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晓渔 供职于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
4月底,爱沙尼亚政府拆迁了首都塔林市中心苏军解放塔林纪念碑和苏军青铜塑像。此举迅速升级为国际事件,俄罗斯指责这是亵渎二战英雄纪念碑、亵渎记忆,欧盟和北约则表示理解和支持。(《南方都市报》2007年5月7日)。
分歧的起源在于如何认定苏军身份。在俄罗斯看来,苏军赶走了法西斯,理所当然是爱沙尼亚的“解放者”;但在部分爱沙尼亚人看来,苏军使得爱沙尼亚无法获得独立,只能成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因此是不折不扣的“侵略者”。“解放者”和“侵略者”,这两种完全不同的身份,都集中在苏军身上,纪念碑和塑像的命运自然也会引人注目。
爱沙尼亚有没有权力处置这些历史遗留物品,与这种行为是否得当,是两个层面的问题,不应混为一谈。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爱沙尼亚政府拆迁纪念碑和塑像属于它的内政,并且无违国际法,这也是欧盟和北约支持爱沙尼亚的理由。毕竟,俄罗斯不是苏联,爱沙尼亚与俄罗斯没有从属关系。俄罗斯联邦委员会主席(上院议长)谢尔盖·米罗诺夫,敦促议员通过一项决议,要求断绝与爱沙尼亚的外交关系。如果俄罗斯采取这种强硬措施,不但无助于证明当年苏军的身份是“解放者”,只能适得其反,所以这个建议未能获得认同。尽管双方唇枪舌剑,但俄罗斯国家杜马代表团团长主席尼古拉·科瓦廖夫还是对爱沙尼亚议会第一副议长克里斯蒂娜·奥尤兰德表示,与爱沙尼亚中断外交关系只是俄罗斯国内个别政治派别的想法,俄罗斯不会与爱沙尼亚中断外交关系。
针对同一段历史应该允许有不同的阐释,从这个角度而言,爱沙尼亚政府的行为是否得当,可以见仁见智。另一个深受苏联影响的国家——捷克作家克里玛曾经提到纪念碑的作用是“唤起人们对征服者的忠诚”。不管是纪念碑还是塑像,都试图用石头和青铜等坚硬的材料建立对历史的坚硬记忆,这种记忆往往是封闭的,只允许垄断性、排他性的阐释方式。所以,有人戏称,一个国家的专制程度与它街头的塑像数量是成正比的。但是,完全摧毁它们同样有修改历史之嫌。保留纪念碑和塑像,但把它们纳入一个开放结构,或许是尊重记忆的最好方式。在纪念碑和塑像的旁边加上文字说明,一一列举对这段历史的不同表述,让观看者自由选择自己更能认同的立场,可能比摧毁的效果更好。
抛开爱沙尼亚这个具体话题,在所有权公有的情况下,也没有必要采取绝对的保护主义,不妨对一些副本数量较多没有文物价值的纪念碑或者塑像进行“废物利用”:艺术家可以把独裁者的塑像掉转身姿,让他的屁股对着来往的过客;市政建设者可以建立一个主题公园,让那些塑像们住在一起,省得他们感到孤单;怀旧者也完全可以把他们眼中救世主的塑像请回家中,顶礼膜拜。为了石头和青铜付出血肉,不管对于哪一方来说,都是得不偿失的。