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冯晓:国际联合人才培养助力融合发展

来源:中国电子报   时间:2021-05-06  浏览:

编者按:2020年6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会议强调,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融合发展,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加快制造业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夯实融合发展的基础支撑,健全法律法规,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

为促进《指导意见》有效落实,中国电子报策划推出“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专栏,邀请全国各地工信部门主要领导、业内专家、骨干企业相关负责人围绕《指导意见》的贯彻落实、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特色做法、下一步对策和建议等发表真知灼见。敬请关注。本期为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院长冯晓的署名文章。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实施“互联网+”行动的主战场。2016年、2017年,国务院先后出台《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对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作出战略部署。2020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更是体现对融合发展工作的高度重视。

一、复合型人才供给成为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是中国加速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必由之路。但据麦肯锡(中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国内制造业对工业4.0虽然抱有极大的热情和期待,但只有6%的企业对如何推进制造业升级发展有清晰的路径规划。德勤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调查结果类似。另据埃森哲新近的调研报告:以新业务占总营收过半为界,过往三年中国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的企业不足10%。微软高层人士如是说:中国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面临着缺工具、缺策略和缺人才等三大约束。教育部和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指出:202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缺口为750万人,到2025年缺口将达到950万人。

得益于信息技术在商务领域的广泛应用,中国目前已经拥有为数众多的IT人才。但与电子商务不同,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起点是工业自动化,特点是工业互联网、工业大数据、工业人工智能和工业区块链等新技术在制造领域的应用。制造系统构成复杂,涉及面广,实时性强,有更精细、可靠、高效和安全的要求,因此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需要从规划、研发、应用到管理的跨学科人才以及多层次、复合型的团队。

二、复合型优质人才培养亟需突破三大挑战

复合型人才的持续供给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动能。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力,为受教育者打好基础尤为关键,当前人才培养主要面临三大瓶颈。

(一)人才培养的有效方略缺失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涉及一个跨学科、融IT和OT为一体,并处于动态发展期的工程领域,要求人才培养方案必须跨界联动,设计教学内容时必须处理好遵循知识结构和突破知识结构之间的关系。近年来不少国内院校虽然纷纷建立“智能制造”学院或专业,但培养方案鲜有突破,教学内容多是机、电、信息和计算机技术等课程的简单叠加,难以有的放矢地向学生传授跨界、但又融合的复合知识以及实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技术路径。更堪忧的是不少教材内容已远滞后于工程技术前沿,“智能制造”专业毕业生的能力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要求脱节。

(二)人才培养的师资力量薄弱

伴随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根本变革是将制造链延伸到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既涵盖产品设计、研发、加工、质量、成本和营销等环节,又涉及企业运行模式和市场应变能力,是一种集研发,制造、管理和服务为一体的新型生产模式。其中,数字化保证了人、机和产品之间信息的无缝衔接和及时共享,智能化使得制造系统具有灵活、快速的自适应能力。由于国内院校的大多数教师并未直接参与上述变革,缺乏对前沿技术研发和综合应用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因此造成了在人才培养和人才需求之间的错位。

(三)人才培养的实践条件匮乏

工程教育要引导受教育者形成适应技术变革的思维方式、知识储备和工作能力,工程实践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但是国内众多院校目前并未完全具备符合上述要求的实践条件。究其原因,一是融IT和OT为一体的实践教学既要考虑真实产线的综合度和复杂性,又要能够通过模块化柔性组合对关键技术实施针对性训练,搭建符合生产和教育双重要求的实践教学基础是一个难题;二是实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是一个变革过程,目前尚无完美解决方案,不少院校利用财政资金快速建成的“智能制造实验室”实质上还是自动化流程实验室,与IT和OT的真正融合有较大差距;三是此类学校实验室多委托企业搭建,后者往往出于商业利益将其产品和服务冠以“智能”,而且直接套用实际工业产线,因此不具备“学习工厂”的功能。

三、国际联合培养人才是破局之道

要打破人才“瓶颈”,就必须解决人才培养方案和教材、师资以及实践条件等问题。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动因之一是生产性实物资本回报持续下行,发达国家的资本密集型产业首当其冲。竞争压力迫使制造业企业必须针对技术升级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和路径。与企业相比,高校教师则具有基础理论和教育方法论上的相对优势,因此打破人才“瓶颈”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国内院校和国际企业加强研发合作、形成互补优势,共建工程实践平台。

德国是制造业强国,工程和技术教育效率高、质量有保障,与德国素质优良的师资不无关系。在德国高校任工学教授不仅要有学术研究经历,也要有工程研发经历,教师持续追踪工程前沿、直接参与企业研发有助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更新教学内容。与德国相比,国内高校教师则具有科学研究和工程基础教育上的相对优势。因此打破人才“瓶颈”的有效途径之二是中德两国院校加强双向交流,提升团队实力,改善人才培养效果。

同济大学在国际联合研发、跨国人才培养方面做了一系列尝试,主要举措包括:借鉴德国工程教育理念和产教融合模式,开发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参照德国标准,组建规模适当、结构合理、具备教学和研发双重功能的跨国师资团队;与德国企业和院校联手,建设与技术前沿接轨的“仿工厂”综合实验室。

以围绕智能制造的人才培养为例,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在德国正式提出“工业4.0”的次年即按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应用的思路、协同德国高校和企业联合研究制造业升级路径,搭建国内首个“工业4.0—智能制造实验室”,设计由中德双方教师和企业兼职专家共同实施的模块化智能制造特色课程和综合实训项目。得益于国际联合创新和跨国人才培养,学院培养的众多中德两国毕业生已成为活跃于两国制造业的有生力量。同时,由中德双方教师和企业兼职专家组成的复合型师资团队通过新技术开发、应用和咨询服务,支持中国制造业企业技术升级。办学成果得到中德两国政界和业界的高度认可。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是一个正在兴起、融多门类知识和技术为一体的复杂工程领域,对学界提出了变革传统格局、更新教学内涵、提升师资能力和夯实实践基础等多重挑战。面对上述挑战,国内相关院校必须顺应创新趋势,对接前沿动态,以工程研发和人才培养助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作者系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院长)

链接:http://www.cena.com.cn/industrynews/20210506/111723.html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