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坛主简介
章仁彪,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上海市哲学学会秘书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专家、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与学术研讨会协调成员、中国高等教育战略报告《2020中国教育发展纲要》特邀专家。章仁彪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长期从事哲学和社会科学的教学和交叉研究,发表论文80余篇,涉及学科领域有哲学、政治学、高等教育、公共管理等,主编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和《哲学导论新编》等。
核心提示
城市管理不仅仅是指物质的空间,应该有更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 今天的城市化,应该更加注意到文明辐射,不要简单地追求市民数量,而应该关注生活质量,注意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不是同等的。 我们要化解文化冲突,才能建设和谐城市,城市的危机高于乡村。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中国2010年世博会的口号,也成了全体城市人的骄傲,和“城市梦”的理由。世博会的这句话实际上是来自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最博学的学者。他说,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我们现在的城市人越来越多,但不管是新城市人还是老城市人,都是移民的后代。城市的特点恰恰是移民,没有移民就没有城市的今天,城市的历史就是一部移民的历史。
但是“城市”是否自然而然就等于“生活更美好”呢?某种意义上也是对的,人类美好的城市梦可以说古已有之,就像亚里士多德所说,人们留在城市就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城市某种意义上也的确是现代文明的一个代名词。城市尽管有那样这样的问题,但是工业文明是高于农业文明的、城市文明也总是高于乡村文明的一个发展阶段。城市可以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特别是在城乡二元结构的背景下,还有户口的管制,成为一个城里人,几乎是所有乡村乡民的共同愿望。曾几何时,“农转非”是多么的令人羡慕啊!
今天,中国的城市化浩浩荡荡,横扫华夏,亿万的劳动力正在向城市转移。到城市寻觅生计之间,我说城市的确成了美好生活的象征,成为亿万农民奔小康的首选之地。可是进了城的农民们会发现打工者的城市梦并不是美轮美奂的,要经过多少的拼搏,这里的辛酸苦辣也许比待在农村更厉害。同时,现代社会调查表明,城市人也并不觉得城市就等于生活得美好。但是世博会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口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样说,是不是乡村就不能让生活更美好?难道乡村就等于生活的糟糕吗?这是对世博会主题的误读。
回到世博会的口号,之所以能够获得申办成功,获得人们的支持,恰恰并不是简单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如果照上述理解的话,把这句话翻译成英语的话,和我们申博本身的口号是不一样的,BetterCity, Better Life应该是“(只有)更好的城市,(才会有)更好的生活”。这就包含这样的意思,即目前的城市状况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这里当然包括“城市病”,比如空气的问题、交通的问题等等。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
应该注重文明的辐射
我今天讲的大概是这么几个问题:第一,是讲一讲快速城市化,中国发展得举世瞩目;第二,是讲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城市化;第三,城市化理论重构与三大空间协调发展。最后的结语是讲一下未来城市,诗意栖居何以可能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中国快速的城市化正为世界瞩目——兼谈“中国崛起论”。
20世纪是世界加速城市化的世纪,也可以说是世界城市化最快的一个世纪,60多亿人口已经有30多亿生活在城市里。中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上海,最低的知道是哪儿吗?是贵州,已经不是西藏。西藏广袤的青藏高原,人口不可能那么分散,所以它的城镇人口比重高于贵州。
中国快速的城市化会有什么样的问题呢?这是国内也是国际学术界关注的问题。中国这么快速的发展,人类的资源够不够,这就是世界上所谓的对中国发展的担忧。有一批人宣传“中国威胁论”,是为了制造世界对中国的恐慌和遏止中国的发展,这是政治的考虑。但是从我接触到的西方学者、平民的角度,他们认为中国发展太快,也有一个威胁,什么威胁呢?就是对地球资源的威胁。
所以,我认为,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不仅是回答中国发展模式的转变问题,同时也是回答世界对中国的担忧。的确如果我们家庭汽车的普及达到美国水平,如果我们的人均能源消耗相当于美国,需要五个半的地球才能供应中国一国的需求。当然我和西方学者直接对话时,我不这么说,而是说,你们可以享受快速的交通,可以现代化,却让我们停留在前现代化,然后你们来看看田园风光。问题是中国的老百姓也想要发展、要富啊,所以我理解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仍然是发展。
中国的快速发展,也引出了另一种说法,那就是有人说“中国崛起论”。问题是国内的学者也跟着呼应讲“崛起”。对此论一提出我就表示质疑。我说,谁是第一个说中国崛起的?是拿破仑!18世纪拿破仑雄踞欧洲时说过一个警告:东方有一头狮子正在睡觉,千万别把它弄醒,一旦它醒来全世界也要震惊。“崛起论”实际上就是这样来的。当然国内说的是“和平崛起”,可是所谓崛起,不就是要比别人高出一截吗?你我一般高怎么说崛起呢?姚明鹤立鸡群可以说是“崛起”。所以我说不要自己叫“崛起”。国外华人曾经说21世纪是中国文化的世纪,我说且慢,大家是不是认可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结果就是美国霸权的崛起。如果21世纪真成了中国文化的世纪,那么其他文化就会感觉到恐惧。
我认为,还是小平同志说的,埋头苦干,决不当头。德国的经济快速崛起,但是德国人自己从来没有说过要崛起,所以欧洲人民原谅了德国。如果德国说要崛起,肯定欧洲会反对。现在我们不说崛起说发展,说中国是“和平发展”,大家都可以发展,你发展,我发展,大家共同繁荣。
“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第二个问题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城市化。
中国的城市化正引起世界的关注,中国在20世纪末进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期,我们怎么吸取历史教训,走出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也将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件大事。
我们是在全球化背景下进入快速城市化的。我个人提出了“全球化”的三大基本特征及其“双刃剑”的本质。
第一,这是市场经济的全球扩展,随着中国这个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公然宣明我们的改革取向是市场经济,当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WTO、IMF、OECD、APEC等等组织都在推波助澜着经济的全球化。有人说我们不要参加什么WTO,其规则不利于我们的发展,游戏规则是人家制订的,但你不参与怎么会有发言资格呢?市场体制是至今人类社会找到的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
第二,科学技术的全球联网,没有今天的科学技术,没有WWW、没有internet,会有这么快的全球化吗?包括“9·11”,基本上是全球同步获知的。科学技术的研发领域也是全球共趋的,包括现在的IT(信息技术),还有生命科学、材料科学,都是全球趋之若鹜的。我们说的“纳米”,台湾同胞翻译是“奈米”,我觉得“奈米"这个翻译也不错啊,什么“奈”?,无可奈何的奈,一个“大”一个“小”,当中一个“等号”,大等于小,小等于大,大中有小、小中有大。我觉得它这个翻译不错,我第一次到台湾是在一个大学看到“奈米”这个中文词的。两岸应该更多沟通交流,不要搞得同是用中文也互相看不懂了。
第三,生态环境的全球联动。我到澳大利亚访问,我说不太公平啊,澳大利亚这么大的地方,只有多少人口呢?只有上海这么多的人口,1800多万,你们应该更多接受一点移民啊。他们说不行不行,我们澳大利亚缺水。我开玩笑说,你们四边都是水啊!“我们缺淡水啊”。我说光你们缺啊?全世界都缺,中国有四十多座城市被列入缺水城市。我到日本的时候,正好是北方连年刮沙尘暴之后,日本人跟我说,中国的沙尘暴飘到日本来了。我说对不起,朋友们,这可不是我们土产的,我们沙尘暴也是从外面刮来的,从北方高原刮来的,“Only One Earth”,我们是一个地球共享。
总之,“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中国城市化目标应是
城镇化与都市化并进
第三个问题我要谈的是“城市化理论的重构与三大空间的协调”。
什么是城市化?各种文献资料说,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聚集,是农业劳动力向非农劳动力转移。我说这只注意到城市化量的特征,而忽略质,特别是自觉的城市化,不仅仅是聚集的过程,同时是辐射的过程,是城市文明向乡村的辐射,是城市现代文明的成果通过郊区向广大农村辐射。所以,城市化是聚集和辐射的过程,不能是简单的进了城就是城市化。今天的城市化,我们应该更加注意到文明辐射,不要简单地追求市民的数量,而应该关注生活质量,注意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不是同等的。
我认为中国城市化目标应该是城镇化与都市化的并进。中央文件至今使用城镇化,学术界普遍是城市化,也有人说都市化的,都是同一个词。为什么我说先都市化再城镇化?就是为了突出城市化的自觉进程应该为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给现代文明的辐射给予更多的关注点。
从文明的角度,小城镇大战略,这是中国社会学泰斗费孝通的论述,我认为这个命题不错,但是我认为我们应该注入新的内涵。只有经过一定城市文明的提升,城市文明的辐射,城市是现代改革开放成果共享之后的,向农村辐射的小城镇,才更具有人类文明发展的大战略。所以我们先要都市化、文明化,把生活质量提高,然后辐射到小城镇和农村。
我国的城镇数量,改革开放之初是两千多个,到现在是两万多个,成就了东南沿海的大战略,也蕴含着接下来发展的后续力的问题。现代城市化是一个都市连绵化,西方学者跟我交流,为什么中国对城市化这么崇拜?我们已经不要城市化了,反向而行城里人都愿意到乡下生活。我说城市化不是反对城市文明,而是高度城市文明的同时,又要享受乡村风光的自由、浪漫和恬静,这是更高水平的、深度城市化,而不是倒退的城市化。
城市化引发三大空间变迁
下面我想讲的就是城市化的三大空间的变迁问题。城市是一个物理地理空间,但是它同时又是一个社会经济空间。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取得的社会和经济成绩非常巨大,但我们未雨绸缪的是文化心理空间的变迁是否跟上了如此大规模的建设与变动呢?比如,我们说欧洲有移民问题,埋下了文明冲突的根源,但是中国好像没有移民问题。但是中国城市化的问题,东南西北的广泛流动,移民是城市的活力。
我们学校的外地生源本科生中近70%留在上海就业,成了上海城市的新移民,上海的“白领”中已有很大一批是新移民。但他们普遍承受着多大的压力啊,要买房子,当“房奴”——有资格当房奴还不错的,你至少可以付首付。现在还有一批年轻的“白领”,连当“房奴”的资格也没有。还有大批的农民工,他们要实现“城市梦”的路更为漫长沉重。城市要关注他们的文化生活,心理发展空间,这个问题日益重要。今天提出建设和谐社会,是不是也应该关注这一点?所以我认为,城市化绝不仅仅是物理地理空间的变迁。我们不仅仅需要一个能遮风挡雨、畅行自由的物理地理的空间,而且需要一个能安居乐业、衣食无忧的社会经济的空间,当然更重要的是我们还需要一个能够沟通交流、安身立命的文化心理空间。
关于物理和地理空间,我们希望有“回归自然”的舒适安逸,但是现在出现了很多伪造的自然,“人造山水”,实际上买房子的时候,有水的房子肯定贵。现在买房子,人工挖一个水池,实际上维护这个“人工湖水”的代价是十分昂贵的,以后的物业费大量是消耗在水上。而且人造山水有时候适得其反,带来新的环境问题。
物理和地理空间发展,还有城市老城的发展。城市建筑的历史文脉继承很重要,我经常说千秋功罪以后来评,如果千城一面,失去城市文脉这也是不行的。
还有社会经济空间。城市动迁引起了许多矛盾。中国城市化农民的贡献除了廉价的劳动力之外,还有一个是土地资源的牺牲(这也许是农业集体化的必然?)。
文化心理空间的重构对于城市生活尤为重要,因为城市是一个异质化的陌生人的世界,而不像乡村是一个同质化的熟人社会。农村里你要做一点坏事,大家互相都是认识的,但是进入城市里大家都是陌生的,城市是一个生人社会,对人的心理压抑很大,当你进入一个新的环境时,心理总会有一点胆怯的恍惚,总有一点东张西望的新鲜,但同时这就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心理上的压力。还有移民的自我认同,我究竟是谁,进了城的移民依然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家乡的文化风俗习惯。“我是谁?”自我认同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是有很大的困惑,因为城市总是移民的世界。
现代城市化要回归
到以人为本
今天的国家竞争不是一两个城市的单打独斗,而是一种以都市连绵区为基础的综合实力的竞争。这也是为什么我提出中国的大都市也要发展的背景。中国的三大都市连绵区,环渤海、长三江、珠三角,当然现在还有其他的城市群,这些都是在兴起的过程中,但是我们现在的三大城市群对国家经济的贡献还不太大,只有45%。但是美国三大城市群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是65%,日本的三大城市群贡献是69%。所以我认为我们的发展不仅仅是自己的事,也是中华民族综合国力提高的重要任务,我们担当此任,不仅为本地人民做贡献,也要为中国人民做贡献。
更好的城市才有更好的生活,城市梦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这里就有城市新的发展形态和新的功能建设目标定位问题。什么是城市功能呢?我提出了城市的基本功能是“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问题。但“三生”应该以生活为核心。
生活永远是城市的中心任务,这就是我们今天党中央特别强调的民生问题。的确我们要关注民生,但也要仰望星空,仰望星空我们才会综观全局。
另外就是生态与环境,没有良好的生态何以更好地生活呢?但是我个人认为三大基本功当中核心就是生活,就是亚里士多德的那句话,也是世博会那句话,生产是为了生活更美好,生态也是为了生活更美好,这就是“以人为本”。我们的以人为本,在保护每个人的基本权益的前提下,还是要以大多数人为本,我们说“三个代表”,就是代表大多数人。特别是大规模的城市发展当中,我们要多想想怎么尊重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广大城市平民和劳动群众的利益、尊重他们的人身权利和人身尊严,不要动不动城市治安出现问题,就是流动人口造成的,没有流动人口有城市的繁荣吗?
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尊重自然和环境,这也是今天科学发展观说的很多的。刚才说了三大空间,我认为科学发展观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当前要注意解决三个问题,第一就是要“超越技术中心,回归以人为本”;第二,中国的城市化还要“扬弃消费主义”,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三,城市发展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化解文化冲突”,才能“建设和谐城市”。城市的风险危机高于乡村,因为城市是一个更为拥挤的异质化的陌生人的世界,城市人的文化认同更具多样性。这就有一个城市化发展的成果何以让大家共享的问题。
我们在笑西方出现的一些问题时,也要反思自己,我们大规模的城市化会不会隐含着类似的问题?我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叫“籍裔”(籍贯)问题,我觉得这也是我们大规模城市化要注意的问题,我们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移动规模不亚于欧洲,没有欧美的种族和族裔冲突问题,但也有不同籍贯人口之间风俗习惯的差异,新移民进城也有一个“文化休克”和“文化适应”乃至于“文化冲突”的问题。
最后,我的结语是:我们的城市化目标应该是城乡协调,和而不同,人化自然,“诗意栖居”。
本报记者 陈晓春编辑整理
新华日报 2009 年 1 月 14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