型学科建设体系,如何确立并建立自己的“四梁八柱”,奠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学科可否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以下为演讲全文:

  梁一   独立理论体系

  学科独立性的标志,就是有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形成独立的话语体系,获得独立的话语权。国际中文教育虽然作为一种对外汉语教学形式已经持续多年,但始终是在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教育学等学科理论框架内建构相关教学理论,主要是聚焦“三教”问题展开研究,重实际教学而轻理论体系建构,多围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词汇教学、语法教学、修辞教学,或国别中文教育研究,尚未形成整体性的理论框架和学术体系,而没有独立的理论体系,学科就等于无名无姓,身无片瓦,也就不能自立门户,成家立业了。因此,国际中文教育必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理论话语体系,形成独立完整的学术体系,才能自觉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国际中文教育学科体系,以确保学科高水平稳定发展。

  梁二 专业课程体系

  独立的理论体系形成过程中,国际中文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也应同步形成,这是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建设的菜单,不但包括上什么课,为什么上课,怎么上课,而且还决定了学生通过系统学习会获得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国际中文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必须内涵三全育人思想,具体体现培养目标并促成学习目标的实现。专业课程体系必须基于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的教育理念,科学规划、设置所有育人元素,使所有的元素都在动态过程中统一指向课程体系目标。只有确立了完整独立的课程体系,国际中文教育才能实现培养目标,提高教育质量。

  梁三 专职教师队伍

  国际中文教育学科独立的标志之一,是有独立的专职教师队伍。目前从事国际中文教育的师资队伍虽然精良,但从队伍编制看,仍基本属于“杂牌军”,尤其是海外中文教师,虽以语言学、文学专业为主,但老师们所接受的系列专业知识和所接受的专业训练,除师范类高校外,并没有把语言和文化教学能力当作学生必要的专业能力加以培养和实训。虽然进入大学从教后也考了教师资格证、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等,但这种应试型的考试,与专业化、系统性的教学能力培养之间的差距是巨大的。现在既然国际中文教育学科独立设置了,从事这个专业的师资也应逐步专业化、职业化。首先是优化现有国际中文教育师资,其次是从本专业独立培养的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类别博士生中选拔留任新老师,并逐渐实现新老教师自然更替,最后真正形成一支接受了特殊的专业训练的职业师资队伍。

  梁四 专业人才培养

  国际中文教育学科成立的目的是培养世界所需要的专业国际中文教育人才,他们经过系统的专业训练,能够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教学经验,掌握丰富的中文和中华文化知识,形成跨文化交流意识和能力,能够自觉学习、主动学习,能够根据中文教学环境和教学对象的变化即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根据不同国别外国学生学习中文的需求和兴趣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与此同时,专业人才还要有国家战略认识,提高工作站位,将海外中文教育与中国外交、中国形象国际塑造结合起来,不但培养海外“中文通”,更要培养知华友华的“中国通”,从而体现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的特殊性、人才培养的特殊性、人才工作性质的特殊性,代代相传,形成良性循环,最终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从形式到内涵都形成自己的独立性。

  柱一 知识体系

  国际中文教育专业教什么,学生学什么?作为独立学科,支撑学科的知识体系如何构建?这些都是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建设的基础问题、基本问题,也是核心问题。国际中文教育首先是要培养学生如何面对国际学生教好中文和中华文化知识,国际中文教育首先是在国际化视域下研究如何系统地帮助学生掌握系统的中文与中华文化知识并还能面向外国学生教好中文,讲好中国故事,而传统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汉语言文字学”“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侧重于理论研究,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学理论研究能力。除此之外,国际中文教育专业还要尤其重视通过中文教学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所以,也应基于国际中文教育学科特殊的“国际性”,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融入课程体系,与语言教学相辅相成。同时,国际中文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能上好一堂中文课,所以学生也必须掌握必要的教育学理论和实践技能。只有这样,这一学科的“国际”“中文”“教育”三种类别的知识体系才能共同服务于“国际中文教育”,构成一个完整的独立的知识体系,推动中文和中华文化世界化。

  柱二 理论体系

  任何新生事物诞生的标志,都是要确立自己存在的理由,也就是证明自己存在合理性的新概念、新范畴,并据以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目前,国际中文教育“百论待兴”,而且因为长期“陷身”于已有相关学科理论体系之中导致身份不明,使得其独立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更加复杂,也更为艰难。首先是先脱身:即挣脱现有相关学科理论体系的羁绊,借鉴而不借用,“拿来”而不套用,在吸纳相关理论体系的相关概念、范畴等基础上,尽快搭架子,养肌肉,塑造独立的理论体系,探索独立的学科理论和方法,为国际中文教育科学发展提供科学理论指导。鉴于国际中文教育的实践性强,学科理论还包括教学理论研究,实践模式研究;鉴于国际中文教育对象复杂多元,学科理论还包括区域国别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鉴于国际中文教育事关中国外交、中国国际形象,学科理论还包括跨学科交叉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鉴于国际中文教育事关海外汉学发展,学科理论还包括汉学家中文学习经验总结与分析等……在所有这些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国际中文教育理论要自然浮出,卓尔不群,“出群而不群”,以全新的理论风貌展现自己的学科个性。

  柱三 话语体系

  话语体系简单讲就是话语权。国际中文教育话语体系就是指在本领域的话语权,再简单讲,就是在这个领域谁说了算,谁做裁判,谁出题,谁改卷。一句话,谁是老大。学科话语体系的形成一般落后于新学科的确立,新学科形成后,学科理论要持续完善,所培养的人才得到普遍认可,所组织的活动产生广泛的积极影响,能够主导本学科的议题设置,确立本学科的质量评估标准等等。

  话语体系基于学科实力,学科实力基于国家综合实力,尤其是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其设立和发展都源于中国综合实力提升产生的文化走出去的内需,以及中国影响力的提升产生的世界对中国智慧的外需,所以尤其要紧密围绕中国国际话语权,获得并巩固自身的国际话语权。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重视本国语言文化国际传播,并视为国家软实力的象征,甚至作为国家间博弈的砝码,有时也成为文化冲突、政治冲突的导火索,鉴于此,国际中文教育学科的国内外话语权,首先是要有国家战略意识、服务国家意识,其次是要确立独立的学科理论体系,发出中国声音,确立中国话语场域,以创新性理论引导国际语言文化传播导向,不断扩大朋友圈,“以道得助”,“广纳博收,博观约取”,在国际语言文化传播政策制订、学术体系建构、泛在话语权建构等不同层次形成国际中文教育影响力的日常化,夯实中国特色国际中文教育话语权的基石。

  柱四 标准体系

  2021年12月06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十四五”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标准体系建设规划》 ( 国标委联〔2021〕36号),强调要“加快构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标准体系,助力高科技创新、促进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 标准体系的构建需要遵循四个基本原则:目标明确,全面成套,层次适当和划分清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2366—2009])国际中文教育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产物和载体,要保证高质量发展,必须基于现有的各种标准进一步形成完整的标准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构建“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则把“完善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作为国际合作交流的工作要点。中国第一个国际中文教育标准是1988年颁布的《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和等级大纲(试行)》,后来又研发了一系列规范标准,如《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汉语水平考试大纲》《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等。但随着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已有标准亟需升级完善。2021年3月,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组织研制的《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GF0025-2021)发布,自2021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这是中国首个以外国中文学习者的中文语言技能和水平评价的规范标准。确立了新标准后,国际中文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就有了明确的目标,也有了实施目标的具体程序和方法,科学规范,有章可依,有法可循,为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支撑。

  柱五 平台体系

  国际中文教育具有独特的跨国别工作特点,从国别看,是典型的“一”对“多”,即中国面向全世界推广中文与中华文化;从合作平台看,则又是“多”对“多”,即中国政府、教育机构与团队,在国家统一领导下,与世界各国相关机构共同推动中文与中华文化世界化。这就需要国际中文教育有时是一船到各国,有时是千帆到各国,船泊要码头,飞机要机场,建立国内外国际中文教育平台是支撑国际中文教育的基础。目前海外孔子学院、中国文化中心、华文学校等等,都是相对成熟的合作平台。在此基础上,中外还要合作建立学术社团、协会、学术期刊、学术研究中心、学术研讨会等,形成影响力突出,个性鲜明、形式多样化的平台,构建多元共生、相互补充的国际中文教育平台体系,搭建遍布世界的中外学者、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桥梁,充分整合国内外高校、教育机构已有的相关优质中文教育资源,依托平台体系实现资源的跨国别流通,以中文教育合作,推动各国外交、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全方位理解和互通,以国际中文教育平台,延伸扩建、连通国与国之间全方位互通的平台,使国际中文教育真正成为沟通中外友谊的桥梁。

  柱六 管理体系

  国际中文教育作为专业类别博士学位点,目前已有很多学校申请设立,并且队伍会越来越壮大。是设立后即纳入学校现有的管理体系,还是另外设立专门的机构,或在现有体系内设立专门的工作人员或办公室专门负责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建设?学校管理机构估计都倾向于选择第一种方式,也就无非多增加一份事务性的工作而已。但国际中文教育学科与常规的学科既有共同性,差异性也明显,即其工作具有鲜明的实践色彩,教学对象的复杂性也决定了其教学实践必须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以变应变,因此,其人才培养过程必须加强实践训练,包括海外实习,国内外联培等,这对既有的学科管理体系就会造成直接的挑战,或者说是激烈的冲突,就会频发教学事故,就会失去很多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资助项目、教改项目、参评教学奖等等,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相互视为麻烦,也客观上会给学校的管理体制造成很大的困扰,造成很多新问题。

  国际中文教育虽然是新学科,但源于已有学科资源,并且与各学科之间也是相互依存补充的关系。从管理成本看,单独为一个学科成立一个管理机构也是不现实的。为了既突出国际中文教育学科的特殊性,又最大限度满足学校现有的管理体制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的统筹规划,下好一盘棋,目前最好的方式是赋予学科所在单位充分的自主权,推动学科自治,在招生、培养和就业等方面发挥学科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权,而学校则综合平衡学校学科发展,提供专业建设服务,帮助新学科尽快形成学科体系,长大成人,再反哺学校其他学科发展。

  柱七 技术赋能

  任何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技术,国际中文教育教学对象的复杂性、多元性、区域差别性,尤其需要借助技术实现中文教育的远程化、无差别化,既能在国际化大都市生根,也能在不毛之地发芽。另外,因为世界中文的供需矛盾突出,需远远大于供,单靠传统的教育方式无法满足,有时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必须借助技术手段,才能实现全球语境下中文教育的普及与发展。

  数智时代的国际中文教育必须通过技术赋能确立国际教育新赛道,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云计算、元宇宙等数字人文技术建构适合AI世代学生学习特点的虚拟化、数字化学习环境,运用微课、慕课、智慧教学平台等,营造一个有效且高效的中文教育环境,有信息传播处即能有中文教育。

  国际中文教育信息化,包括教学资源的信息化,也能使中文教育实现无所不在化。学生随时可以用随身的电子设备学习中文,随时随地可学中文,还能同步自我校正,全覆盖、低成本、高效率。这说明,技术可以帮助国际中文教育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评价等方面创造新的理论范畴、教学模式,从而有助于国际中文教育学科的自主发展。

  柱八 信息化建设

  兵马未动,信息先行。信息化已成为人们的基本生活方式,须臾不可相互脱离。作为以中文世界化为目标的学科,只有充分了解世界范围内中文教育的信息,才能准确判断国际中文教育的形势,科学分析中文的供需关系,精准配备中文教育资源,实现中文教育资源使用的最优化,实现人人皆可学、处处皆能学、时时都可学的中文环境,课堂教学与个性化学习相辅相成,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因地施教,既保证了世界中文教育的需要都尽量得到了满足,同时也节约了国家资源,有利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信息化可以实现国际中文教育的普及化。教育资源信息化后,就能扩大覆盖面,使教育更具个人性、即时性、公平性。通过构建信息化平台,国内外国际中文教育资源就会更充分融合、互通、共享,中外教育机构、院校、企业的中文供给关系也会打通,如海外中资企业的外籍员工的中文学习,就可通过教育机构和高校的智慧教室、网络中文课堂等得到满足。

  国际中文教育信息化主推学科体系科学化。信息化将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三教”的创新,推动世界中文教育布局更优化,格局更细化,实现高质量、区域化、个性化、多样化国际中文教育新局面,形成“信息化+国际中文教育”特色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以国际中文教育引领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新形态。(完)

链接:http://www.sh.chinanews.com.cn/kjjy/2024-04-28/123639.shtml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