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宜学 雷雨露:青年汉学家群已崛起,讲中国故事能力仍弱
来源:文旅中国
时间:2020-08-14 浏览:
近年来,中国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和聚焦,“汉学热”、“中国热”也持续升温。但在中华文化“走出去”进程中,中外语言障碍的影响也在逐渐放大,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难以得到海外普通民众的深刻理解。文学使人类跨越时空,实现心意相通。近年来,中国文学、尤其是中国当代文学,因为越来越能做到“中国立场”的“世界表达”,正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主力,而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翻译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而脱颖而出的青年汉学家,正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生力军。
青年汉学家一般会主动积极承担搭建中外文化交流桥梁的责任。尤其是他们在中国本土的学习和生活经历会使他们从感情上更亲近中华文化。中国政府一直重视青年汉学家的文化传播和交流功能。2014年起,由中宣部指导、文化和旅游部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牵头举办的“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项目迄今已成功培养了来自103个国家,超过500位青年汉学家,研修方向涉及中国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语言、政治、当代社会、国际关系等诸多领域。主办方还从青年汉学家中选出翻译能力较为出色者,与中国作家协会推荐的翻译家一同研修学习,合作实施了“中国当代作品译介研修对接计划”。研修计划为青年汉学家提供了体验式研究中国的机会,创造了与不同行业的中国杰出学者开展交流合作的机遇,加深了他们对中国文化及中国发展道路的理解和认同。
青年汉学家群体的崛起正在逐渐打破目前中国与各国文化文学交流人才缺乏的瓶颈,但是青年汉学家群体传播中华文化的形式和机制仍需优化,能力仍需持续提高。
从宏观层面看,青年汉学家的成长遇到的主要问题在两方面:一、青年汉学家在世界各国、各地分布不均。虽然青年汉学家数量多、分布广,但分布并不均衡。在某些国家、地区,青年汉学家数量甚至只有个位数。势单力薄,则难以在本土本地形成合力,中华文化传播效果不佳。二、青年汉学家所在国对中华文化重视程度不一。当下,国际形势愈发复杂,中外关系疏密度不一,中华文化在某些国家遇冷,孔子学院甚至被关停,“中国威胁论”、“中国文化霸权论”不断变换面目出现,对青年汉学家的跨文化功能发挥造成阻碍。从微观层面看,青年汉学家群体自身也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中文程度参差不齐。二、个人兴趣差异性大。三、对中国的认识普遍片面、不客观。
“中国强则汉学兴”。当下,中华文化海外传播面临“内外不同温”的现象,青年汉学家群体则是让世界客观了解中华文化、推动“内外同温”的重要平衡力量。未来,应由中国主导、中外合力在以下三方面提高青年汉学家的文化传播能力。
一、进一步强化青年汉学家的中文和中华文化知识修养。学习中文和运用中文是大多书青年汉学家的初心,所以必须进一步强化青年汉学家的中文能力,中华文化综合理解和运用能力,并与时俱进认知中国、研究中国、表达中国。
二、客观向青年汉学家展示日常化、生活化的当代中国,帮助他们形成完整的中国观。中国期待的青年汉学家是热爱中国且能运用“中国思维”的学者,所以,青年汉学家的培养要根植于真实的中国社会环境。
三、培养青年汉学家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中华文明始终注重“协和万邦”,讲究和睦相处、和谐发展。从文化角度和文明视野出发,培养青年汉学家的家国情怀和世界胸怀,形成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并为之积极工作,则不但能使青年汉学家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做出更大贡献,而且会使他们的学术生命获得更深久的助力和活力。
(作者:孙宜学,同济大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雷雨露,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
链接:https://www.ccmapp.cn/ccmapp3.0/index.html#/shareDetail?action=opendetail%3Brichtext%3Bddd133c0-77cf-43e0-99a1-63ed063d6a1f&terminalid=undefi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