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邵龙宝:共建“共有精神家园”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2007-11-15  浏览: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其出发点是为了民生的改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们得到更多的发展空间,获得更多和更大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使国家和民族更具凝聚力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富资源……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这是在全球化语境下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指针。

  何谓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是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各个民族群体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共同创造、长期积淀而形成的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与血脉。中华文化不仅包括了以儒释道文化为主体的几千年来优秀的传统文化,还包括了台湾在内的中国境内所有少数民族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体现着各族人民聪明智慧的鲜活的“一体多元”的民族精神。中华文化在中华民族的繁荣、统一、稳定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进步中都曾起到过巨大的作用,曾对并正在对整个人类的文明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是中国人在新世纪走向世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和辐射力,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是这一传统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中华文化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它以丰富多彩的民族特色和伟大的创造力与凝聚力为全世界所瞩目。对待中华文化,不仅要尊重千百年来所积淀的文化传统,更要注重它在社会变迁和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中所形成的新观念、新的生活方式及价值体系。

  传统文化需要转换

  传统文化不仅影响了古代中国社会数千年,而且至今仍然在影响当下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一笔厚重的文化遗产,是当下中国人文化生命体的历史遗存,我们必须全面认识这笔遗产。

  传统文化既有极强的包容性、开放型、灵活性、适应性和自我调节性的一面,又有封建性、腐朽性、落后性和僵化性的一面,其精华与糟粕常常揉在一起,这就给如何分辨与传承带来了困难。传统文化中一些重要的思想,用现代科学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分析,也还是有其历史局限性的。例如“阴阳五行”是一种朴素的辩证法,是中国人特有的生命智慧,但用来算命就成了封建迷信,其负面因素在民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天人合一”是中国人特有的宇宙观,这一观点与现代生态理论相契合,可以弥补西方“主客”二分思维模式之不足,但用它来指导现代科学技术恐怕失之模糊和混沌,缺乏精密性。传统文化要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就要在批判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转换。

  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发展和建设的本源。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就是要使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使它和中国人走向现代化的趋势保持一致。

    中华文化何以远航

  我国虽然在经济上取得辉煌成就,但在文化领域却出现了严重的“入超”现象,“文化赤字”已成现实,发达国家的文化生产正占居社会生产主导地位。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华文化怎样走向世界?

  首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全球化绝不是“麦当劳化”,更不是美国化;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不能用一种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来衡量多样化的世界。我们深信,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其次,必须理性地看到,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对文化多样性的强烈冲击,弱势国家和地区将被推向边缘,“思想观念比枪更具杀伤力”。所以我们既要利用经济全球化所提供的机遇发展自己,加紧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昂首阔步走向世界,让中华文化成为人类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又要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按照我国国情发展自己的政治制度和民族文化。

  再次,必须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坚决抵御不良文化及其垃圾商品的兜售。通过取长补短、相互对话和交流,熔铸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善于沉潜于中国化问题意识、面向全球、面向未来的文化,同时以更大的力度,更深广更自信地把我们的文化产品“送出去”,将中华文化的哲学理念和艺术精神转换为世界通用的话语体系,加强与世界各国家和各民族的文化交流,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拥抱“精神家园”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其出发点是为了民生的改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们得到更多的发展空间,获得更多和更大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使国家和民族更具凝聚力。

  建设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首先,要从制度创新出发,建立公平正义和民主自由的制度和机制。

  让人们能感受到制度安排日益使个体人的人格独立得以充分实现,创造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其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要研究其层次结构,还要研究其引领、调控机制,解决好“如何常识化、生活化的问题”,使理论通俗化。再次,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还要深入研究“活着”的文化传统,因为不了解“活着”的文化传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难以深入骨髓,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就会缺少底蕴。最后,要把做人的道德规范通过批判地继承并与全人类的传统美德结合,加以整合创新,尤其要注重公共理性、公共精神的融入,将其上升为做人的信仰,使终极关怀的奋斗有其归宿。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应该有放眼世界的胸怀、直面现实的勇气,贯通古今、融会中西,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作指针,找回自己的根基,建立自己的自主性和主体性,保持自己的文化多样性,建立民主法治、共建共享、公平正义、文明和谐的制度和机制。
    (作者系同济大学法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比较文化与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

  《中国教育报》2007年11月15日第9版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