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阮仪三:文汇报和遗产保护事业

来源:文汇报   时间:2008-01-18  浏览:

      我做保护江南水乡古镇的事,最早是《文汇报》报道的,那还是在1990年的5月,头版头条,标题是“发展经济无损民居特色,水乡明珠再现熠熠光彩”。在那个年代旅游业还刚刚兴起,很多人还不太知道江南水乡的情况,这篇文章向人们讲述了一个重要理念:农村不是只有拆了老屋建工厂才能发展,保护好这些古镇的老房子,会是一幅美好的风景。
    
     1991年《文汇报》报道了上海外滩和南京路的保护规划,后来陆续登载了有关的文章,冲淡了当时有些开发商要在外滩盖高楼,要拓宽南京路,要打造黄浦江畔新景观的咄咄逼人的高论。在人们热衷于“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时候,要保护历史风貌,要留存城市记忆的议论,是孤独的,是不合时宜的,但《文汇报》注意到了,这是大发展大建设热潮中的一帖清凉剂。后来,人们有了认同,政府有了决策,这使上海许多历史风貌区保持了昔日的景观。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外滩,被誉为世界历史建筑博览会的老建筑群,和陆家嘴的新楼群隔江相望,交相辉映,这已然成为所有上海人的骄傲。
    
     《文汇报》以关注文化为宗旨,我从事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得到了《文汇报》很大的支持和帮助。我和《文汇报》的编辑、记者们也逐渐地熟悉起来,经常交流切磋,于是我的一些建议、呼吁以至于一些无奈与愤懑,也能得到同情或伸张。我逐渐地发现,我在报章上发表的一些言论,有的就起了重要作用,譬如我说过“要有慧眼,才能识宝”,就收到了许多推荐优秀古建筑的来信;我提出“维修整治历史建筑要‘整旧如故,以存其真’”,就有不少人和我一起反对建造假古董;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要坚持的四性原则(原真性、整体性、可读性、永续性)也经常被人引用。说到这些,我心里由衷地高兴,大家懂得了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并能切实认真地去做好它,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就不会丢失了。从而我发现了媒体的重要,我努力去保护一座座城镇,只有当地人知道;我到处讲,也只有不多的人听见;报纸看的人就多了,而且各种人都会看。我多次遇到有些领导对我说,看到了我的文章,同意我的观点。我心里暗自高兴,报纸是宣传教育人民的工具,没想到它还能教育领导,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理念,这是别的途径难以做到的。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去恣意乱拆文物古迹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已逐步成为人们的共识。人们意识的提高,主要是靠教育,而媒体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会继续依靠《文汇报》,做好我所珍爱的遗产保护事业。

     作者:阮仪三  2008.01.18 文汇报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