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教授 张闳
问:当前,我国的中等收入阶层规模在日益扩大。然而,相比物质财富的累积,我国中等收入人群的文化修养显然“慢了一拍”。这一群体给公众留下的印象,似乎更多的是追求奢华享乐,忽视健康环保,重视外在虚荣。请问,应该如何看待“中等收入阶层”所代表的“中产文化”及其在我国的发展情况?
——上海广东路 斯梅尔
答: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中产阶层”、“中产文化”的话题被反复提起。有人认为,中国的“中等收入阶层”正在急剧膨胀,属于该阶层的共同文化也正在孕育和发展。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也纷纷对这一阶层在完善我国社会结构、推动资源流动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给予积极的评价和肯定。
从经济学意义上讲,任何一个社会制度下的任何一个时期都会出现“中产阶层”,但是否能形成一种阶层文化,为成员所认同,为公众所认可,显然需要更多的磨合与努力。举例来说,一个年收入20万元左右的中等收入者,可能是大都市外资企业的白领,可能是高等学校的教师,也可能是专业技术人员和基层政府官员,还有可能是乡镇小企业主或普通商人。这些人都属于经济收入上的“中间阶层”,但他们在价值观念、文化趣味、生活方式上,恐怕有着相当大的差别。
因此,要想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阶层形象和认同,绝非仅仅依靠经济收入等因素来获得,而要更多地依赖成员共同享有的价值理念和文化生态,一种包含经济、社会和政治因素在内的具有共同世界观的文化。
在西方社会文化史上,“中产阶级(阶层)”这一概念有着特定的文化历史含义。它不仅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同时也是一个政治概念和文化概念,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一种生活方式。中产阶级(阶层)是一个文化范畴,是“一套新的社会关系、一套新的经济实践、一系列新的嗜好和欲望——简言之,即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西方社会规模庞大的中产阶级并未因其数量上的优势,而轻松地取得文化上的主导地位。这个中间阶层始终处于夹缝之间,他们的政治身份暧昧,文化身份模棱两可。在上流社会和精英阶层看来,中产阶级在文化上是消极的,缺乏文化的原创力,没有能力形成统一鲜明的文化形象,更多的只是作为一个消费阶层。底层社会则对中产阶级充满意见,并视他们为上层社会强大的同盟军甚至是帮凶。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演变,西方社会的中产阶级逐渐由一个简单的利益共同体,一个生活方式粗鄙、文化趣味平庸的平民阶层,变成了社会文化的中坚力量。
中产阶层并非仅仅构成一个社会的中等收入阶层,而是介入到建构一种属于中间社会阶层的“公共领域”、生活社群、公共生活空间、社团乃至政治,并进而形成一种与其公共领域相对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体系。这里面,被传统的精英意识所妖魔化了的,或者被当下公共舆论所美化和时尚化了的中产阶层意识,都不是中产文化的真实面目。
今天中国的所谓“中产阶层”,缺乏这样一种公共领域和价值体系的支撑,从而导致他们在文化认同上无所适从。近年来,一股徒有其表的中产文化潮流在这一人群中蔓延开来。人们从几本西方的小册子里,仔细地寻找着诸如怎样装潢卧室、怎样品味咖啡的指南,试图从物质生活的表面,模仿和探索出某种“有修养”的生活方式。这些依靠时尚的“格调”和“品位”涂料来粉饰个人空间的“中间阶层”,看上去鲜亮且令人向往,但经不起社会变化的考验,经不住时代发展所赋予的责任,无法引领社会文化的进步,也远不足以维系整个社会“金字塔”结构的稳定与和谐。
其实,所谓的“中产阶层”和“中产文化”,在我国还是一个似是而非的概念。他们也许只是一群靠经济活动纠结起来的“乌合之众”,其生活方式和文化形态,依旧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依旧只是对奢侈浪费的文化生活形态的模仿和依附。但在另一方面,他们也有可能是依靠知识和诚实劳动来获得财富,并在文化自觉上开始意识到服从社会准则、规范和秩序的重要性,并逐渐愿意为维护公共利益和公共环境而贡献力量的一群人。因此,至少从目前来看,中国的“中产阶层”在文化和价值观念上,在阶层文化形象确立上,还很难形成和赢得广泛的认同。
《解放日报》 (2007年07月30日 第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