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王晓渔:大师需要“良民证”吗?

来源:北京青年报   时间:2009-11-14  浏览:
  自从7月11日季羡林、任继愈同日辞世,学人中“大师远去”的感叹就不绝于耳。最近,唐德刚、钱学森、贝时璋三位不同领域的著名学者先后离世,公众舆论再次陷入“大师焦虑症”之中。尤其是钱学森先生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如何培养大师”成为热议的话题。
  听说,为了回应钱老的问题,南方一所知名大学最近宣布,今后每位毕业生将会有三份成绩单:一份学业成绩单、一份能力方面的证书和一份对人格养成经历方面的描述。最后一份成绩单被称为“人格证书”,据称由三个部分组成:心理素质、基本价值观及人际关系。
  在报纸上刚刚看到美军一名心理健康专家枪杀13人的新闻,又看到“人格证书”将心理素质作为标准的消息,觉得很疑惑。我不太清楚“人格证书”如何评估心理素质,是采用现在非常流行的那些心理测试吗?我们随处可以见到这种题目,在你面前摆着苹果、橘子、香蕉,你会选择什么?答案通常是,选择苹果证明你毅力坚强,选择橘子证明你深思熟虑,选择香蕉证明你单纯可爱。其实,一个人选择哪种水果,主要取决于他的口味,与心理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一个人既不喜欢苹果,也不喜欢橘子,更不喜欢香蕉,是否说明他就是白痴呢?这种心理测试跟血型、星座方面的一些测试游戏一样,用来娱乐没有关系,用来评估心理素质就有些风马牛不相及了。
  事实上,从几年前的“马加爵事件”之后,很多大学就开始推行心理测试,但是效果如何,值得怀疑。南方某大学进行的心理测试,可能不会是苹果、橘子、香蕉式的题目,但是能否比美军心理健康专家更为专业,值得期待。我并不因为一位心理健康专家兼杀手否认心理学的价值,更不否认大学里有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的必要,但是心理测试是否与人格有关,实在不敢肯定。
  基本价值观会面临更大的挑战。最重要的是,何谓基本价值观?可以等同为大学公共课上讲的世界观、人生观吗?如果等同,没有必要多此一举,直接使用公共课的成绩即可;如果不能等同,就会面临价值观的转变和多元价值观的问题。若干年前,大学生谈恋爱,稍有出轨行为,就被视为道德败坏,现在大学生可以合法结婚。艰苦朴素一向被视为美德,但追求时尚就应该受到谴责吗?基本价值观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在有明确答案之前,用来作为评估标准,显得过于草率。
  “关系”则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词语,以至于英语只能把它翻译成“guanxi”。由于与国际接轨,有人将关系改称“人脉”。前不久听说,有些地方的大学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教学生培养人脉,并且要求学生制定目标,比如一年需要认识100位新的朋友,为了维护人脉,每隔多长时间需要发一次短消息、打一次电话、寄一张贺卡,均有明确指标。听到这个消息,我有些吃惊,自己固然没有培养人脉的兴趣,但是成为“被人脉”的目标,似乎也不是什么好事情。我并不认为一个人应该绝交息游,但是把朋友的交往如此功利化,恰恰是违反价值观底线的。
  大学设置“人格证书”是为了回应钱学森的问题,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领袖人才,可是这种“人格证书”几乎可以等同于“良民证”,难道培养大师需要从颁发“良民证”做起吗?一般来说,大师都是特立独行者,既然要创新,思维就会比较超前,不同于一般的学者,不但没有统一的标准,有的大师还会有一些怪癖,如果给他们颁发“人格证书”,不知是该打高分,还是该判不及格。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对于这个问题,并非没有解决的路径,打开任何一份报纸,几乎都可以看到相关讨论,自主办学、学术独立、教授治校,可谓了无新意。当然,许多改革并非大学校长所能决定,但是在校方可以决定的范围之内,我们看到的却是“人格证书”这种发明。如果要坚决推行“人格证书”,我倒以为,不妨先从大学的领导班子做起,看看大学的校长、副校长们的“人格”到底能得多少分。
(作者系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副教授)
2009年11月14日   北京青年报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