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石建勋: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新的减税计划

来源:经证券时报社   时间:2007-09-13  浏览:
  美国《福布斯》今年发表的2007“全球税负痛苦指数”显示,中国税负仅次于法国、比利时,名列世界第三。国家税务总局官员迅速给予了驳斥,并认为中国的宏观税负在国际上仍属较低水平。一段时间以来,众多专家学者对此发表了不少截然相反的看法和建议,现在仍然是各执己见。有意思的是在中国,税负水平高低的判定历来颇具戏剧性,每当问到企业或者居民中国的税负重不重时,回答往往是重或者很重,每当政府部门出面来论证中国的税负水平时,结论又往往是不重或者偏轻。 
  之所以对中国目前税负水平的争论差异显著,究其根本,是各方对于税负的定义不统一。关于税负,狭义的定义即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广义的定义即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占GDP的比重。以狭义税负来衡量,目前中国的宏观税负是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的,但从广义的角度来看,一旦包含了非税收入、甚至一些尚未纳入统计的收费,中国的宏观税负自然就较高了,当然,其中隐形的部分会在财税体制改革中逐步减少、淡化。2006年我国财政收入接近3.2万亿元,如果加上1.3万亿元的预算外收费、土地出让金5000亿元、社保8000亿元等预算外收入,广义的宏观税收(包括税费总负担)与GDP比重已经达到31%至32%,这种程度的实际税负与国际平均水平比较已经相当高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长期跟踪研究23个工业国家和14个发展中国家的宏观税负问题。IMF指出,目前中国的税负水平与日本持平,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已属偏高,但略低于美国、德国,远低于瑞典等高福利国家。 
  如果非要拿税负数字做国际比较,更具有警示性的一组数字是,2006年我国税收收入同比增长21.95%,GDP增长不过10.7%,而城镇居民收入增长10.4%,农民收入增长7.4%,从1994年开始计算,这已是连续13年税收增长速度几乎是GDP增长速度的2倍,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率基本上年年低于GDP的增长率,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率相对更低,大约相当于同期税收增长率的三分之一。这可以说是中国税收的一个奇迹,也是世界一大奇观。再看这段时期美国的情况,美国税收增长率基本上是持平的,2001年和2002年还出现了负增长,与GDP的差距比例也要小于中国,而居民收入增长率要高于GDP的增长率,除了2001年和2002年远大于税收的增长率和2005年远小于税收的增长率之外,基本上都是略小于税收的增长率。 
  根据上述分析并结合国际经验加以判断,我国目前的宏观税收负担总体上是偏重的,主要是税收大幅度地超经济增长,对这一现象认识,需要从正反两个层面来分析:一方面,经济总量增长会带动税收增长,增大的政府财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另一方面,在未考虑财政支出增长效应的情况下,税收连年超常增长是不利于经济增长的。一般而言,企业所得税的增收会降低企业盈利水平,削弱了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个人所得税的增收会降低劳动收益率,抑制劳动供给。增值税和营业税的增收会抑制民间消费,这在我国长期处于消费不旺、储蓄过剩的情况下不利于解决供大于需的问题。从较长的时期来观察,我国税收超高增长和宏观税负攀升与宏观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负相关性。 
  我国税收收入超GDP 高增速长,既有国民经济高速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等客观性原因,更有税负过高等制度性因素使然。这些年来,在“费改税”未取得实质进展的情况下,税制结构不合理(税率偏高等)和税收超常增长是导致我国宏观税负水平持续攀升的两个最重要的原因。如果现行税制不作大的调整,今后高速增长、高税负的“双高”问题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将日益加深。由于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远远落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消费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一直在下降,目前的消费率不仅远远落后于美国,甚至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比较也有相当大的差距。 
  国民收入分配的失衡是导致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非均衡增长矛盾和结构性失衡主要原因:一方面,政府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挤压了居民收入和企业收入增长的空间,使得居民消费能力和民间投资能力下降;另一方面,政府转移支付和社会保障支出的滞后,又导致居民消费倾向下降,储蓄倾向上升。内需的不足迫使政府不断加大公共投资刺激经济,也使得我国经济对外贸的依赖加强,需要更多的贸易顺差来带动经济的增长,对外贸和政府投资的依赖加强又加剧了经济结构的失衡和居民收入受抑,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长此下去,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不利于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十一五”规划把扩大内需确定为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要实现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财税收入增长的速度要适当,这就必须通过税收政策的改革调整和实行符合中国国情的减税计划,努力实现三个同步增长:即财税收入与GDP同步增长;财税收入与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同步增长;财税收入与企业的平均利润同步增长。 
  对于国家税收政策改革和实施减税计划,各方面呼吁了多年,但由于政府担忧税收政策改革会造成财政收入减少,影响财政安排等原因,减税政策屡屡遭遇难产,或者落后于整个经济发展和物价上涨水平。比如经过多年的讨论和论证,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从800提到1600,现在看来已经远远不适合了。 
  减税已经成为世界税制改革的一种趋势。世界和历史潮流为我们实施减税计划提供了借鉴。进入21世纪,欧美等西方国家纷纷力推减税计划,降低税负,形成了新一轮减税“世界波”。从中国的历史实践来看,凡是经济比较繁荣的时期,或者说历史上每一个盛世,大都注重减税政策,维持较低税率,在国家雄厚的财力和世界历史发展背景下,国家完全有实力“让利于民”、“藏富于民”,全面启动税政改革减税计划,在经济快速发展,国家逐步富裕的同时,让全体国民享受到应有的福祉。 
  (作者为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2007年09月13日 经证券时报社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