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张 旭:抑郁症只是一种社会病吗?

来源:解放日报   时间:2007-06-18  浏览:
  问:据有关数据推算,全球范围内,有超过5亿人正在遭受抑郁症的折磨。预计到2020年,在中国抑郁症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病等影响人们健康的第三大疾患,一部分抑郁症病人甚至可能会死于自杀。有人说,抑郁是一种社会疾病,生存竞争压力、收入差距等导致心理不平衡的因素,都可能成为导致抑郁症的原因。请问,竞争加剧、压力过大等社会因素是抑郁症的根本原因吗?抑郁症只是一种社会病吗?
 
  ———东方网网友 郁闷之心
 
  答:抑郁症涉及的是心理健康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如何正确看待这种疾病,如何保持心理健康,已经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
 
  其实,悲伤、忧郁、感伤等负面情绪,本身就是人们拥有的最深刻、最难以释怀的情愫之一。许多中外伟大的文学作品具有悲剧色彩,例如《红楼梦》、《悲惨世界》等,在阅读这些悲剧色彩浓烈的作品后,读者往往会对小说中人物的苦痛和故事的悲剧结局印象深刻,难以释怀。当人们自己在亲身经历亲人亡故、爱人离弃、身患重病等生活苦难后,忧郁寡欢甚至悲痛欲绝的悲伤情绪更是常常令人难以自行摆脱,有的人甚至长期深陷其中,苦不堪言。可见,抑郁是人们丰富情感体验中最深刻、最难以忘却的负性情绪,也是在经历了不愉快事件、体验到丧失感后经常出现的一种情绪。通常认为,如果个体情绪忧伤低落、缺乏兴趣和愉快感,影响到睡眠、身体健康感、思维能力、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甚至经常出现悲观消极的念头,持续超过2周以上,就有可能诊断为抑郁症。
 
  不少人认为,竞争压力大、生活境遇存在落差等社会因素,是造成抑郁的主要原因。确实,抑郁症研究发现,在抑郁症发病前数月,病人经历不良生活事件的数量增加了6倍,其中就包括长期存在的不良生活环境,如婚姻不幸、失业、没有人可以倾吐心声等,这些问题某种程度上具有社会性。但是,应该注意到,并不是遇到这些问题,所有人都无法从抑郁忧伤的情绪中摆脱出来,仍然有许多人没有患上抑郁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呢?这可以从心理学机制和生物学机制两方面来阐述。心理学认为,抑郁症患者在患病之前,有可能在早期不愉快的生活经历中形成一些具有高度概括性的习惯性思维,比如,“如果我做得不够优秀,就什么都不是”等。这种潜意识往往是不为病人所意识的思维定势,却会使人们在遇到不良生活事件的时候更容易受到挫折,更可能表现出抑郁的症状。
 
  心理治疗能够通过助人的医患关系,使病人从抑郁情绪中走出来,而不是陷入无助、孤立的悲伤之中。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就包括精神动力治疗、认知治疗、人际关系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等。因此,当自我意识到情绪低落的时候,应该尽量将目前的现状告诉能帮助自己的家人或朋友,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即使有时候得不到足够的理解,也不要过于失望,可以寻找专业医生帮助。但是在这个问题上,有人往往会走极端,认为通过心理治疗就可以帮助解决抑郁症的所有问题,甚至拒绝采取其他疗法,比如,服药。而这对病症的缓解是有害无益的。
 
  那么,为什么还要服药呢?服药不是说明抑郁症患者真的“脑子有病”了吗?通过各种遗传学、生物学、影像学和药理学等研究,现代医学已经证实,抑郁症确实存在着包括神经内分泌系统、神经递质功能、大脑皮层与神经突触异常等生物学改变。通过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抑郁症患者存在于大脑中许多区域,包括前额叶、基底节、颞叶和边缘系统局部葡萄糖代谢下降的现象,而这些区域与人的信息处理能力、情感处理能力、动机行为能力、睡眠质量等有密切关系。此外,医学还发现,抑郁症患者存在大脑中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神经传递功能受损的现象,而且许多抑郁症病人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皮质醇调控通路发生异常。抑郁症患者也容易出现免疫功能紊乱,发生免疫相关疾病,有各种躯体的不舒适感等,各种实验室检查就曾发现明确的阳性结果。这些都说明,抑郁症也是一种会带来生理机体变异的疾病。值得欣慰的是,抑郁症通过药物治疗的有效率可以达到60%以上,也就是说,对于严重影响心理健康的抑郁症来说,也可以通过药物治疗获得治愈。目前,现代医学就已经发展出了包括抗抑郁药、锂盐、抗惊厥药、电抽搐治疗等多种化学和物理治疗手段。
 
  抑郁症的病因非常复杂,不仅包括带来不良应激的家庭社会环境和个体成长经历,也与大脑和身体各系统的功能紊乱有关。它不只是一种心病,更是一种导致病人内心痛苦、影响社会适应能力,甚至可能导致自杀等极端行为的疾病。对于这种既有心理社会因素,又有生物学因素的疾病来说,人们应予以全面和正确的认识,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以偏概全。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身医学科主治医生 张 旭
                                                 2007-06-18 作者:张旭 来源:解放日报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