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阮仪三:造房子不要浮躁,认真最重要

来源:新民晚报   时间:2008-06-05  浏览:
      上周,我在晚报发表了一篇《传统木结构防震原理可供借鉴》。传统的木结构建筑能抗震是中国古人的智慧创造,而近代发明的钢筋混凝土房屋,对地震也有防御措施。
  1976年唐山大地震,伤亡惨重,因为震中是城市密集地区,那时提倡不符合科学的先生产后生活,建的居民住宅有许多是干打垒式的排排房。干打垒就是土坯墙,上面搁块混凝土板,盖成多层楼房。地震一来,土坯砖全震酥了,楼板塌下来,瞬时就遭了大灾。
  在这以后,国家就三申五令地对建造房屋提出防震要求,对不能抗震的已建房子要加固。规定得很清楚:对一般住宅楼,特别提出墙体上搁楼板的,一定要增加连接的钢筋,每一层楼墙体要有整体的钢筋混凝土统腰箍,以后又禁止在民居中使用小空心板。同济大学结构实验室有全国最大的地震试验台,对各种建筑都做过抗震模拟试验,如大批建造的不同类型的住宅,以及新型大跨度、高层建筑等等。因此,各种房屋能抗怎样的震级,都有过科学实践依据。
  对已经建成的房屋,原来不符合防震要求的,都要加固。过去可以在北京、天津以及附近许多城市中见到,许多旧楼房外面加了钢筋混凝土的柱和腰箍,我们都戏称之为“五花大绑”,这些房子近年来大多已拆除了。应该说经历了唐山大地震,人们已经从中接受了教训,以期从容地应付今后的天灾。
  但百密也有一疏。近十几年来经济大发展,城乡快速地建造了大量房屋,图快、图多、图表面的成绩,工作就浮躁,就忽视了质量,忽视了防震措施。一些建筑不按规范,建造时也没有严格地监理,建成后没有检验,农村更缺乏科学知识和管理。汶川地震,造成严重的灾害,同时,我们也看到有认真注意质量的校舍而没有坍塌伤人的报道。这些经验和教训是深刻的。我们不是不懂、不会,而是不认真。从此,我们都应该认真起来,不要浮躁,不要再做那些图快、图表面的事了。
      2008-06-05       新民晚报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